王曉政
(安徽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59)
試析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三課堂、三模塊教學法”研究
王曉政
(安徽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59)
許多高職院校的職業指導課程教學存在課程開設不科學、專業教師缺乏、教學水平不高、教學形式簡單、教學方法落后、教材內容理論化、學生學習興趣低等問題。為提高教學效果,應對職業指導課程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師使用、教學時間安排、教學場地、教材選用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探索創新,實施“三課堂、三模塊教學法”。
高職院校;職業規劃;就業指導;教學模式
為適應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探索的需要,幫助高職院校學生提高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遵循教育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目前,該課程的教學工作在大多數高校得到順利開展,教學內容不斷充實深化,教學方法不斷得到改進,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正逐步實現向畢業生職業輔導的全過程和全方位轉變。我院從2008年開始在各系開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對該門課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時間安排、教學效果等做了認真的總結和思考,深切感受到許多高職院校對這門課程仍然實行的是以學科為本位、以教師和課堂為中心、以知識傳播為根本任務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較明顯的問題,已不能滿足指導學生就業工作的需求,不能適應企業對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分析當前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開展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對策研究,提高教學的實際應用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課程開設欠科學規范,課時少,教材不適用 許多高職院校對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視不夠,沒有將其放在應有的地位上。盡管各年級都被要求開設這門課,但是在具體開設時很隨意,教學計劃、課時安排無保證,講授內容沒有做到規范統一,具體在哪個學期開設往往根據課時情況隨意安排,學期總課時有余就安排,總課時緊張就延后或干脆取消,只將其作為替補課程。多數高職院校該門課程的總課時安排往往較少,整個學習過程一般不超過40課時。比如我院三個學年該門課總課時只安排36課時,每個學期平均只有6課時,遠遠不能滿足全方位教學的需要。另外,各高職院校使用的教材存在不統一、落后過時等問題,極大地削弱了課程開設的意義和效果。
缺乏專業師資隊伍,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據相關資料看,較多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課程的師資隊伍存在結構不合理、隊伍不專業、水平不高等問題。講授畢業生職業指導課程的教師多數是由部分學院就業指導處工作人員、各系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系部黨政干部和專業教師組成的,均屬兼職教師,缺乏專業的職業指導師隊伍。這些兼職教師管理分散,往往平時忙于應付大量的事務性工作,難有固定的時間和精力經常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課教學研究,且從事學生工作的兼職教師因工作繁重、專業不同,缺乏長期系統的業務培訓和教學經驗。在指導過程中,很少能結合咨詢對象特定的個性特征、職業取向、專業前景和職業發展進行具體分析指導。指導教師本身的不專業、不正規、教學能力有限、水平不高,成為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
教學形式多以講座為主,缺乏考核機制,學生到課率差 由于一些高職院校對開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只求完成課時數量,不求教學效果,再加上課時少,往往采取將這門課以安排一兩次講座形式來處理的做法。但這種以講座代替系統授課的方法往往由于內容不系統、講授時間有限、信息傳遞過快而使人印象不深。同時,在大教室教學由于學生人數多,缺乏聽課考勤機制,學生到課率差,教學效果極不理想。另外,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是作為選修課的,對成績考核的形式沒有要求,因此,學生對本門課沒有任何壓力和動力,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內容偏重于理論,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興趣 因為對這門課程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教師在課堂講座和教學中,沒有深入鉆研內容認真備課,教學方法單一,只是照本宣科,一只粉筆滿堂灌,光講理論,沒有實際案例分析,機械地按教材上的理論講課,內容脫離實際,顯得蒼白無力、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缺課、睡覺、玩手機的學生增加,影響了課程開設的作用和效果。
重就業技巧傳授,輕職業規劃指導,教學著力點偏差 畢業生就業率是每所高校都十分重視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各學校的招生與發展,因此,高職院校開設的職業指導課程,教師講授的主要內容大多放在就業途徑、應聘技巧和就業方法等就業指導方面知識技能的講授上,而對職業指導比較關鍵的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個性特征制定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及幫助學生積極開展自我創業的內容卻很少涉及。這樣造成職業指導課程只追求短期的效果,而不能真正地給學生以全程化的職業指導,影響了職業指導課程作用的完整性、長期性發揮。
職業指導課程在部分高職院校開設效果不佳,沒有發揮應有的效能,存在較多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職業指導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 對職業指導課程重要性認識不夠是課程開設效果不佳的最重要原因。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在高職院校處于可有可無、候補化的地位。雖然多數院校按要求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但課程的教學目標不統一,教學計劃多變,教學內容隨意,師資隊伍混雜,課程教學研究缺失,缺乏明確的管理機構和考核機制,這說明高職院校領導和相關部門對就業指導課程重視不夠,存在只重視形式、不關注效果的問題。
教學模式不能適應現代職業指導的需要 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學生提供較具體的職業指導,教學的實踐性較強。但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這門課的教學還是以傳統的課堂理論知識講授為主,閉門造車,采取一本書、一支筆課堂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用實訓實習基地和實際用人單位實地教學的較少。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理論脫離實際,課堂與實踐單位、課程與崗位、知識能力與職業三脫節的問題,缺乏實踐性、興趣性及專業性,對學生的職業指導作用有限,不能滿足對學生職業指導的需要。
缺乏專業化指導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中從事畢業生職業指導課程教學的教師多數是由非專業的兼職人員組成的,這些授課教師較難保證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經常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工作,難以全面認真地學習和掌握職業指導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且人員構成非常復雜,教學水平參差不齊,也缺乏統一機構進行規范的師資管理和業務考核。師資隊伍專業水平不足,教學水平無法得到保證,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學內容孤立,缺乏系統化指導 由于對這門課程的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許多學校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缺乏認真研究,致使課程在教學計劃、內容安排等方面存在隨意性,只選擇覺得對學生就業較重要、較有用的內容組織教學,而對學生的專業引導、職業規劃、創業扶持、心理適應訓練等較深層次的內容較少涉及,導致整個課程教學體系斷裂不完整,沒有能做到全程化指導,影響了課程作用的發揮。
教學方法落后,閉門理論教學 職業指導課程開設效果不理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學方法落后,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現代教學設施和手段缺失或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多數高職院校成立和組建時間不長,現代教學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在職業指導課程教學中,許多教師對現代化教學設施使用不足或不喜歡使用,教學方式單一,仍喜歡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學生不感興趣,效果差。教學多采用閉門講授形式,開展課外實訓訓練、第二課堂教學及到企業單位實際頂崗的第三課堂教學形式缺少,存在理論脫離實際的問題。
領導掛帥,科學規范組織教學 高職院校領導對職業指導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教學過程不規范是導致職業指導課程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各高職院校領導應對開設該門課程予以高度重視,在教學管理上,應由學校的主要負責人掛帥,設立專門的教學管理機構,科學制定該門課程的教學計劃和方案,規范組織實施。
組建多元化專業教學團隊,加強教學教法研究 提高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效果的關鍵在人,需要有一支專業的、多元化的指導教師隊伍。高職院校應挑選有豐富教學經驗,具有專業教學資質資格的專業教師、心理咨詢師、就業和創業輔導師組建多元化專業指導教學隊伍,科學組織實施教學任務。教學團隊、教學研究室和指導教師應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會,加強教學教法研究,加強信息和經驗交流,提高教學效果和水平。
完善教學內容,實施“三模塊教學法” 高職院校應加強課程完整性建設,科學系統地組織好教學內容,可以通過“教學內容三模塊法”開展該課程教學活動。所謂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課“三模塊”法,是指在高職院校學生整個三學年學習期間,就業指導課教學在一年級通過 “心理適應和專業學習指導模塊”組織教學,在二年級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模塊”開展教學,在三年級通過“就業、創業和職場指導模塊”開展教學,每個模塊都有相應的重點教學內容,使教學更加科學系統。如在二年級“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模塊”的教學內容包括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人際關系、心理健康和禮儀教育等。
加強教學管理,強化學生考核 為引起學生重視,應將就業指導課程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必修課,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嚴格考勤和成績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學生不能如期畢業。要創新考核內容和方式,以職業規劃和創業設計方案作為考核內容,鼓勵學生參加各級職業設計和創業大賽。以實際教學成果檢驗教學效果。
堅持產學研結合,創新“三課堂教學模式” 應豐富和創新教學模式,大力推進產學研多課堂的教學模式,加強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模擬教學、頂崗實踐等教學形式,構建實踐性、系統性相結合的“三課堂教學模式”。增強教學的仿真性和實踐性,提高教學效果。創新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三課堂、三模塊”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模式圖
[1]胡怡芳.職業指導課程模式比較[J].職業技術教育,2005,21(28):55-57.
[2]劉敏榕.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實訓[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3]唐麗華.高職高專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金融理論與教學,2008,(3).
[4]石晶瑜,白喜文,包常喜.淺談大學生就業與專業就業指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7):109-111.
[5]卞桂英,劉金波,張濤.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模式[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
G712
A
1672-5727(2011)12-0073-02
王曉政(1966—),男,安徽合肥人,工商管理碩士,安徽經濟管理干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財政、稅收、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
安徽省教育廳教學質量工程項目《高職高專院校雙師型教學隊伍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