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建
2009年8月財政部發布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與現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以下簡稱老制度)比較,征求意見稿的主要變化之一為:“為了增強會計信息的完整性,要求將基建會計納入‘大賬’”。此次修訂將基建會計納入“大賬”,實現了一個會計主體的目標,完善了高校會計制度,遵循了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原則,是高校會計制度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將對征求意見稿涉及基建會計的修訂內容進行闡述,提出此次改革對高?;ㄘ攧展芾淼闹卮笠饬x,同時也提出對征求意見稿的一些看法和建議,以更好地做好高?;〞嫻ぷ鳌?/p>
現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規定“國家對高等學校的基本建設投資的會計核算,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即高校對基建會計執行財政部下發的《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所使用的會計制度是《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涉及基建會計的主要會計科目比較見表。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新《制度》增加了“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基建撥款等科目及其配套的二級會計科目用于核算基建費用,取消“結轉自籌基建”支出科目,對原基建會計相關科目進行了整合和變通,較好地反映了原基建會計的核算內容;增加了與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類、部門預算等公共財政改革相關的會計核算內容,刪除了高校基建不常用的一些會計科目,最大限度地反映了高?;ㄘ攧盏娜?。原基建會計中的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清理、待處理財產損失、無形資產、其他應收款、應收票據、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其他應付款、應付票據等科目,其內涵與新《制度》中相應科目內涵基本一致,可以直接使用。
(一)真實反映高校的財務和資金使用情況

新科目編碼原科目序號差異比較一級科目二級編碼一級基建會計原科目名稱科目新《制度》中增加基建會計使用科目名稱 科目1001 庫存現金 2331現金1002 銀行存款 232銀行存款1011 零余額賬戶用增加了國庫支付相關科款額度 目21103 預付賬款 241預付備料款242預付工程款簡化了科目211器材采購21231201 存貨采購保管費213庫存設備214簡化了科目庫存材料218材料成本差異219委托加工器材基建工程140701建筑安裝工程41407投資 101 建筑安裝工程投資140702設備投資 102一級科目變二級科目,其他沒有變設備投資140703待攤投資 103化待攤投資140705其他投資 104其他投資52001 短期借款 306其他借款 基本相同62301 長期借款 304基建投資借款 基本相同72204 應付賬款 332應付工程款 基本相同84002 基建撥款 301基建撥款 基本相同7101預算收入7201預算支出73019本期結余730102本期基建撥款結余7302累積結余730202基建撥款累積新增科目,涉及的基本建設支出按預算口徑與財務會計科目平行記錄。結余
目前,高校事業會計核算和基建會計核算分別執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并分別構建不同的核算體系,這就意味著同一所高校中存在兩個會計主體,它們使用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報送的對象都有所不同。在事業財務決算報表中僅反映基建撥款情況和不能結轉的往來債務關系,而工程建設情況如整個投資支出、項目資金來源和籌措、工程應付款、利息支出、工程竣工決算等都沒有反映;基建報表也不能反映高校事業財務資產、負債及收支概況。兩個會計主體、兩套會計核算體系分別反映了高校經濟活動的不同側面,既不能全面、完整、準確地反映高校的財務狀況,更不能如實、全面地披露高校會計信息。實行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后,基本建設業務納入學校統一核算體系,減少了由于機構設置和崗位配置而形成的人員成本和管理成本,減少了由于自籌基建資金等形成學校財務和基建賬戶之間往來賬目的額外工作量,會計信息中既反映了基本建設業務形成的資產,又反映了基本建設業務所形成的負債,有利于加強風險管理。
(二)適應預算管理及國庫集中支付體制要求
隨著政府財政預算體制改革和國庫集中支付制的推行,以及部門預算的編制,國家和地方基建撥款、基建補助款、學校自籌基建經費,都必須通過預算指標的形式在財政國庫集中支付中心下達指標,采取直接支付或授權支付的形式,這些款項的使用,財政一般要求各高校編制使用計劃,經批準后方可使用,不再允許直接轉入學校賬戶,只能通過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直接支付給施工單位、材料供應商或歸還銀行貸款本息,這樣基本上斷絕了基建賬戶的資金來源,這就完全不同于過去采取的由學校將基建撥款、基建補助款、學校自籌基建經費直接轉入基建賬戶,再由基建會計進行支付的方式,因此基建會計已喪失了單獨進行會計核算的基本條件。當前由于基建和事業財務需要單獨做賬,對應當由基建使用的資金,一般都采取互開票的形式在各自賬務上反映收支。改革后的新《制度》將二套賬合二為一,將基建財務納入“大賬”,較好的解決了預算管理及國庫集中支付體制對學校財務管理的要求。
(三)有利于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和進行財務分析,加強基建財務管理
由于兩套賬表之間存在科目差異,核算方式和口徑不同等因素,造成會計信息的制度性與技術性失真,重復核算現象嚴重,不利于會計報表使用者理解。另外作為學校領導來說,平常不關心基建財務管理,只關心自己分管的工作經費的保障和工作政績,他們把事業財務報表作為主表,基建報表作為輔表,對學?;ㄋ[藏的資金斷鏈風險估計不足,易導致重大經濟決策失誤。新《制度》將兩者合二為一,完整的財務報告能夠滿足財政部門、學校及銀行等多元投資主體的需要,為他們進行財務分析和投資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
(四)有利于高校完善財務管理體制
當前高校事業財務和基建財務是分口管理,兩套財務制度,兩班人馬,在資金使用和調度中時有沖突發生。高?;ㄘ攧諉为氃O置、單獨核算,使其成為高校內部信息相對封閉、相對獨立的特殊小環境,對基建部門經費使用沒有限額,事業賬無法列支的費用,則巧立明目記入基建賬務,基建財務部門的會計基礎規范化工作比較薄弱,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兩賬合一后,事業會計上成熟的財務管理經驗和制度,必將對原基建會計的工作形成示范效應和制度要求,有利于高校加強財務管理,完善財務制度,建立完整、統一的財務管理體制。
(一)預算支出與基本建設支出會計科目平行記錄應當充分反映預算的完整性。新制度規定“按預算口徑確認基本建設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時,借記本科目有關明細科目,貸記“本期結余”科目有關明細科目”。目前,省級部門預算編制資金來源主要有預算資金、非稅資金、轉移性收入、單位其他資金、債務資金(銀行貸款)五項,由于最近幾年,高校債務較多,對債務資金,財政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都做了嚴格的審核規定,一般都需要審核批準后才能辦理,在編制部門預算時,對債務資金,各高校一般都不列入部門預算支出項目,造成了部門預算編制的不完整。部門預算下達后,各高校還要根據下達的部門預算編制校級預算。新制度規定的“預算口徑”,將使用債務資金的基本建設支出排除在外,即對按部門預算確認的基本建設支出,進行預算科目的平行記錄,對非部門預算資金安排的基本建設支出,不需要進行平行記錄。這樣一來,預算科目還是不能反映學校真實的預算收支情況。在此,筆者建議編制部門預算時,必須考慮基建收支,即應當將基建貸款、還款等數據納入部門預算,進一步密切預算和核算的關系,提高部門預算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以適應新會計制度的要求,全面、完整地反映學校的財務狀況。
(二)基建工程科目的核算,征求意見稿主要介紹了一些科目使用的范圍及方法,并沒有對工程價款的結算提出明確的要求,因此,筆者建議增加下列內容,即“對涉及基建工程科目核算的建筑工程、設備安裝等工程價款結算還應當參照執行《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
[1]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S].財建[2002]394號.
[2]楊新.對事業會計與基建會計合并建賬的思考.會計之友.2009年第10期中.
[3]戚艷霞.《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的特點分析.財會月刊.2009年12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