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堅
我們常說的會計核算是指以貨幣為主要度量單位,對企事業單位、機關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經濟預算執行的過程和結果進行連續地、系統地記錄,并定期編制成會計報表,形成一系列財務、成本指標等,根據這些會計報表考核經營計劃或者目標的實現情況,為經營者制定決策和國民經濟計劃的綜合平衡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資料。
會計核算工作是一個會計進行工作的基礎。不用多說我們都知道會計工作要求我們要絕對的細心和仔細,千萬不能出現任何紕漏,否則出現的后果不是一個小小的會計所能承擔的。而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我們規定會計核算要按以下七個步驟進行:
①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先檢查原始憑證是否合乎要求,如果符合入賬手續,就將原始憑證進行分類。
②過賬。就是將上步核對無誤并分類后的原始憑證,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標準,根據這個標準劃入各相關賬戶中去。
③賬項調整。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后,確定了這段時間內營業收入和費用后,為了真實而客觀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必須對那些影響兩個或兩個以上會計期間的經濟業務在本會計期末進行調整。
④對賬。會計的工作動輒幾萬、幾十萬的,這時不允許有一點錯的,對賬就是為了避免這種錯誤的發生。
⑤試算平衡。這一步驟也是為了檢查日常投資或營運工作是否有過失。將各個賬戶的金額流向、進出等繪制成表,可以初步的展現出企業的財務狀況。
⑥結賬。是在期末對這一段時間的會計信息記錄情況進行總結,旨在清晰的展現出該企業的盈虧狀況。
⑦編制會計報表。我們最后是要將這一段時間的經營情況和公司的經濟情況上報的,你不可能讓老板看一堆的數字的,他看不懂也沒有那個時間看。這就要求我們將大量的會計信息進行整理匯總,最后制作成清楚明白的報表。
任何一種體制都不是完美無缺,更何況是在探索中發展和前進的我國的會計核算工作。也正是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發現其中的問題。
1992年我們正努力將傳統的計劃經濟的會計核算模式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而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國為了初步實現這一目標相繼頒布了兩個準則和13個行業的會計制度(簡稱“兩則兩制”)。這一舉措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是很有利的,正如我國實行的一國兩制制度,在一定的時間段里是促進我國的發展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兩則兩制”制度已經不再適合我國的會計核算體制了,它正逐漸限制我國的會計核算制度的發展。在我國加入WTO以后,這種不符合國際慣例的會計核算制度日益顯現出它的不足。而且當時企業的經營環境的變化,使得“兩則兩制”體系明顯表現出與我國正努力建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符,正阻礙我國的經濟發展。
因此在大形勢的驅使下,我國的經濟政策發生改變,逐漸向國際靠攏。自從2000年版頒布了《企業會計制度》以后我國又相繼頒布了各種會計制度,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我國統一的會計核算體系日益形成,但是尚不完善。
目前我國經濟領域偷稅漏稅的情況很嚴重,不要說外面的小攤小販了——他們根本沒這個資格,就是規模很大的公司也照樣逃稅。這個問題追根究底還是會計核算環節出現了漏洞,導致會計信息造假之風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在現實生活中,為了回扣、避稅等原因造成開票和不開票收入的價格是不一樣的,而這種逃稅漏稅的情況和嚴重點的走私一樣,他們對公司、對百姓都好就是對國家不好。但是整個國家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太遙遠了,還是生活中便宜點的東西,多回點錢來的實際,于是會計核算過程中信息造假就這樣彌散開來了。
我國現在的會計制度中的監督力量也不夠,對各種企業的監督中會計占有很大的一部分。但是將對經營者的日常監督工作交給企業中的會計和審計人員,這是很不牢靠的,因為這些被賦予監督職能的會計和審計人員都是由其所監管的企業所聘任的,這個企業的經營者操縱著他們的生殺大權,扣住了他們的命脈。所以這些會計和審計人員為了保住他們的飯碗,只會也只能按照給他們提供衣食住行的老板的意思辦事。所以會計信息造假就成為必然的了。
先不說會計核算方面的法律法規了,就說我國的整體的法規法律都不是很完善,也許是新中國的年齡還太小跟國外相比還在成長中,也許是我國國情太過復雜,人口眾多各種情況層出不窮,所以各行各業的法律法規都有待發展。
在會計核算的法律法規方面,由于我國比較專業的會計專家、學者等數量很少,同時既懂得會計專業又懂得法律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在制定法律法規時就顯得很困難,甚至常常在一個名詞的解釋上出現很多的歧義。而且由于我國的國情特殊,在會計核算法規的制定過程中經常會有很多的人為因素摻雜其中,如對一些國家或者政府企業的利益傾斜,這對其他的企業是很不公平的。
我國的會計核算體系尚不完善,還有待發展。正如我們的國家一樣,我國也是在摸索中發展起來的。我們相信,雖然會計核算體系中存在很多的漏洞,但是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它會越來越好的。
[1]馮淑萍.關于建立國家統一會計核算制度的若干問題[J].會計研究,2001(1).
[2]靳利軍.淺析我國會計核算法規體系[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6).
[3]徐錢華.論謹慎性原則在我國會計核算中的應用和局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12).
[4]孫亞玲.如何規范國有建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J].中國衛生經濟,2008,27(8).
[5]宋玲.淺議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