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詮

一部書法史,無非各種表情的點畫和各懷心事的呻吟
——題記
2
古人竟也常常打仗
(穿慣長袍的古人咋這么粗野)
古人在甲骨里邊
除了裝神弄鬼
就是喜歡打仗
一片一片數過來
幾乎全是掩飾不住殺伐的欣喜
郁郁乎文呢
4
虎狼的秦朝,喜歡拿鐵線作篆
如虎狼大快朵頤之后
悠閑地瞇起眼睛剔剔牙
把個江河大地
剔劃得左右對稱,圓潤通透
秦王嬴政到底是個急脾氣
沒等李斯剔完牙
就把他五馬分尸了
韓非說,就像畫鐵線篆一樣
分得圓潤通透
不過他高興過早
項羽劉邦一撥楚簡一撥漢簡
都做了流行書風
軍閥混戰的年代
誰都認為自己是主旋律
6
先有行草后有正楷
書法家卻要教會人們反著看
平平正正的是孩子
不守規矩的是成人
一板一眼的正楷是幼稚
旁逸斜出行草叫成熟
多少孩子從循規蹈矩開始
長大了,不是壞了筆法
就是喜歡鉆法律的九宮格
從對臨到意臨
一步邁過,然后就進入創作
老先生捋著胡子罵娘
傳統哪里去了
其實傳統哪里也沒去
胡子一樣在他手里攥著
7
墓志墓碑,地下地上折騰
讓曹孟德很不高興
寬寬的袖子一揮
三國就歸晉了
從此,隸書不像隸書
楷書不像楷書
到處泛濫行草
特別是王羲之
把行草種滿了整整一個蘭亭還不算
一直種到宋朝的淳化閣
還真是讓唐朝人
說著了,野火燒不盡哈
9
顛張醉素,和顏柳虞歐對弈
當然算是臭棋
連唐朝之外的蘇東坡也看不慣
兩個禿翁火了的時候
大宋江山已經倒在血泊中
顏筋柳骨的方塊字
盡管棱角分明,卻還是
擋不住元朝的馬蹄
趙孟頫在中間坐立不安
他的理想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一邊宋四家,一邊明四家
看看麻將桌上
隨便碼放的線條點畫
管道升拉一拉老公的衣袖
唉,這牌可怎么打呀
11
米芾每天都光著膀子臨帖
他有潔癖,不敢穿衣服寫字也就罷了
問題是他對著一塊爛石頭揖拜
米粉們大呼小叫
米老師都行為了
卻不能算個宋朝第一
米芾一聲不吭
寫比寒食帖還大的虹縣詩
寫比天際烏云還長的蜀素苕溪
米芾和徽宗皇帝
海參鮑魚嘬五糧液的時候
得第一的蘇東坡
正在天涯海角啃著窩窩頭
后生們看得分明
距離才會產生美
蘇東坡拿性命做事情
連幽默都讓人心酸
黃庭堅擅長淚點和著墨點的草書作跋
教科書上說禪意什么的
其實,那是為蘇老師鳴不平
14
王鐸的志向不算高遠
好書數行而已罷了
但他一心想寫在清王朝的腦門上
就有點麻煩
王鐸提著面君的笏板
懸肘也不是
懸腕也不是
后生們紛紛指責王鐸的脊梁骨
不硬,其實并不理解王鐸
一身一身的冷汗
淌下來,不漲墨才怪呢
16
滿清入關時砍下幾顆漢人腦殼
世道總算太平多了
不曾被砍的腦殼
用長長的辮子系著
像悠悠達達的長鋒羊毫
上朝時在脊梁上偷偷地寫個不停
先帖學后碑學
找來秦磚漢瓦商周鼎彝
煮成一鍋粥
阮元把脈,包世臣開藥方
康有為到處抓藥
把揚州吃成八怪
把劉墉吃成羅鍋
把于右任林散之吃成白胡子老頭
于是碑帖總算結合了
17
民國開始剪男人們的辮子
女人就特別高興
蕭嫻和游壽
把女人的揚眉吐氣
寫成榜書寫成金文
把21世紀寫得遍地都是
2011年的美女書家們搽脂抹粉
望著兩位老太太遠去的背影
直哭得淚眼盈盈,卻怎么也找不到
自己落腳的地方
而沒了辮子的男人們
就像女人淚水泡倒的羊毫
長歸長,但軟得不行
無法屋漏痕只好
拿把傳統的破錐子劃沙
有人說今天的書法
仿佛阿杜唱歌
上氣不接下氣,那就是
剪辮子落下的病根
18
都在嚷嚷回歸傳統的時候
其實傳統早已沒有多少卵子可割
捏慣羊毫筆的書法家們
忙著成群結隊地到蘭亭趕集
用王羲之祖傳的行草
搗成據說最正宗的膏藥
向官僚和大款兜售
展覽一個接一個,不管羊毫狼毫
一律走貓步拋媚眼
領導一時高興,就說
讓書法進萬家吧
其實,那比萬家還多得多的
書法家們,從來
就不曾也沒打算出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