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在新墨西哥白沙導彈靶場,中程擴展防空系統(MEADS)成功完成首次飛行試驗。試驗中使用了愛國者-3 MSE型導彈,同時演示驗證了MSE導彈在對付后方來襲的模擬目標時前所未有的過肩發射能力。導彈在成功對付模擬威脅后,在任務最后執行了預先設定的自毀序列。MEADS憑借其先進的雷達及360°全方位防御能力,使得防御覆蓋面積達到了傳統防空系統的8倍,降低了部署人員與設備的需求,也降低了空中運輸的需求。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MEADS管理機構負責人表示,MEADS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能力,使士兵免遭不斷增加的空中和導彈威脅。MEADS輕型發射器是目前最先進的移動發射器之一。
2011年11月14日在意大利進行的MEADS仿真試驗中,表現了系統傳感器、發射器及戰術操作中心網絡節點能力。MEADS戰場管理器允許這些構件在無需重啟情況下重新配置。該項目的主合同商是多國聯合投資的MEADS國際公司,包括位于意大利的MBDA公司、位于德國的LFK公司及位于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MEADS合同中也包括了兩次攔截試驗。2012年底計劃在白沙靶場開展第一次攔截測試,以對付空中飛行器;2013年底計劃進行傳感器特性測試。(雨絲)
美國海軍陸戰隊最近成功在UH-1Y直升機上進行了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II(APKWS)首次試射,此次試射是為其2012的部署作準備。此次在海軍中國湖空戰中心武器分部進行的試射,不僅標志著APKWS在UH-1Y直升機上測試的開始,還標志著該項目初始化小批量生產階段的開始。
APKWS由BAE系統公司為美國政府開發,由半主動激光制導部、直徑為69.85毫米的火箭發動機和戰斗部組成,可在精確有效打擊軟目標和輕裝甲目標的同時降低附帶傷害。BAE系統公司負責系統激光制導和控制部件的設計。
試驗中,陸戰隊飛行員在UH-Y直升機上對固定目標發射了6枚導彈,射程從1.5千米~5千米不等。試射還標志著MK152型戰斗部首次從飛機上發射,這種戰斗部比先前的M151型戰斗部操作起來更為安全。
APKWS系統可以帶來3種好處,首先,BAE系統設計制導部件與目前69.85毫米直徑的火箭發動機、戰斗部以及引信完全匹配,從而可以極大地提升目前庫存的10萬枚非制導火箭的作戰能力;其次,系統可最大程度地降低精確打擊的附帶傷害,從而使軍方可以靈活地打擊敵人;最后、組件價格符合海軍關于打擊低價值目標的成本要求。
美國海軍于2008年開始關注APKWS項目。除原先計劃地用于直升機平臺外,海軍還加入了空軍關于將APKWS用于固定翼飛行平臺的聯合概念技術演示項目。(雨絲)

2011年11月29日,歐洲防御局向成員國提交了精確制導彈藥發展路線圖及相關的實施計劃研究報告。此報告是在充分研究歐洲未來精確打擊需求及技術和工業能力需求基礎上擬定的,內容涉及了如何保證歐洲精確制導彈藥的實用性和競爭力。
研究建議涵蓋了從有效方法到信息交換到潛在關鍵技術及工業技能。歐洲防御局的成員國及其他利益相關成員會在2012年上半年共同探討所擬定的研究結果,隨后確定如何開展隨后的工作。
多家彈藥公司開展了精確制導彈藥研究,具體包括BAE系統公司、博福斯動力公司、迪爾BGT防務公司、Expal公司、MBDA公司、耐科斯特彈藥公司、奧托梅萊拉公司、萊茵金屬公司、薩基姆及泰勒斯公司。此外各成員國、高校、學術界及相關工業部門支持了本研究的順利完成。
報告指出:在技術領域這樣的活動是必需的,這樣可保證精確制導彈藥特殊部件的供應。報告也確定了其他需要引起注意的領域,如能力素質、用于測試與資質認證的方法及設備。報告中還提及了非歐洲國家和其他工業部門的附屬問題,內容涵蓋了技能、材料或出口控制法律等。(雨絲)
為了滿足不斷變換的國家安全需求,美國國防部宣布建立空海一體站辦公室,負責指導美軍空中和海上作戰能力的融合。
在2010年的《四年一度國防審查》報告中,提出了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設計一種內容全面的作戰概念,來應對正在出現的反介入和區域封鎖(A2/AD)挑戰。為此,這三大軍種協作制定了空海一體戰(ASB)作戰理論。在先進軍事技術全球擴散和其他國家的A2/AD能力不斷發展的情況下,ASB作戰理論將對前述的美軍三大軍種起到指導作用。該理論的基礎是軍事和技術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展現將反映出這三大軍種空前水平的協同、合作、融合和資源投入。
2011年8月12日,這三大軍種聯合建立了ASB辦公室,并正在為貫徹執行ASB作戰理論建立某種框架。ASB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監督和管理ASB作戰理論的貫徹執行,主要手段包括推動各軍種之間的協調、影響各軍種的軍事演習、鼓勵空中和海上能力的發展與融合、與各聯合部隊進行合作等。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都將各自派出至少兩名校級軍官或等級相同的文職官員在ASB辦公室就職。
貫徹執行ASB作戰理論將促使各軍種之間的制度化關系、采辦策略平衡、作戰概念融合發生積極的改變。ASB作戰理論是美軍為與正在出現的A2/AD威脅交戰而作出的自然的、并且深思熟慮的回應,這類威脅包括各種常規彈道導彈、遠程巡航導彈、先進的一體化防空反導系統、電子戰和賽博戰能力、潛艇、水面戰艦和現代化的作戰飛機等。它將使美軍在捍衛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時能夠實施力量投送,并使美軍能夠維持全球各個公域的穩定和自由進入這些公域的能力。(雨絲)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公布數據顯示,美國政府2011財年武器出口額達348億美元,連續第四年超過300億美元。
截至9月30日,美國正式對外軍售項目達到283億美元。其中,對阿富汗軍售最高,為54億美元,其次對臺灣軍售為49億美元,對印度、澳大利亞和沙特阿拉伯的軍售額分列三、四、五位,為45億、39億和35億美元。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預測2012財年的對外軍售為300億美元。由國防安全合作局負責管理的非對外軍售交易達到65億美元。
今年6月,美國國防部發布對外軍售項目合理化計劃,在對外軍售流程從上到下的審查中,為提高流程靈活性并提高軍備的批準和交付速度,制定了11項目核心舉措。除對外軍售審查外,美國正重組其武器出口管制系統,來簡化出口流程。美國還將實施同澳大利亞和英國的雙邊國防協議,提高敏感武器裝備的轉移速度。這三項改革旨在加速以國家安全為目標的對盟國和友邦的關鍵技術轉移。(雨絲)
美國陸軍與瑞典薩伯公司簽訂一份合同,訂購84毫米卡爾·古斯塔夫單兵便攜式武器系統,這是美國陸軍首次訂購該武器。美國陸軍與特種作戰司令部訂購該武器系統的總價值達到3150萬美元。
卡爾·古斯塔夫反坦克武器系統歷史悠久,目前仍然是具備較高的現代化水平和作戰效能的地面支援武器。為了滿足新的作戰需求,該系統不斷進行升級和改進。薩伯公司的M3式卡爾·古斯塔夫單兵便攜式武器系統,未來將為高要求客戶提供尖端技術和先進能力。(雨絲)

俄羅斯表示,未來3年計劃用于新型裝備的采購資金將本質增長,國防采購支出的60%將用于采購新型現代化裝備,這個數額將達到約1276億美元。
2012年計劃劃撥約531億美元用于國防采購,2013年劃撥約671億美元,2014年約788億美元。按照慣例投入資金中的大部分將用于裝備武裝部隊、其它軍隊、軍事機構,以及軍用特種設備更新。2012年為此的投入數額為約333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7%。今年12月4日關于未來3年的政府確定的國防采購方案將獲批。這意味著,方案獲批之后所有的訂購方將可以簽署合同,而不用等到明年。(雨絲)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向國會通告,馬來西亞政府計劃向美國采購20枚AIM-9X-2 Block II 響尾蛇導彈及相關設備、零件、訓練和后勤保障,總計約5200萬美元,該批導彈的引進將大大加強馬來西亞空軍在東南亞地區空中防御能力。
該批采購包括29枚AIM-9X-2 Block II 響尾蛇導彈,8枚CATM-9X-2空中系留訓練彈,4個CATM-9X-2 Block II制導單元,2個AIM-9X-2 Block II戰術制導單元,2枚空中訓練假彈,導彈包裝箱,保障和測試設備,備件,維修件,人員培訓和培訓設備,出版物和技術文件,以及美國政府和承包商的技術援助和其他相關的后勤支持。(雨絲)
2011年11月14日,法國空軍面空中程地基防空系統(SAMP/T)在法國西南海法國武器裝備總署(DGA)導彈試驗靶場成功攔截了一枚10千米外的彈道導彈目標。
SAMP/T火控系統先由DGA的設備提供信號指示,后由阿拉貝爾多功能雷達跟蹤目標。SAMP/T火控系統發射了紫菀-30導彈,并為其提供制導,之后導彈自主飛行,直接命中摧毀目標。
這是SAMP/T系統繼2010年10月18日之后第二次成功進行反戰術彈道導彈(ATBM)發射,SAMP/T首次顯示了覆蓋全歐洲的反彈道能力。這是首次由法國空軍實施的ATBM攔截,也是SAMP/T系統2011年10月12日被法國空軍正式宣布具備作戰能力以來的首次發射。
目前,法國空軍擁有7個SAMP/T系統,意大利陸軍則擁有3個。SAMP/T是意大利和法國為北大西洋聯盟提供戰術彈道導彈防御能力的基石。兩國通過歐洲武器采辦機構——聯合武器合作組織管轄的共同項目辦公室購買SAMP/T。(黃英)

在2011年11月15日的試驗中,印度具有攜帶核彈頭能力的新型遠程烈火-4導彈成功擊中目標。印度國防官員表示,烈火-4導彈首次驗證了多項新技術,代表了導彈技術的一次飛躍,該型導彈質量更輕,采用兩級固體推進,戰斗部配有再入熱防護罩。首次使用的復合式火箭發動機展示了卓越的性能。
烈火-4是印度陸軍烈火-2導彈的升級型號,射程超過3000千米,能攜帶1t的有效載荷。這枚兩級導彈由固體燃料提供動力,能從移動發射架發射。導彈從奧里薩邦惠勒島靶場發射,飛越孟加拉灣墜入印度洋。
此外,在2011年12月1日,印度成功試射了有核能力的烈火-I戰略彈道導彈,其射程為700 千米。烈火-I導彈是印度自主開發的地對地單級導彈,固體推進劑提供動力。這次試射是從機動發射架上發射的。烈火-I導彈有一個專門的導航系統,它保證導彈能以高準確度打擊目標。該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由精密雷達和位于海岸和打擊點附近的艦船上的電可視遙測站跟蹤。烈火-I導彈已經在印度海軍服役。該導彈是先進系統實驗室(ASL)開發的,該實驗室的前身是印度國防組織的導彈開發實驗室。(于藍)

雷錫恩公司近日表示,對GBU-53/B小直徑炸彈II的三模導引頭成功進行了一系列試驗,驗證了其硬件和軟件性能。在試驗期間,導引頭安裝在轉臺上,以紅外和毫米波模式跟蹤移動目標。試驗證實,導引頭軟件可以在各模式之間無縫數據傳輸,使武器完成瞄準。
小直徑炸彈II的三模導引頭是一種先進的集成導引頭,在一臺萬向架中融合了毫米波雷達、非制冷熱紅外傳感器和半主動激光傳感器,能夠在各種模式之間無縫共享瞄準信息,可幫助武器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對固定或運動目標進行全天候打擊。2010年8月雷錫恩公司贏得了5年期的4.51億美元的固定價格研發合同。2011年4月,公司完成了關鍵設計評審,為掛飛試驗鋪平了道路。預計小直徑炸彈2013年開始實施交付,2014年服役。(雨絲)

近期,俄羅斯和印度聯合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于波羅的海成功的從11356型護衛艦上進行了發射。 本次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檢測布拉莫斯導彈的性能,導彈在艦艏垂直發射后,按預定軌道飛行,并到達試驗場的指定地點。遙測數據顯示,所有的艦上導彈設備都狀態良好。
從2007年開始俄羅斯 琥珀造船廠為印度建造了第2批11356型護衛艦,分別是塔爾瓦爾號(F40)、特里蘇爾號(F43)和塔巴爾號(F44),這3艘護衛艦計劃在2013年~2014年交付,所有的艦艇都裝備有8枚布拉莫斯導彈(采用3С-14Э垂直發射裝置)。 (于藍)
2011年11月14日,美國陸軍在新墨西哥使用國家先進防空導彈系統(NASAMS)首次實彈試射了AIM-9X最新型響尾蛇近程空空導彈。此次試射屬于陸軍在McGregor靶場進行陸基防空演練的一部分。
兩支國民警衛隊部隊測試了大量的武器,其中包括NASAMS系統(AIM-9X和AIM-120 C7先進中程空空導彈)、復仇者和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
據美國陸軍透露,實彈發射演練的目的是測試系統在訓練、戰術、技術及程序上的有效性,尤其是驗證了首府華盛頓周邊防空體系的升級。(雨絲)
英國皇家海軍首艘新型驅逐艦機敏號在其首次導彈試射任務中成功發射了戰斧彈道導彈。試射中,戰斧導彈的速度達到256米/秒。該導彈長5.5米,重1300千克,射程超過1600千米。英國是唯一一個獲得美國戰斧導彈技術的國家。
據報道,機敏號目前正在墨西哥灣進行系統測試,該潛艇是英國皇家海軍潛艇中武器攜數帶量最大的潛艇,能攜帶38枚戰斧導彈和旗魚魚雷。機敏級核動力潛艇是英國皇家海軍最先進的潛艇,將取代目前在役的特拉法爾加號級潛艇。其主要任務是執行反潛、反艦作戰,以及收集情報保護英國的戰略威懾和水面船只。同時還能使用戰斧巡航導彈進行對陸打擊。
該級潛艇的第一艘機敏號已經于2010年8月27日服役。目前該艦正在進行最后的海試工作,此后還將到美國繼續海試,之后便返回英國進行訓練,隨后將會正式執行首次部署任務。(黃英)

據來自韓國政府方面消息稱,朝鮮近期在黃海海域進行了反艦導彈的試射活動。消息來源指出,在2011年10月和11月上旬,朝鮮利用其伊爾-28轟炸機在黃海海域進行了反艦導彈的試射。據稱,試射的反艦導彈為改進型冥河地對艦導彈。對于朝鮮挑釁韓國軍艦的做法,韓國方面正在積極加強本國地面和艦艇防空建設。
韓國軍方應對伊爾-28轟炸機搭載的空對艦導彈的主要武器是天馬防空導彈等。天馬導彈可以探測和跟蹤20千米高空以上的飛機,可以在10秒鐘內攔截5千米上空飛來的各種飛機。專家指出,韓國的天馬導彈可用于回擊朝鮮的殺傷性武器。
2010年朝鮮轟炸延坪島,導致2名海軍陸戰隊員和2名平民死亡。這一事件后,韓國方面向延坪島和白翎島增加部署了天馬防空導彈。(雨絲)
俄羅斯近期啟動了一部最先進的反導雷達系統,以應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歐洲部署導彈防御系統的計劃,該反導雷達位于波羅的海海岸,北約成員國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監視范圍達6000千米。
俄羅斯總統表示,他堅持要采取行動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成員國部署導彈防御系統對莫斯科核威懾造成的威脅,這是俄羅斯發出的第一個信號,以表明他們足以應對歐洲導彈防御對他們戰略核力量的威脅。整個2011年,沃羅涅日-DM雷達站一直在進行該雷達的測試。據俄羅斯文傳通訊社報導,在此期間雷達沒有出現技術故障。沃羅涅日-DM雷達站的有效監測范圍為6000千米,能夠和莫斯科的導彈防御系統協同工作。(于藍)
最近,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Marotta控制公司共同完成了聯合空對地導彈(JAGM)發射器氣動制冷系統(PCS)的測試。氣動制冷系統是美國海軍飛機所要配備的JAGM發射器上一個關鍵組成部件。
氣動制冷系統含有一個小型壓縮機及一套空氣過濾系統,它能夠為JAGM導彈的紅外成像傳感器提供冷卻,使導彈在發射前,保證機組人員在安全距離上捕獲并跟蹤目標。據估計,該系統的可靠工作時間將超過10000小時。PCS設計基于Marotta公司的M-PACT(純凈空氣壓縮技術)系統,M-PACT系統現處于批量生產階段,主要配備美國海軍的制冷型AIM-9M響尾蛇導彈。位于新澤西州的Marotta工廠已經交付了1000多套該系統。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制冷導引頭能夠以被動方式鎖定目標,其工作距離遠高于非制冷導引頭,并能提供很強的目標識別能力。這種制冷導引頭尤其適用于美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經常面臨的高濕度海況環境。通過使用制冷導引頭,也會節約JAGM導彈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因為這種工作在中波的制冷型導引頭可以選用更加耐磨的整流罩。(黃英)
根據2007年簽署的合同,俄羅斯已經向敘利亞交付了裝備有紅寶石超音速艦載反艦導彈的堡壘岸基機動式導彈系統。這些武器能夠確保敘利亞整個海岸線的安全,抵御任何來自海上的襲擊。
2007年,俄羅斯與敘利亞簽署了價值至少3億美元的巡航導彈購買合同,俄方需向敘利亞提供72枚紅寶石導彈。堡壘岸基機動式導彈系統裝備紅寶石超音速艦載反艦導彈,可用于打擊水面艦艇、航母編隊和地面目標。其最大射程可達300千米。
俄羅斯外長2011年11月29日表示,俄羅斯將履行與敘利亞簽署的軍售合同,俄方不認可對敘利亞實施全面武器禁運的做法。對于俄敘之間的武器交易,以色列也表示出強烈不滿,他們擔心這些武器可能會落入黎巴嫩真主黨手中。(雨絲)

在2011年11月13日~17日進行的迪拜航空展上,阿聯酋Adcom公司首次披露了為聯合40無人機研發的Namrod輕型防區外制導彈藥,并稱即將開始該彈的試射。
聯合40無人機有1個腹下武器掛點和4個翼下掛點。Namrod是一種以渦噴發動機為動力的導彈,射程為60千米。Namrod共有Namrod I和Namrod II兩種型號,其載荷的口徑分別為100毫米和155毫米。Namrod I全重為27千克,最大直徑為135毫米,設計用于無人機內部掛載。
Namrod從載機上發射后,其窄弦彈翼旋轉展開,向前收縮的尾翼也展開,發動機點火,可為導彈提供447米/秒的最大速度和60千米的最大射程。
Namrod的中段制導采用衛星制導+慣性制導系統。其中,衛星制導系統目前可以使用GPS和格羅納斯兩種信號,將來還可利用“伽利略”系統的信號。其末制導采用紅外和白光相機復合方式,導引頭與載機有雙路數據鏈,既可以將視頻上傳至載機,又可以接收操作人員的指令,具備人在回路控制能力。(雨絲)
雷錫恩公司已經開始對標準-3 Block 1B導彈進行陸地點火,以此作為調查2011年9月1日該型攔截器首次試飛即遭失敗的原因的一部分。
發動機點火從2011年10月31日開始,旨在模擬使標準導彈-3 Block 1B未能命中靶標的故障。9月1日,Block 1B導彈從海軍伊利湖號(CG-70)巡洋艦上成功發射,但未能擊中目標,該型導彈是目前部署于美海軍艦艇上的標準-3 Block 1A的升級型號。
標準-3 Block 1B 擁有比標準-3 Block 1A更先進的目標辨識信號處理器,和完全不同的轉向與姿態控制系統。Block 1B將部署于戰艦和歐洲大陸,作為導彈防御局保衛歐洲免遭中東攻擊的計劃的一部分。(于藍)
俄羅斯宣布,Bal-E現代岸基導彈系統(CMC)開始在里海小型艦隊服役。目前專家正在調試雷達設備,從而將整個系統用一個網絡連接起來。2011年,導彈營的部分軍官在導彈廠進行了相關課程培訓。
Bal-E機動式岸基導彈系統裝備有KH-35型反艦導彈,是應俄羅斯海軍要求于上世紀90年代末研制的,并于2008年開始服役。系統由自行指揮控制和通信中心、自行發射器、運載和裝彈機以及通信車等11臺車輛組成。該岸基導彈系統可在任何時間任何氣候條件下擊中120千米范圍以內的目標。系統行駛后部署展開時間為10m分鐘,機動距離850千米,彈藥量64枚,一次齊射量為32枚導彈。一個Bal-E導彈營的火力可遏制一個海軍打擊群、一個兩棲戰斗群或一個潛在的敵軍護航艦隊執行戰斗任務。導彈營可在距離海岸10千米的隱蔽地點發射導彈。該發言人表示,里海小型艦隊在2012年訓練期間將至少進行三次對海目標試射。
Bal-E機動岸基導彈系統設計用于:控制海峽和領海;保護海軍基地,以及其他海岸設備和設施;在可能的登陸地域保護海岸線。導彈系統可全天候,在敵方火力壓制和電磁對抗條件下執行作戰任務,導彈具備完全的發射后自動制導能力。該系統內的任何發射架都可進行單一發射和齊射,可實時接收來自其他指揮點和外部偵察/目標指示數據源的信息。(雨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