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陽
從現代財務會計的本質來看,許多由準則制定者提出的建議都需要運用判斷才能實施。會計職業判斷貫穿于財務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全過程,只要有會計核算就會有會計職業判斷,會計職業判斷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特別是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擴大了會計職業判斷的運用空間,并且增加了會計職業判斷實施的難度。
鑒于會計職業判斷在會計報告過程中的重要性,會計人員應該轉變原有的觀念,認清自身的職責,不再把職業判斷當做自己違背會計準則的借口,轉變原有的“不作為”的態度,要充分認識到職業判斷對于會計這一職業的必要性,對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的重要性,樹立會計人員的風險、責任意識。
為此,各級財政部門要積極地做好會計職業判斷的相關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工作,為會計人員能夠盡快地轉變觀念營造一個好的環境氛圍,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意識,使每位會計從業人員都能清楚職業判斷是自己的職責。
在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受雇于企業管理當局,其各種行為要聽命于管理當局的意志和安排,同時會計人員又是會計準則的具體執行者,其會計行為又要受到會計法律、法規和準則的約束,負有維護企業外部信息的使用者的利益的職責,這樣的雙重身份常常使會計人員置于各種利益紛爭的漩渦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計人員公正、客觀的職業品德在職業判斷過程中要比其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顯得更重要。
公司治理結構可以說就是制約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內部機制。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能有效、及時地發現并糾正會計職業判斷過程中所出現的偏誤,促使會計人員遵循會計準則,減少會計人員工作中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保證會計職業判斷的公允性和合理性。鑒于我國目前公司治理結構中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首先,加強對董事會獨立性的建設,進一步推動獨立董事制度的完善,保證董事會在企業監督和決策過程中的獨立地位,充分發揮董事會的內在作用,以保證廣大投資人的權益。其次,提高監事會的地位,強化其權力,以相關法規來保證監事會的資金來源,使其能真正有效地發揮其作用。另外,在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的基礎上,需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特別是同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為會計職業判斷的發揮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也同時向有關會計監督管理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冊會計師作為企業外部監督的主要力量,應該在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的合理運用方面發揮其應有的監督作用。歷來注冊會計師年度審計的重點主要是對年度報表的公允性、合法性發表意見,而會計職業判斷貫穿于企業會計報告的整個過程,在會計信息生成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作為企業外部監督的主要力量應將其今后經濟監督的角度轉向會計師的職業判斷,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師的職業判斷進行監督、評價,并提出相應的意見或建議。
提高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質量,對于會計人員進行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鼓勵和滿足也是必須的。首先,盡量為會計人員提供一個舒適安逸的工作、生活環境,使會計人員每天能心情舒暢、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這樣才能提高會計人員分析、判斷和決策的效率,保證職業判斷質量;其次,獎懲制度嚴明。企業要以制度的形式明確對會計人員的業績評價標準,對于業績突出的應該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給予獎勵和肯定,以此來激勵會計人員積極向上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使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合理運用職業判斷。
會計準則越完善,表明會計職業判斷所依據的準則質量就越高,也就決定了會計職業判斷的結果會更趨于合理;反之,會計人員在進行職業判斷的過程中任意性就會增大,會計職業判斷的質量就可能會因此而降低,而且還會為他們在會計工作中的失職而找到各種各樣的借口。為此,應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會計準則。
會計準則的制定應該結合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并對我國未來經濟環境的變化能有一個科學的、超前的分析和把握,以求得我國會計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從而避免未來不確定性因素對會計職業判斷產生太多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允許在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但對于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概念、如何確定等規定的太概括,導致我國2007年度會計報表中許多上市公司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上出現問題,除了會計人員和企業管理當局主觀方面的原因外,主要還是會計準則本身存在的問題。所以,建議對會計準則中有關公允價值運用的方面出臺一些具體的指南或一些細化的規定。
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實施是新會計準則的一大亮點,但在引入公允價值計量過程中,我國充分考慮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公允價值應用的三個級次:第一,存在活躍市場的資產或負債,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應當用于確定其公允價值;第二,不存在活躍市場的,參考熟悉情況并自愿交易的各方面最近進行的市場交易中使用的價格或參照實質上相同的資產或負債的當前公允價值;第三,不存在活躍市場,且不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應當采用估值技術等確定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可見,是否存在活躍市場、市場的活躍程度、市場信息充分與否對于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合理運用都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加快我國市場的信息化建設意義重大。
從目前狀況來看,我國急需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擴大有證券市場和外匯市場等,建立自由價格競爭的生產資料市場和二手交易市場,特別是房地產市場交易和金融工具交易市場。
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合理運用需要一個良好的市場價格信息體系,容量大、時效性強的市場數據信息,使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等的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取得有一個可靠的信息來源,這將極大地降低會計職業判斷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運用上的不確定性,使得會計職業判斷在新會計準則中的運用更趨于合理。
我國應該針對會計職業判斷所存在的問題,結合新會計準則的推行工作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首先,加強我國會計人才的培養;其次,建立和健全我國企業的內外約束機制;再有,進一步完善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執行機制;還有,積極推動我國的市場信息化建設。通過這些措施使得我國的會計職業判斷逐步走向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