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嵐 劉自強 黎建斌 黃時華 胡醒豪
(1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南國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0545;2廣東省高明監獄,廣東 佛山 528533;3廣州大學 教育學院;4廣州中醫藥大學 應用心理學系;5廣州中醫藥大學 公共管理系,廣東 廣州 510006)
書法是我國民族的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傳統藝術,是以漢字為基礎的體現美的造型藝術。書法藝術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博大精深,更可視為中國的一項寶貴的傳統國粹。[1]但是,由于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我國中、小、學系統規范的書法教育很是薄弱,有的地方幾近空白。繁重的學業和考試,致使大多學生或選擇放棄而束“筆”高閣。由此,當代大學生的書法基礎可想而知,高校書法教育帶有“補課”傷痕的說法也就見怪不怪了。[2]
學校需要肩負大學生的書法教育,但書法教育并不能只依靠單方面的學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天然第一教師,家庭教育的這一特殊性及其作用,是不能完全被學校和社會所取代。[3]父母的正確評估孩子學習美術、書法的成績,更好地與學校聯系,高效率地達到預期的目標,從而充分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高尚情趣,達到全面提高孩子素質的最終目的。因此,家庭的教育更為重要,比學校教育的開始更早,持續更久,影響更深遠。
本研究通過抽樣調查廣州地區幾所不同學術特色的高校大學生,探析影響廣州當代大學生的重視書法程度的家庭因素,從而對家庭的書法教育方式進行測評,讓大學生們重視書法,讓這一中國國粹能夠得到繼承和發揚。
本研究采取隨機抽樣法,分別向醫藥、師范、理工、農業、外語、藝術等不同專業方向的廣州六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發放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55份,回收有效問卷434份。研究對象的整體人口學特征為:258人為男生,176人為女生,男女性別比例達到1.47:1;平均年齡20.44歲(18—22歲);所學專業中文史類的占34.10%(148人),理工類的占33.64%(146人),農業類的占14.75%(64人),醫藥類的占7.83%(34人),藝術類的占9.68%(42人);47.0%(204人)來自城市,31.1%(135人)來自鄉村,22.0%(95人)來自縣城。
本研究采用自編問卷,包括四部分內容:①基本人口統計學資料(性別、年齡、居住環境等),②“家庭環境作用”因素(家庭結構方面、家庭消費狀況、父母基本信息等),③“父母直接作用”因素(家庭氛圍、父母教育方式、父母對答卷者的書法書寫教育情況等),④重視書法程度:指答卷者自身對重視和學習書法情況等方面的態度,以及對書法認識的自評。重視書法程度以7道題目的總分作為指標,采用5點評分法,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符合程度,非常同意記5分,非常不同意記1分。
采用SPSS11.5forWindow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處理。本研究主要采用描述統計、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
根據答卷者對自身書寫實際狀況的評價情況,統計如下:

表1 不同專業大學生書寫狀況自評比例表(%)
從表1看出自評的情況集中于“一般”選項。并且除“藝術類”外,比例都由“較好”“較差”向“好”“差”遞減,符合正態分布的負偏態分布。這說明調查對象的自評書寫狀況總體偏低。
統計顯示,女生的平均重視程度得分為24.52,男生為23.61,女生高于男生。根據不同性別與重視書法程度得分的兩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不同性別的存在顯著差異,t=0.022**(P<0.01)。
采用方差分析,不同專業大學生的重視書法程度差異分析見表2。

表2 不同專業大學生的重視書法程度差異分析
從表2看出,文史類的平均重視程度得分最低,藝術類的得分最高。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其重視書法程度存在較顯著性差異,t=0.025**(P<0.01)。
再通過方差分析的LSD法多重比較,分別比較這5類不同專業大學生重視書法程度的組間差異性,見表3。

表3 不同專業大學生重視書法程度的組間差異分析
由表3看出,藝術類與文史類、理工類、農業類、醫藥類等4類專業則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藝術類與文史、理工兩類的差異較農業、醫藥兩類更顯著。
采用斯皮爾曼(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重視書法程度與專業所屬、性別、父母書寫實際狀況、父母重視自身書寫狀況、父母監督書法學習程度、父母書寫影響子女書寫程度這6個因素存在顯著相關,其中后四個均為“父母直接作用”因素,見表4。

表4 重視書法程度與各家庭因素的相關分析
為進一步探究各因素對重視書法程度的作用,以重視書法程度為因變量,以各因素為預測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采用逐步回歸法(stepwise),結果見表5。

表5 父母監督、專業所屬、父母影響、獨生子女對重視書法程度的回歸分析
通過回歸法來考察父母監督程度、專業所屬、父母影響程度、是否獨生子女對重視書法程度得分的作用大小。這四個因素共同解釋方差變異的21.3%,具體看來,最有力的預測因子是父母監督程度,其次是父母影響程度對重視書法程度,專業所屬的預測系數較小,最小的是獨生子女。
根據相關影響因素的回歸系數,建構四個因素影響重視書法程度的模型,見圖1。

圖1 四個因素影響重視書法程度的模型構建
在學習方面來看,男生大多數偏愛理科,更多地關注數字、抽象邏輯;女生大多數偏愛文科,更多地關注文字、詞句等,容易產生對書法的興趣與愛好。
而在專業所屬這一因素上,凸顯了藝術類高校的大學生的重視書法程度得分比另外四類學科的大學生都高。在教育背景來看,進入藝術類高校(美術學院)的多數是藝術特長生,從小就有著豐富的藝術熏陶與培養。因此,可以推斷有相當一部分藝術類高校的大學生曾接受過一定階段的書法學習或者練習。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上說,家庭是個體從胚胎到獨立個體接觸到的第一個社會環境,養育者(一般是父母)和養育者為個體創造的環境對個體影響巨大。孩子學習書法(書寫)的時期一般處于學前期(3-7歲),書法的學習可以歸類為技能的學習,是通過練習在頭腦中構建起相應的動作結構的學習模式。書法的教育和學習跟 “琴棋畫”一樣,都是家長會在兒童學前教育中進行的重要教育之一。家長在此階段對兒童的監管與督促都應該從嚴,因為此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之一是尋求興趣、追求新奇,但不能有意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動,表現為心理和行為的隨意性和不穩定性。這時需要家長對兒童的行為給予高度關注,具體表現為對正確的行為加以鼓勵,對錯誤行為加以糾正。這就符合在學習書法書寫的過程中需要家長監督這一調查結果。[4]
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是在提倡計劃生育后的“80后”或者“90后”的獨生子女,在家庭里,獨生子女也會比非獨生子女得到更多的父母及長輩的期望與關注。父母對獨生子女的教育監督也是最多的。因而,在父母監督程度這一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是否獨生子女這一因素對重視書法程度的高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居住環境、家庭經濟狀況、父母年齡、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職業等因素與重視書法程度都不存在顯著相關。這些因素對于子女的成長有著一種社會與家庭相互作用的效應,成為家庭影響因素的一部分。但不論生活客觀環境、經濟狀況、父母文化程度、職業性質的差異,當代大學生的重視書法程度都有賴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多方面教育提高。
[1]劉銘容.書法藝術與素質教育[M].藝術教育,2007,(4):39.
[2]史春霖,鮑丙剛,周友泉.大學生書法教育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6(2):89-91.
[3]蘇娜.人口素質的家庭影響因素分析[J].人口學刊,2001,(4):35-39.
[4]龔維義,劉新民.發展心理學[M].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138.
[5]張洪.電腦時代的書法[J].今日中國,2006,55(2):68-69.
[6]鄧云峰.論書法專業教育及其走勢[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2007,(3):18-21.
[7]郜錦強.大學書法藝術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7,(5):92-93.
[8]章凱.中小學書法教育現狀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2006,(2):48-49.
[9]姚淦銘.漢字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221-222.
[10]雷隨斌.加強大學生家庭教育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6,(5):58-59.
[11]黎炳鋒.書法教育對大學生精神領域的積極影響[J].廣西大學梧州分校學報,2006,16(1):82-84.
[12]呼曉燕.淺談書法教育與素質教育[J].呂梁市會計學校學報,2005,21(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