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楠
警惕“經濟能手”疊身腐敗大鱷
文/陳楠
有著“許三多”(錢財多、房子多、女人多)之稱的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日前被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受賄罪、貪污罪、濫用職權罪判處死刑。在為法律嚴懲巨貪官員叫好的同時,此案帶給人們的更多是警醒與反思:當“經濟能手”與“腐敗大鱷”這樣的兩重“身份”疊合在同一個政府官員之身,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勢必遭受巨大的損害。
因此,許邁永的東窗事發給當下社會提出了一個迫在眉睫的反腐課題,一定要警防熟悉經濟規律、手握各種資源的政府官員,通過各式“高明”、“隱蔽”的手段謀取巨額利益。

有“許三多”之稱的許邁永堪稱經濟能手,通過各種隱蔽、高明的手段謀取巨額利益。(圖/IC)
受賄1.45億余元,貪污5300萬余元,徇私舞弊濫用職權,違規退還有關公司土地出讓金7100萬余元……許邁永的貪污事實令人瞠目結舌。有人曾算過這樣一筆賬,從其交代的收受第一筆賄賂之日計起,其平均每小時進賬超過3000元。貪污時間之長、涉案金額之多,讓很多腐敗官員“望塵莫及”。
隨著許邁永一系列問題被曝光,社會上對此案的關注大多聚焦于其“三多”的種種細節。但真正翻開許邁永的仕途履歷和貪污軌跡,人們會發現身為政府官員的他將“經濟能手”與“腐敗大鱷”這樣的兩重身份演繹得淋漓盡致。
1959年出生在普通家庭的許邁永仕途可謂順風順水,歷任杭州市蕭山市副市長,西湖區代區長、區長、區委書記,杭州西溪濕地公園管理委員會主任等職務。如此一帆風順的仕途顯示了其是發展地方經濟的一把好手。許邁永最得意的政績是由他負責的總投資高達100億元的杭州西溪濕地項目。由于其強力推進,較好地處理了失地農民上訪等難題,最終將西溪濕地打造成與西湖、西泠并稱為杭州“三西”的杭州新貴之地。許邁永最后能走上杭州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長之位,多少也歸功于這一政績。
隨著官位越來越高,他利用手中越來越大的權力和在仕途實踐中積累的人脈與對經濟規律的熟悉,用盡各種“高明”手段,變本加厲地為自己謀取利益。據檢方查明:許邁永的斂財路徑包括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權、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變化土地性質等方面提供便利受賄,受賄的方式也十分多樣,有直接的現金交易,還有變相的股權分紅。此外,他和妻子戚繼秋還極“富”投資意識,兩人一人炒房、一人炒股,均從中獲取暴利。戚控制的股票賬戶資金,從200萬元炒到了2000萬元,翻了十倍。背后的內幕可以想見。
事實上,近年來,像許邁永一樣,周旋于“經濟能手”與“腐敗大鱷”兩種身份的落馬官員并不鮮見。
廣東省中山市原市長李啟紅因涉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近日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據調查,李啟紅利用其擔任市長的職務便利,獲得中山公用集團資產重組的內幕信息后,不到兩個月獲利近2000萬元。此前,南京市經委原主任劉寶春,因涉嫌“高淳陶瓷”股票內幕交易,非法獲利700多萬元案件,一審被以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這些發展地方經濟的能手,由于其熟悉市場規律,知道如何鉆法律的空子,與此同時,他們手中又握有公共資源,因此一旦道德滑坡,就會給社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從近年來落馬的官員來看,其涉案金額的紀錄不斷被打破,從百萬到千萬再到億元級。在此前一權威媒體發起的“未來10年10個最嚴峻挑戰”問卷調查中,82.3%的受訪者將第一大挑戰選為“腐敗問題突破民眾承受底線”。由“經濟能手”變身的“腐敗大鱷”對社會的危害非常大。有的甚至足以影響公共決策的程度,社會秩序因此被嚴重破壞。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到經濟發展與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會影響到黨和政府的執政之基,最終影響社會穩定。
相關專家總結了“經濟能手”的腐敗之路,其絕招大體有三。
絕招一:多元隱蔽。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明目張膽貪污公款、吃吃回扣不同的是,一些官員開始利用市場交易中行政干預的縫隙、政策不確定的因素,掌握著行政資源的腐敗官員想方設法鉆法律空子、打政策擦邊球,通過收受請托人干股、由“請托人”出資“合作”開辦公司、未實際出資而獲取“收益”、授意請托人將有關財物給予特定關系人等多重手法謀取看似“合法”的利益;
絕招二:染指土地。土地是腐敗最重要的資源之一。翻開許邁永的腐敗“歷程”,不難發現,土地是其手中最重要的資源。早在995年擔任蕭山市副市長時,許邁永就邁出了“土地生意”的第一步。司法材料顯示,當時,許邁永的遠房表弟許飛躍看中了蕭山市一塊土地,后來在許邁永的幫助下拿到開發權,結果許飛躍轉手賣出去,一次就賺了300萬元,許邁永分得150萬元。嘗到了土地甜頭的許邁永一發不可收拾,此后,他通過幫助企業轉換土地性質獲取了巨額“回報”。西溪鋒尚位于西溪濕地邊上,地塊屬于農村留用地項目。按照杭州市的政策,是國家在征用農村土地并轉為建設用地后,留下其中10%給當地村委會使用或開發,用以維護失地農民生計。按相關規定,這些樓盤不符合普通商品房銷售政策,許邁永卻充分利用手中的權力,讓這些樓盤最后都順利銷售。為此項某某先后共22次送給許邁永2500萬元。
絕招三:股市內幕就是金錢。如今腐敗領域日趨專業化。“經濟能手”所進行的一般都是“高智商”犯罪。股市是近年來腐敗高發之地,這些領域看似完全市場化,但其背后有著眾多不為公眾所知的信息,腐敗官員通過內幕交易,輕易就能獲得不法利益。近年來,有關腐敗官員直接或指使家人進行股票內幕交易的案件屢屢發生,這種依靠手中掌握的特殊信息資源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具有非常大的隱蔽性,一般難以察覺。
由此看來,防止“經濟能手”變身“腐敗大鱷”是當前反腐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南京市紀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首先,完善行政管理法規,加大對一把手和分管領導的權力監督。不受限制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制度約束往往容易在權力的掌控下陷于虛空。不受約束的權力越大,權力的含金量就越高,權力變現的動力也就越足。對于貪腐者來說,有了權力這樣的硬通貨,其他社會資源儼然任由自己隨意支配。
第二,針對腐敗新發領域,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此前出臺的《中央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對限制新型的腐敗問題有了一些具體的規定,并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防治與監督作用。但腐敗的新領域和新問題仍會不斷出現,就以當前問題高發的股票市場來說,從證監部門和證券公司來說,完全有條件加大對官員及其親屬炒股的監管,但實際操作中,卻因利益糾葛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此紀檢部門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相關規定。而地方部門也要進一步加大對政策、法規的執行力度。
第三,推進官員財產公示制度的實施,讓官員的個人財產置于“陽光”之下。“腐敗大鱷”動輒百萬、千萬元的貪污金額,在實際生活中還是難以隱身得毫無蹤跡。就拿許邁永而言,如果有財產公示制度的要求,其一兩億元的財產很難遁形。但問題是,由于各種利益關系,我國的官員財產公示制度推進得并不理想,這就需要有關部門一定要下定決心,花大力氣來辦。
第四,完善官員審計制度,加大對官員的審計力度。按照檢方查明的事實,許邁永腐敗時間長達15年,但其在事發前卻一直平步青云。這其實也反映了目前我國的很多審計制度往往都是形式主義,難以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因此,要想盡早發現“腐敗大鱷”們的問題,減少其對社會的危害,審計制度的完善一定要緊緊跟上。■
編輯:盧勁杉 lusiping1@gmail.com
女院長被“銀彈”擊倒

一位年輕有為、前途無量的女院長,為了幫助他人在學校的餐廳、超市對外招標中中標,以及為學生辦理轉學等事宜,共收受22萬余元的“感謝費”和“轉學費”。為此,這位原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的“一把手”韋茜,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2010年9月30日,柳州市柳北區人民法院再審作出一審判決:撤銷城中區法院原刑事判決;認定韋茜犯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1年;韋的親屬原來代為退出的22萬余元贓款,依法沒收上繳國庫。一審判決后,韋茜不服,當庭表示提出上訴。2010年12月15日,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圖:葉青 段建軍 編輯:董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