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從茗,鞏 娜,曲玉增
(山東百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034)
臨沂市30萬t輸水工程自岸堤水庫至臨沂水廠,流經蒙陰、沂南、蘭山3縣(區),總長45 km。該工程進口設計水位165.0 m,出口設計水位129.0 m,設計供水保證率95%,采用自流輸水方式供臨沂市居民生活用水。該輸水管道采用雙根直徑1 600 mm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每5.0 m或6.0 m一節,壁厚150 mm,保護層厚度20 mm,最高設計內水壓力0.6 MPa。
該工程自2009年9月1日開工,于2010年6月20日竣工,目前運行情況良好,完全達到了設計要求。為了給今后輸水管道施工提供借鑒,現將本工程的壓力管道分段水壓試驗闡述如下:
壓力管道水壓試驗的試驗壓力根據GB50268—200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表9.2.10-1規定及SD144《水電站壓力鋼管設計規范》(試行)的第8.0.3條規定,按照設計要求,壓力管道水壓試驗的試驗壓力值確定為0.9 MPa。
1.2.1 后背及堵板設計
1)后背設在原狀土或人工后背上,根據靠背土質的不同選取不同的土體長度。為防止管端的堵頭在打壓過程中產生位移變形,支撐體采用C25混凝土澆筑,沿管線方向澆筑長度不小于2.5 m,高出管頂以上0.7 m,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壓水試驗。2)堵板一般選用厚度16 mm的鋼板,焊接在管端的轉換件上。3)后背墻面應平整并與管道軸線垂直。
1.2.2 進水管路、排氣孔及排水孔設計
打壓試驗前,試驗管段管線上的排氣閥、泄水閥等附屬管件要安裝完畢,錨固、密封要達到設計要求。在管端堵板的上部兩端分別焊接直徑為80 mm的閘閥作為進水孔和排水孔,在管端的高處設置排氣孔并結合全線的高壓排氣閥進行排氣。
1.2.3 加壓設備、壓力計的選擇及安裝
注水設備采用離心水泵2臺(流量不小于50m3/h),加壓設備采用電動加壓柱塞泵,使用鋼板焊接的進水口作為注水口及加壓口。
壓力計采用彈簧壓力計,精度不低于1.5級,最大量程宜為試驗壓力的1.3~1.5倍,本次選用量程1.6 MPa,最小刻度0.05 MPa的壓力計2只。表盤的直徑不宜小于150 mm,使用前經校正并具有符合規定的檢定證書;水泵、壓力計應安裝在試驗管道的兩端,且與管道軸線相垂直的支管上。
1.2.4 試驗水源及排水疏導措施
水壓試驗用水就近采用天然河道或水庫、塘壩的蓄水。水壓試驗完畢,用離心泵將水排入河道或者排入農用水渠中。
為了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進行水壓試驗,本次試壓專門成立了水壓試驗小組,并進行人員分工,各負其責。并邀請法人、設計、監理單位派員參加,現場檢查、指導。
將焊接好的鋼板堵頭的承插口轉換件安裝在試驗管道的兩端,堵頭鋼板與靠背鋼板之間使用12根槽鋼(22×9 mm)均勻分布焊接支撐,并使用千斤頂進行支撐調節。起支撐作用的槽鋼及千斤頂的分布要均勻,要與堵頭鋼板平面垂直,使靠背鋼板能夠均勻受力。
采用柴油離心泵抽取就近距離的自然河水或水庫、塘壩的蓄水,自堵頭鋼板上部的進水口向試驗管道內注水。使用2臺離心泵,雙管同時注水。注水的同時,打開沿線的排氣閥及管端的排氣閥進行排氣。雙管注滿水后,按照規范要求,應充分浸泡72 h后方可進行加壓試驗。
1)升壓分級:管道注水浸泡后,自注水口使用電動加壓泵向管道內注水加壓。按照規范要求該混凝土管道的最高工作壓力為0.6 MPa,試驗壓力為0.9 MPa。升壓階段采用分級升壓,每0.3 MPa為一個壓力級,壓力每上升0.3 MPa時停止加壓,檢查靠背、支墩、管身及接口有無異?,F象,一切正常再繼續升壓,直至升到試驗壓力。
2)觀測制度:升壓時應有專人觀測并做好記錄。管道升壓時,管道的氣體應排除;升壓過程中,發現彈簧壓力表擺動、不穩,且升壓較慢時,應重新排氣后再升壓。
水壓試驗過程中,后背支撐、管道兩端嚴禁站人;試驗時,嚴禁修補缺陷,遇有缺陷時,應做出標記,卸壓后修補。
非隱蔽管道的固定設施已按設計要求安裝合格;管道附屬設備按要求緊固、錨固合格;管件的支墩、錨固設施的管件,應采取加固措施并檢查合格。
管道安裝檢查合格后,壓力管道水壓試驗前,除接口外,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回填高度不應小于0.5 m;水壓試驗合格后,應及時回填溝槽的其余部分;管道頂部回填土宜留出接口位置以便檢查滲漏。
試驗管段所有敞口應封閉,不得有漏水現象,不得用閘閥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錘消除器、安全閥等附件;水壓試驗前應清除管道內的雜物。
試驗時,將管道內水壓緩緩升至試驗壓力并穩壓30 min,期間如有壓力下降可注水補壓,但不得高于試驗壓力;檢查管道接口、配件等有無漏水、損壞現象;有漏水、損壞現象時應及時停止試壓,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后重新試壓。
停止注水補壓,穩定15 min;當15 min后壓力下降不超過規范中所允許壓力降數值時,將試驗壓力降至工作壓力并保持恒壓30 min,進行外觀檢查若無漏水現象,則水壓試驗合格。
壓力管道采用允許滲水量進行最終合格判定依據時,實測滲水量應小于或等于規范中的規定及公式規定的允許滲水量。
1)壓力升至試驗壓力后開始計時,每當壓力下降,應及時向管道內補水,但最大壓降不得大于0.03 MPa,保持管道試驗壓力恒定,恒壓延續時間不得少于2 h,并計量恒壓時間內補入試驗管段內的水量。
2)實測滲水量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q為實測滲水量 (L/min·km);W為恒壓時間內補入管道的水量 (L);T為從開始計時至保持恒壓結束的時間(min);L為試驗管段的長度(m)。
1)正式充水前要做好初始記錄(包括氣候條件、鋼管及鎮墩的應變和移位情況等)。2)開啟上封頭處頂部的排氣閥進行充分排氣,直到排氣閥開始溢水,關閉排氣閥。一般應停留足夠時間,記錄所有檢測數據,包括是否有射水、漏水或滲水等異?,F象(如有問題應及時消除)。3)用高壓泵進行加壓試驗。一般應根據試驗壓力事先確定詳細的分級加壓步驟 (包括分級數、分級壓力值、每級停留時間、測量項目以及出現異常時采取的緊急對策等)。4)試驗結束后,應等管內水排盡后才能割除試驗用封頭 (設計要求保壓狀態下澆筑混凝土時,封頭可以最后割除),對全部觀測資料加以整理、分析,寫出報告存檔。
經過水壓試驗,本次壓力管道水壓試驗的壓力值均在0.9 MPa以上(試驗記錄略),證明本工程管道安裝標準質量達到了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等級評定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