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文
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承擔為社會培養高技能會計人才的重任。如何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適應社會的變化是當前高職會計教育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圍繞會計技能型人才培養,在實踐教學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膽的改革與創新。比如,在校外實訓教學方面,積極創建訂單培養,建立實訓教學基地等;在校內實訓教學方面,改一個會計主體的會計綜合模擬實訓為多個會計主體的多行業循環會計綜合實訓,改單純的理論驗證型實訓模式為技能設計型實訓模式,構建“工學一體”的實踐教學平臺等等,這些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技能,增強職業意識,縮短上崗適應期,激發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等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該院會計專業“工學一體”的實踐教學平臺創新作一介紹,以供探討。
如何解決校內模擬實訓的非市場約束性與校外實踐教學的弱可控性?長沙民政會計專業的解決方案就是通過構建開放的“工學一體”的實踐教學與學生實踐創業平臺,來開展實踐教學及實習實踐活動。會計專業的“工學一體”的實踐教學與學生實踐創業平臺,是通過注冊成立會計代理記賬公司的形式,通過公司運作招徠對企業的會計代理記賬、納稅申報等業務,由學生從事相關的業務活動,老師進行指導并對風險進行控制和質量把關,最終將業務結果交給企業。就象工科專業有自己的實習工廠,醫學院有自己的實習醫院一樣,凸顯做中學,學中做。2009年11月份,由三個具有注冊會計師資格的老師發起,以全體會計專業教師投資入股,學校提供場地的方式,通過工商注冊,正式成立了“長沙明正會計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正公司)。公司創辦的宗旨是:“服務學生、服務社會”,為會計教學與社會實踐工作搭建橋梁,走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之路。通過實體的創辦,一方面滿足中小企業代理記賬的需要,另一方面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生產性實訓平臺,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明正公司按如下方式進行運作:
1.按公司制要求成立公司機構、制定章程
設立董事會,實行總經理負責制,設立辦公室、業務策劃部、代理記賬部、咨詢服務部、財務部等機構。每個部門都制定有相應的工作職責。
2.人員組成
由專職注冊會計師、會計專業教師和學生組成。全體會計專業教師加入作指導,從二年級學生中挑選專業過硬、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學生從事代理記賬業務。
3.業務承攬與開展
(1)業務承攬:一是由業務策劃部等公司專職機構通過廣泛宣傳、高質量服務方式招攬業務;二是通過與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聯合分攬業務;三是利用每位專業教師與中小企業的人脈關系推介業務和已畢業在行業中工作的學生資源聯系業務。
(2)業務開展:承攬到業務后,實行項目負責制。由一位或兩位專業教師負責指導全項目。操作員由指導教師按業務需求量從學生中挑選,實行輪換制。即當一批學生熟悉該項目全部業務處理后,再換另一批,一般情況半年一輪換。
4.學校對明正公司的管理
學校主要是通過系部進行管理,系部每學期將專業的部分課程實訓活動納入明正公司的日常業務中,建立相應的獎罰制度,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明正公司每月向系部出具業務開展情況說明,實現利潤以上繳管理費的形式上繳一定比例。
5.權責與利潤分享
全體專業教師共同努力,建立權責考核制度,責、權、利掛鉤。公司前期政策是低收費推廣業務,為了給學生多開辟一些實習機會,微利運行,賺取的利潤用于公司維持。業務開展起來后,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與利潤分享制度,賺取的利潤按制度在學校、股東、公司之間妥善分配。
明正公司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如下服務會計服務:代中小企業設計財會制度,代理記賬、編制會計報表;提供財會稅務政策咨詢;代理納稅申報;代理公司開業注冊申請;提供常年財會顧問;培訓財會人員等。
1.代理記賬的服務方式
代理記賬業務一般分為送達和上門服務兩種方式,其中:送達是指客戶將準備好的原始憑證等資料送到代理記賬機構或代理記賬機構派人去客戶住所取資料,在代理記賬機構進行記賬工作;上門服務是指代理記賬機構指派會計人員到客戶住所進行記賬工作。
2.代理記賬工作一般流程
工作流程是:上門取票—歸類整理憑證—計算機錄入憑證—審核憑證—記賬與結賬—編制報表—打印輸出憑證—輸出財務報表—納稅數據確認—向稅務局報稅—報表報送—賬表資料整理裝訂。
3.一年來業務開展情況
平臺創建一年來,承接到了長沙索拓電子設備有限公司、長沙納泰機電公司、長沙昂牧飼料有限公司等18家公司代理記賬業務、長沙錫周尊體研究所、長沙全流通物流公司等5家公司注冊登記手續、湖南怡清源茶業有限公司、湖南廣闊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的會計核算制度設計與納稅申報,承接了2010年度的會計證考試與會計繼續教育培訓等工作。先后有百余名學生參與到了平臺的實踐工作。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職業素養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提高,也提升了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這正如溫總理所說“在做中教是真正的教,在做中學是真正的學”。
1.以正式的企業業務為基礎,增加了對學生的市場約束性。
2.以工作任務與項目驅動的模式開展實踐教學,可控性較好。
3.兼顧了學生創業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創業創新人才。
4.建立完全真實的企業制度與管理團隊,讓學生提前參與及體會企業管理。
5.以教師指導為前提,以學生自主管理為基礎,以課后活動為主要形式。
6.密切了校企聯系,有效整合校企資源。
從實踐來看,這種實踐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其開放性。第一,它體現在課堂的開放性,許多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第二,教學資源的開放性,由原來的單純由模擬提供的教學資源轉向真實的企業和市場業務,體現了教學與市場接軌;第三,師生關系的開放性,由原來簡單的師生關系,轉變為師徒關系、公司同事關系,并在工作過程中,老師角色與學生角色淡化;第四,實踐教學平臺的包容性,它可以將許多人才培養的內容包容進來,比如人的管理能力,市場觀察與分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1.對指導教師提出較高的要求(時間、經驗、管理能力)。
2.實踐平臺的容量有限,不能滿足全部學生在平臺中進行創業實踐,只能作為整個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3.因為參與平臺實踐的學生半年一輪換,致使平臺的運行缺乏連續性,增加了工作的難度。
4.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服務質量、違約、信用風險等)。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從制度上進行相應的規范。其次,要建立一種相應的激勵機制,以保證該平臺最大地釋放其教學效應。
應當指出,創建實踐性教學平臺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但人才的培養工作絕不能僅憑這一環節就可以完成,它應該是一個教學體系。因此,這種模式實施的前提就是要構建一個實踐教學體系,讓“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平臺與整個實踐教學體系對接,才能全面完成人才培養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