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徐學斌,張建華
(云南省腫瘤醫院醫務部,云南 昆明 650118)
惡性腫瘤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社會危害性較高的疾病,惡性腫瘤的防治成為世界一大難題。分析云南省腫瘤醫院惡性腫瘤患者的疾病構成及變化趨勢,旨在為醫院制訂醫療工作計劃、流行病學調查、及相關衛生部門制訂腫瘤防治措施提供依據。現對該院2007年~2010年收治的惡性腫瘤病例進行統計分析,報告如下:
選取2007年~2010年在云南省腫瘤醫院首次住院并確診為惡性腫瘤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住院患者惡性腫瘤疾病的構成進行統計學分析。
資料來源于住院患者病案及醫院疾病分類報表,疾病分類根據國際疾病分類(ICD- 10)編碼標準進行分類。運用醫院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及SPSS 11.5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資料真實可靠。
該院2007年~2010年4年間共收治惡性腫瘤住院患者20905例,其中男性患者10494例,女性患者10411例,分別占50.20%和49.80%。
在惡性腫瘤患者中,前10位疾病患者共15326例,占73.31%;前10位惡性腫瘤疾病依次為氣管支氣管和肺、女性生殖器官、乳腺、直腸肛門和肛管、肝和肝內膽管、胃、結腸、泌尿道、食管、以及鼻咽惡性腫瘤,詳見表1。
除乳腺及女性生殖器惡性腫瘤外,其它幾類惡性腫瘤疾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均高于女性患者;特別是在食管惡性腫瘤的病人中,男性、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別為94.34%和5.66%,性別比為16.7:1。做4年間兩性別惡性腫瘤患者前 10位疾病的統計學分析,經卡方檢驗得:前10位疾病中,男性、女性患者的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
在2007年~2010年所有的惡性腫瘤住院患者中,年齡最小者僅6個月,為左腎母細胞瘤患者;年齡最大者98歲,為卵巢癌患者。4年間,45歲以上惡性腫瘤患者共16126例,占77.14%,詳見表2。
在前10位惡性腫瘤疾病中,女性生殖器官、乳腺、肝和肝內膽管、以及鼻咽惡性腫瘤疾病均為 45歲~59歲年齡段患病的人數最多,乳腺惡性腫瘤患者中在該年齡段患病的人數高達52.36%;可認為以上幾個病種的患者以中年人為主。經統計學分析可得,前10位惡性腫瘤患者在15歲~44歲、45歲~59歲及60歲以上3個年齡段的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高于其它年齡組。

表1 前10位惡性腫瘤疾病分類及性別構成

表2 前10位惡性腫瘤疾病患者的年齡構成

表3 前10位惡性腫瘤疾病的變化趨勢
從2007年到2010年,前10位惡性腫瘤疾病順位及比例變化較小,且前6位疾病順位一直沒變,見表3。但是,各病種新發病人數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4年間惡性腫瘤病例的平均增長率為20.45%。
4年間,氣管支氣管和肺、女性生殖器官以及乳腺惡性腫瘤為該院的前三位病種,且也是該院的三大主要病種(共9641例),占所有惡性腫瘤患者的46.12%。進一步提示以上三種惡性腫瘤疾病將成為該院今后防治工作的重點。
惡性腫瘤是當今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已成為我國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主要原因及農村居民死亡的第二主要原因。對腫瘤專科醫院住院惡性腫瘤患者構成比進行分析,可了解醫院治療的惡性腫瘤病例構成情況,以便有效地開展惡性腫瘤的防治工作[1]。
文章總結了該院2007年~2010年4年間惡性腫瘤的病例資料, 首次住院的惡性腫瘤患者中前十位惡性腫瘤占73.31%,疾病分類中例數最多的是氣管支氣管和肺、女性生殖器官及乳腺惡性腫瘤,此三類疾病已成為危害本地區健康與生命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惡性腫瘤疾病中男性所占的比例高于女性,男性比女性患食管、肝和肺等惡性腫瘤的人數多、風險高,與國內其它報道一致[2~3]。所以,男性群體更應該加強腫瘤疾病的預防和保健知識的學習,減少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如飲食結構不合理、吸煙酗酒等),從而降低腫瘤的發生率。
前10位惡性腫瘤疾病患者年齡主要集中在45歲~59歲年齡段,占41.58%;乳腺惡性腫瘤疾病中在該年齡段的患者比例高達52.36%,可見此年齡段人群是惡性腫瘤的高危人群,且為主要勞動力群體[4]。建議有關部門組織力量對高危人群定期進行高發腫瘤篩查(如開展婦女乳腺、宮頸癌的社區篩查項目),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從而降低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病死率[5]。
從疾病譜的變化來看,4年間在前10位惡性腫瘤疾病順位及比例變化較小,但新發病例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且增長速度較快;氣管支氣管和肺惡性腫瘤一直為該院的第一大疾病,到 2010年占全院惡性腫瘤患者的20.50%。環境污染、生活壓力加大、吸煙等都可能是導致惡性腫瘤發生的因素,而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省宣威市是我國肺癌疾病的高發地區[6~8],在該院肺癌患者中,該地區的肺癌患者所占的比例達 11.9%。因此,加強某些腫瘤高發地區人群防癌抗癌的意識及癌癥篩查工作,進一步開展腫瘤流行病學的調查,盡早發現和減少人群中腫瘤致病的危險因素,對于降低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謝小麗,秦雙林,李澄婷. 2004~2008年首次住院前10位惡性腫瘤構成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8):25-26.
[2]蔡 樂,許傳志,高子厚,等.云南省5所綜合性醫院惡性腫瘤住院病人構成分析[J].中國腫瘤,2004,13(12):770-772.
[3]李玉子.2004~2009年住院惡性腫瘤疾病構成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21):3305-3306.
[4]王 英,巴彩霞,王立英.包頭市區 7 年間惡性腫瘤住院病人的特點[J].現代預防醫學,2005,32(5):519-522.
[5]顏 杰,王 勇,李 玉. 2000—2004年6月某醫院腫瘤出院病人統計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05,12(2):137-141.
[6]黃云超,陳小波,張建華,等.1993 年至 2007 年惡性腫瘤住院病人構成分析[J].昆明醫學院學報,2008,(4):89-92.
[7]呂任齊,趙體德.云南省9 縣市肺癌死亡趨勢分析[J ].中國腫瘤,2002,11(12):700-701.
[8]黃云超,劉倫旭,李高峰,等.臨床肺癌學[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