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漢頂,唐建芬,楊 雯,趙 怡
(云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美沙酮門診,云南 晉寧 650600)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TP)具有相同的傳播途徑,均可通過血液、不安全性行為等途徑傳播[1],吸毒者作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倍受到國內外艾滋病防治專業人士的重視與關注[2],共用注射器具、多性伴及不安全性行為等高危行為導致吸毒人群HIV、HVC、TR的感染率顯著高于普通人群[3], 靜脈吸毒是 HIV、HVC、TR等疾病重要的傳播途徑[4]。為了解云南省晉寧縣美沙酮服藥人員HIV、HCV和TP感染狀況,本研究對晉寧縣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服藥人員進行了HIV、HCV、TP檢測,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選取云南省晉寧縣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2005年6月開診至2011年5月31日所有服藥人員為調查對象。總計321名。
征得被調查人員知情同意后,進行HIV、HCV、TP血清學檢測,HIV檢測為陽性進行確認復核,采用 EXcel 2003建立數據庫,進行單錄入并隨機抽取10%進行核查。SPSS 17.0進行數據分析。
本次共調查美沙酮服藥人員321人,其中,男性290人、女性31人;20歲~40歲占75.39%;已婚占52.34%,未婚29.28%;文盲23人占7.17%,小學、初中285人占88.78%,高中及以上占4.05%;321名調查對象進行血清學檢測后,HIV陽性169人,陽性檢出率為52.65%;HCV陽性273人,陽性檢出率為85.05%;TP陽性7人,陽性檢出率為2.18%。
2.2.1 不同年齡段的HIV、HCV、TP 陽性檢出率
通過對各年齡段HIV、HCV、TP陽性檢出率進行統計學分析,美沙酮服藥人員各年齡段的HIV陽性檢出率(χ2=15.040,P=0.002)及HCV陽性檢出率(χ2=14.072,P=0.0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P陽性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86,P=0.922),見表1。
2.2.2 不同吸毒方式的HIV、HCV、TP陽性檢出率比較
通過分析,不同吸毒方式的HIV 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62,P<0.05),HCV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322,P<0.001),單純口吸無人感染TP, 全部感染者均有靜脈注射行為,見表2。
2.2.3 服藥年限不同的HIV、HCV、TP陽性檢出率比較
通過分析,不同服藥年限的HIV陽性檢出率(χ2=1.198,P =0.549)與TP陽性檢出率(χ2=0.516,P =0.77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僅HCV陽性檢出率有統計學意義(χ2=8.253,P =0.016)(P<0.05),見表3。

表1 不同年齡段的調查對象HIV、HCV、TP 陽性檢出率比較

表2 不同吸毒方式的調查對象HIV、HCV、TP陽性檢出率比較

表3 服藥年限不同的調查對象HIV、HCV、TP陽性檢出率比較
本次調查以男性為主, 20歲~40歲占75.39% ,平均年齡為24.5歲±8.9歲, 52.34%為已婚,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95.95% ,文化程度低下,使得他們獲得傳染病防治知識的途徑受到限制。通過對321名美沙酮服藥人員進行HIV、HCV和TP檢測, HCV陽性率最高,達85.05%,高于昆明市吸毒人員感染率(51.35%)[5];其次為HIV陽性率, 達52.65%;TP陽性率最低,為2.18%。
169名HIV陽性者中,主要集中在30歲~39歲(115人,68.05%),不同年齡段的調查對象HIV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30歲~39歲陽性檢出率最高(59.28%),50歲~78歲調查對象陽性檢出率最低(8.33%);373名HCV陽性者中,主要集中在30歲~39歲(168人,61.54%),不同年齡段的調查對象HCV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0歲~39歲的調查對象HCV陽性檢出率最高(91.67%),50歲~78歲 HCV陽性檢出率最低(50.00%);不同年齡段TP陽性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靜脈注射吸毒合并口吸的調查者HIV陽性檢出率(54.10%)、HCV檢出率(87.87%)明顯高于單純吸毒者的陽性檢出率(P<0.05)。服藥年限長的調查對象HCP陽性檢出率高于服藥年限短的調查對象(P<0.05)。
為避免吸毒者將此類疾病向普通人群擴散傳播, 應加強監測與干預,在對高危人群中開展美沙酮維持治療、安全套推廣和清潔針具換等行為干預措施的基礎上,還應繼續加大宣傳教育和行為干預力度,減少共用針具、不安全性行為等高危行為的發生,有效控制艾滋病、丙肝和梅毒的傳播與蔓延。
[1]林 皞,張文昌.我國吸毒人群HIV感染高危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8,14(1):28-30.
[2]鄒艷杰,潘京海,趙 楠,等.吸毒方式與艾滋病、梅毒和丙型肝炎感染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07,23(6):751.
[3]石 萍,許 駿,劉 聰,等.武漢市吸毒人群梅毒、丙肝感染現狀與相關因素調查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7):1201-1203,1206.
[4]劉效峰,王 娜,吳振強,等.上海市寶山區社區吸毒人群艾滋病、丙型肝炎及梅毒感染狀況[J].職業與健康,2011,27(10):1094-1096.
[5]梁琴秋,王功焯,馮瑞芝,等.昆明市111例靜脈毒品成癮者抗HCV及HBVM調查[J].西南國防醫藥,1994,4(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