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偉,景正朝
(云南省紅河州蒙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蒙自 661100)
清潔針具交換是針對靜脈注射吸毒人群(IDUS)的有效行為干預措施。在我國,針具交換主要是在藥物維持治療難以覆蓋的地方開展,以降低艾滋病的傳播風險[1]。近年來,通過在IDU人群中開展美沙酮維持治療、針具交換等工作,2010年云南省經靜脈注射吸毒HIV感染率趨于平穩,注射吸毒新發感染率有所下降。但參與針具交換的吸毒人員還存在共用針具、高危性行為時有發生、接受干預服務單一等情況。因此,原來HIV陰性的吸毒者可能會被HIV感染。本調查對接受針具交換服務的靜脈注射吸毒人群中,新發現的HIV陽性者的高危行為進行分析,為更有針對性的干預、減少新發HIV陽性,降低二代傳播風險提供依據。
在蒙自市中澳艾滋病項目實施以針具交換為主的綜合干預覆蓋的靜脈吸毒人員中,選取2009年、2010年項目綜合監測新發現的44例HIV感染者為調查對象。
采用云南省中澳艾滋病亞洲區域項目設計并預實驗修正后的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人口學資料、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高危注射吸毒情況、高危性行為、接受干預服務情況等。由統一培訓的調查人員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與目標人群面對面訪談方式填寫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回收審核、數據分析采用Excel 2003建立數據庫,單錄入并隨機抽取10%進行核查,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共收回44份調查問卷,其中2009年項目綜合監測新發現的HIV陽性者18人份,2010年項目綜合監測新發現的HIV陽性者26人份。44例新發陽性者中,男性42例,女性2例;平均年齡在35.1歲,最小22歲,最大47歲,30歲~40歲占72.7%;漢族占100%;初中及以下者占93.2%。單身68%,同居和已婚20.5%;工作狀況以待業為主(40.9%)。
8個艾滋病知識問題中,知曉率(答對6個問題以上)為95.4%;HIV經血液、性、母嬰傳播途徑知曉率平均在95.9%以上;“蚊蟲叮咬”、“一起吃飯”正確知曉率分別為90.9%和93.2%,詳見表1。
調查對象第一次注射吸毒平均年齡26.9歲,最小15歲;100%使用過海洛因;注射頻率平均每天2.1次,每天2~3次占63.6%,每天3次以上占18.2%;前一個月54.5%的人每次都使用新針具;最近一個月與別人共用針具12例(占27.3%),平均共用2次以上;重復使用針具28例(占63.6%),平均1.9次;獲得針具的主要途徑,藥店占77.3%,詳見表2。

表1 44例調查對象艾滋病相關知識正確知曉情況

表2 44例調查對象吸毒及共用針具情況
最近一個月有性行為的13例(占29.5%),其中和固定性伴的占 84.6%;最近一個月有性行為與固定性伴每次使用和從未使用安全套的分別為18.2%和54.5%,最近一個月同非固定性伴發生性行為時每次使用和從未使用安全套的分別為0%和50%。
支持針具交換政策的占86.4%,懷疑自己可能感染HIV病毒會自愿到醫療機構進行HIV咨詢檢測的占93.2%;曾經做過HIV病毒檢測的占56.8%;最近一年中對于7種預防艾滋病的服務中,接受3種服務的31例(占70.5%),接受同伴教育活動的33例(占75%),11.4%的人接受過美沙酮維持治療,3例接受過抗病毒治療,詳見表3。
目前我國吸毒者共用針具導致感染艾滋病的比例趨于平穩,但參與針具交換的吸毒人員新發現HIV陽性者還存在,其艾滋病知識、高危行為及干預服務的情況有以下特點:
總體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答對 6個問題以上)為95.4%,已經達到云南省要求的高危人群艾滋病知曉率95%以上的目標,其中HIV經血液、性、母嬰傳播途徑知曉率平均在95.9%以上,“蚊蟲叮咬、一起吃飯”HIV非傳播途徑知曉率分別為90.9%和93.2%,表明上述知識的知曉情況比較高,這與中澳項目在吸毒人群中開展以針具交換為中心的綜合干預措施有關。但是只有 68.2%的人認為看上去健康的人可能是艾滋病感染者,對于 HIV非傳播途徑知曉率還沒有達到 95%以上,仍然需要加大艾滋病知識的宣傳普及、開展醫療部門主動咨詢檢測服務以及針對目標人群的強化宣傳。

表3 44例調查對象接受干預服務情況
調查發現第一次注射吸毒平均年齡為26.9歲,最小的15歲,100%目前使用注射海洛因,注射頻率平均每天2.1次,每天2次~3次的占63.6%,這些調查結果與國內吸毒人群相關報道相似。但63.6%的調查對象會重復使用自己用過的針具,平均1.9次;上一次注射時4.7%的未使用新針具;最近一個月與別人共用針具12例占27.3%,平均共用2次以上。表明不安全注射、共用針具的高危行為依然存在,可能導致二代傳播的危險。獲得針具的主要途徑,藥店占77.3%,表明獲得針具的可及性比較單一,根據需求保證一次性注射器的供應,提高其可及性。
調查對象近一個月有性行為者13例,占29.5%;有非固定和固定性伴分別占15.4%和84.6%;最近一個月有性行為與固定性伴從未使用安全套的占54.5%,最近一個月同非固定性伴發生性行為時從未使用安全套的占50%,這表明吸毒人群新發HIV陽性者高危性行為時有發生。這將助長HIV通過吸毒人群向普通人群、暗娼、家庭密切接觸者傳播,加劇以性途徑為主的二代傳播。
調查對象支持針具交換政策的占86.4%,自愿到醫療機構進行HIV咨詢檢測的占93.2%,75%接受同伴教育活動或艾滋病性病宣傳材料,63.6%的接受過咨詢檢測。但干預服務過程中,只有11.4%的人接受過美沙酮維持治療,36.4%的人接受過免費安全套,表明今后的工作重點是保證安全套的發放和加強轉介美沙酮治療服務。43.2%的調查對象未做過HIV檢測,表明這19例新發現的感染者可能是早就被HIV感染了,只是到現在才被發現。
通過調查發現,參與針具交換的吸毒人員還存在共用針具、高危性行為等高危行為,接受干預服務不全面等現象,但結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以及云南省第三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的要求,應繼續開展針具交換工作,降低艾滋病的傳播風險。通過外展、同伴教育、大眾宣傳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識宣傳教育,提高艾滋病知曉率達95%以上;有效加強對吸毒人群HIV陽性者的干預、管理和關懷,保證針具的供應、安全套的足量發放以及提高可及性,提高轉介服務數量、質量,特別是美沙酮維持治療的轉介;為吸毒人群主動提供HIV咨詢檢測服務,及時發現HIV 感染者,有效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傳播。
[1]衛生部疾控局.艾滋病綜合防治工作手冊[Z].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