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蕾
為了準確、詳細地描繪出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特征,本文對1994年至2009年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歷年股利分配情況進行收集,發現1994年不分配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為7.82%,然而截至2009年不分配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是50.39%,可見我國上市公司不分配現象較嚴重并且呈上升趨勢。
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政策的選擇上通常以派現或股票回購作為股利分配的主要形式。而我國則不同,股利分配形式呈現復雜和多樣化,除了現金股利還有送紅股、轉增股本以及將派現、送股與轉增相結合等方式。派現是近幾年上市公司的主要分配方式,其次是派現和轉增相結合的方式,采取送股進行分配的公司越來越少。
在國外的資本市場上,為了均衡股利水平、維持企業的良好形象,上市公司都傾向于固定或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股利支付率不受利潤波動的影響。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起伏較大,缺乏連續性。大多數上市公司沒有明確的股利政策目標,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缺乏長遠規劃,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1)股利分配形式以現金股利為主。美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有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和股票回購三種,其中以現金股利最為普遍。美國上市公司采取發放現金股利的方式籌集資金,不采取股票股利作為股利分配方式,他們認為高比例的送紅股意味著股票分割,并不是對股東的回報。例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規定,派發股票股利不超過流通在外股票數量25%時,視為股票股利,而超過25%就視為股票分割,因為在送股票股利或股票分割以后,股價一般會同比例下跌,所以股票股利或股票分割并不能增加股東的財富。正因為如此,美國上市公司較少采用股票股利,即使采用送股比例也很低,而相反美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把股票回購作為回報股東的方式之一。
(2)股利分配率高。從1971—2009年間,美國上市公司稅后利潤中約有50%—70%被用于支付股利。由于美國的資本市場相當完善,加之美國上市公司外部直接融資的能力很強,當公司的規模迅速擴張時,公司之間的兼并、收購非常頻繁,因此上市公司采取高股利分配率,一方面可以穩定股東的情緒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夠達到保護自己和抵御惡意收購的目的。
(3)維持較為穩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因為公司要經常到資本市場融資,公司信譽就顯得尤為重要。穩定的股利政策能夠吸引投資者,維持公司良好的形象,為上市公司創造長期穩定的發展條件和機會。
(1)股利分配形式主要是現金股利。日本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主要是現金股利,而且基本上不采用股票股利和股票回購的支付方式。而在日本的法人交叉持股情況下,實行股票股利和股票回購帶來的影響恰好違背了日本上市公司的強化控制權、穩定股票價格的投資初衷,所以,日本上市公司僅僅采用現金股利作為股利分配的主要方式。
(2)股利分配水平低。由于日本上市公司中法人股東占主導地位。法人股東與機構股東不同,其持股的目的不在于股票紅利和股票價差收益,而在于同被持股單位建立一種長期穩定的生產和經營業務關系。所以決定了日本上市公司輕視分紅,使得本來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分紅成為了毫無意義的事情。
(3)維持基本穩定股利分配政策。日本上市公司長期推行穩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即使發生嚴重的虧損,公司也會照常發放股利,維持在正常水平上。
(1)制定持續穩定的股利分配政策。持續穩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可以有效的抑制投機并加速我國證券市場主體行為的規范化。上市公司取得股票上市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企業具有高度的成長性而不僅僅是籌資。因此,發放現金股利,有利于投資者對股票市場持有正確的心態,即通過投資股票獲得現金股利收入的方式得到投資回報,從而糾正我國股市過度投機的傾向,增強股利的可預見性,維護投資者的利益,有利于培育市場投資理念,促進資源有效配置,使證券市場健康發展。
(2)以現金股利分配方式為主。在眾多的股利分配方式中,現金股利是最重要的一種股利分配方式,越來越多的實踐表明,越成熟的資本市場,現金股利分配的就越多。只有分配現金股利,投資者才能對公司充滿信心,才能提升公司的形象,促進上市公司的再發展。
根據融資偏好理論,成熟市場企業的資金來源首先是依靠自身積累,其次是發行債券,最后才是發行股票。但是在我國,由于資本市場還不完善,融資渠道單一,各種手段的融資成本不平衡,企業在市場上的融資順序卻是相反的。改變這種現狀的辦法之一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拓寬公司融資渠道,并使各種融資手段的成本趨于平衡。政府應通過頒布法規、稅收優惠、引進外資等途徑給企業創造更多的資金籌集渠道。銀行等金融機構必須不斷進行業務創新,在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同時給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機會。而上市公司本身必須完善經營和財務管理,維持公司形象,為將來的再籌資創造條件。
政府應調整對證券市場的指導思想,從對市場的直接行政干預轉向加強監管力度和依靠經濟、法律手段來間接干預,力求按經濟活動的內在規律辦事。政府監督機構應加強監管力度,不但要完善市場運行規則,而且要嚴格監督上市公司的行為,對無視規則破壞市場秩序的公司要及時進行查處和懲治。規范現金股利,制定一個分配上限,以限制公司為了達到配股資格而大派股利。同時對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進行問責,讓上市公司及時分配,限制公司通過過分保留盈余進行內部籌資,增加對投資者的保護措施。
股利分配法律制度是否健全,尤其是投資者保護方面的法律制度是否健全,是一個國家資本市場是否穩定和能否保持繁榮的重要基礎,法律環境對股利支付水平有很大影響。應制定投資者保護法,使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有維護自身利益的法律武器,使上市公司的不規范行為受到法律的懲治,從而規范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政策制定上的非理性行為。進一步引導廣大投資者,改善投資理念,使其在投資過程中,認真分析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傳遞給市場的信息,改變盲目投機的心態。這樣上市公司才會重視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制定切實可行的股利分配政策。只有不斷規范投資者的行為,才能營造出更加成熟完善的資本市場。
完善個人所得稅法,對資本利得開征個人所得稅,盡量避免重復課稅。由于目前現金股利收入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而資本利得實際上并未征稅,這樣造成了稅負的不公平,使市場對現金股利的反應不好,客觀上鼓勵了股票股利,不利于向市場傳遞有用的股利信息。所以,為避免重復課稅以及稅負不公,應開征資本利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