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延
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資金運動、協調財務關系的一種管理活動,它圍繞企業的資金運動而展開。企業資金運動從內容上來說包括資金籌集、資金投放和使用、資金耗費、資金收回和分配四個方面,相應地,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籌資管理、投資管理、成本費用管理、營運資金管理、收益和利潤分配管理、企業資本運營和終止清算等特殊事項的財務管理。企業財務管理是財務專業人員在特定環境下,依據各種信息,對企業的資金運動進行計劃、組織、監管、調節和評價以達到特定管理目標的活動。任何一個企業都是社會大環境中的一個子系統,企業的理財活動受其所處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經濟體制對企業理財活動的影響尤為重大。
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1.重新確立財務管理目標。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目標定位的產權基礎是“業主產權論”,考慮的只是財務資本的產權所有者——股東的利益。從“利益相關者合作產權”的觀點出發,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應重新確立。第一,財務目標多元化。知識經濟的到來,擴展了企業資本范圍,改變了企業的資本結構,物質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上升。人力資本將成為決定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資源,是決定社會財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財務目標不僅要考慮財務資本所有者的資本增值最大化、債權者的償債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會經濟貢獻最大化、社會公眾的社會經濟責任和績效最大化,更要考慮人力資本所有者(經營者與員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參與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財務要求。使企業經理及職工的個人收入與企業的贏利,他們個人的資產積累和企業的長遠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和目前單純的工資制相比,更有利于強化主人翁意識,更有利于保障他們經濟上的直接利益,更有利于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更新企業財務管理觀念。財務管理觀念是指導財務管理體制實踐的價值觀,是思考財務管理問題的出發點。企業只有全方位更新財務管理觀念,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新經濟環境下企業應樹立以下觀念:第一,財務管理戰略國際化觀念。企業財務管理國際公約是順應經營戰略國際化而產生的,企業置身于國際化大環境中謀劃經營戰略,企業財務自然也應從國際化的角度來加以配合。第二,資本多元化觀念。資本市場開放,大量的外國資本將涌人中國市場。企業應抓住這一契機,積極尋求與外資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第三,人本化理財觀念。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和知識技術以及利用、加工、創造這些信息和技術的員工在整個財富的創造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第四,風險理財觀念。風險投資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重要的投資方式和內容,風險投資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對象。
3.提高資產的周轉率。如果企業在當前的財務政策以及經營效率的情況下不能夠支持企業的銷售增長,優化企業的經濟資源的構成,那么加快資產的周轉速度能夠解決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優化企業資產的經濟資源途徑有優化資源配置和非核心業務剝離。一個企業的資源有限,不可能同時在很多領域形成強大的競爭能力,有時只能充當跟隨者,使得企業的資源不能發揮最佳的效用。當資源分散在很多不同的領域且無法開展有力的競爭時,充當二流角色的經營風險更大。通過非核心業務剝離產生多余的現金支持增長、降低一些低質量銷售收入以控制增長、提高資產周轉率。
4.建立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評價指標。在傳統財務會計中很難反映知識資本的價值,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知識資本價值進行評價已是必然,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反映企業今后的發展潛力及趨勢;二是可以反映企業繁榮后存在的缺點和潛在的風險。企業的管理者、投資者、債權者、員工等利益相關者要想不做出錯誤的決策,必然會關注反映企業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指標。具體建立哪些表示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評價指標有待進一步研討。
5.建立財務報告制度,設計財務指標考核體系。各控股子公司都要按月、季、年向集團總部及時報送財務會計報表,并保證其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要求隨報表編寫財務報告說明。尤其是對一些期后事項、或有負債、或有損失等,都要向集團總部說明清楚,按照財務評價指標的要求,選擇有關反映經濟運行狀況和運行質量的敏感指標,根據日常收集整理的財務、統計等信息,及時向其發出是否接近臨界值的警示,發現異常,及時提出建議或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同時,集團公司要對成員子公司建立以資本金利潤率為核心內容的財務指標體系,評價經營者的業績,實行資本經營責任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