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育
招投標是在建設初期階段進行的,確定勘察、設計、監理、施工、重要材料設備供應單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程的造價、質量和進度,同時牽扯到各方巨大的經濟利益,極易產生暗箱違規操作,因此加強對工程招投標階段的審計分析,往往會發現許多問題。
1.招標代理機構審計。審查:(1)招標代理機構是否專業;(2)立場是否中立;(3)行為是否規范;(4)是否完全執行招標人的意圖和想法;(5)是否以不正當手段為特定投標人謀取中標;(6)招標代理機構的選定是否合規。
2.評標專家審計。審查:(1)相關專家責任心、專業水平如何,能否勝任評標工作;(2)能否從客觀公正的立場出發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3)是否完全按照招標人意圖評標;(4)是否為特定投標人謀取中標以獲得不正當的回報等。
3.招投標執法審計。審查:(1)招標文件內容,避免內容不合理或范圍不明確的現象,確保招標文件的嚴密性和完整性;(2)是否進行公開招標,有無暗箱操作;(3)招投標程序是否合法;(4)是否串通投標,低價搶標;(5)是否以弄虛作假和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中標,對工程項目進行“拆分”;(6)是否采取不合理程序選擇物資供應商;(7)是否在中標后擅自轉包和違法分包等。
在政府投資建設項目跟蹤審計中,合同審計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重中之重。
1.施工合同。審查:(1)合同的主體必須要有簽訂合同的資質;(2)開工、竣工時間的約定;(3)付款方式是否合理;(4)驗收方式是否合理;(5)違約責任條款是否合理;(6)材料條款及定價方式是否合理等。
2.監理合同。審查:(1)當事人是否具有簽訂合同的法定權利和行為能力;(2)監理公司的監理資質與建設項目的建設規模是否相符;(3)監理費用是否超出相關收費文件規定;(4)監理的工作范圍、工作內容、責任是否明確;(5)工程延期是否增加監理費用應明確列出;(6)違約責任是否量化。
3.材料、設備采購合同審計。審查:(1)合同當事人是否具有簽訂合同的法定權力和行為能力;(2)是否明確采購的名稱、規格、數量、價格、交貨地點、付款方式等,還應明確規定超出的數量應由總承包單位承擔;(3)合同中應約定材料和工程設備到貨前供應商應提前通知發包人,發包人將通知承包人與監理人到交貨地點共同進行驗收;(4)材料設備應由承包人負責接收、運輸和保管;(5)提供的材料規格、設備規格、質量不合格應由供應商承擔責任等。
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前期要加強對標底的審核工作,保證標底價的合理性和準確性,為施工中發生設計變更調整價差提供依據。
1.建筑工程概算審計。審查:(1)工程量是否計算準確;(2)采用的定額和缺項估價是否準確;(3)采用的人工和預算單價是否合理;(4)各項取費是否合理、后續調整系數是否計取得當。
2.工程結算審計。審查:(1)是否按國家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工程量;(2)工程款結算內容、數量與建設工程項目實際完成的工程內容是否相符;(3)是否存在多報、重報、虛報和漏補報問題;(4)應依據竣工圖、設計變更和現場鑒征等進行工程量核算;(5)要特別重視對隱蔽工程的審核,隱蔽工程最容易出現高估冒算,對這一部分工程的審計除了要借助建設單位提供的現場驗收資料外,還應采取現場調查、走訪取證、實地探基等方法查證;(6)審查結算中所列各分項工程結算單價是否與現行或合同約定的定額單價相符;(7)根據施工圖紙核實工程主要材料用量,落實材料價格差異,確定材料價差的計取是否正確;(8)審查工程現場簽證的工作內容是否包含在原預算報價內。現場簽證內容項目要求清楚,只有金額沒有內容數量及手續不完整的簽證,不能作為工程結算憑證;(9)結算數字匯總環節的審核。在工程結算中,有時施工單位在工程量、定額套用均正確的情況下,在匯總時故意出現錯誤,達到多計工程費用的目的。
3.竣工決算審計。審查:(1)竣工決算編制依據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資料是否齊全,手續是否完備,對遺留問題處理是否合規;(2)項目建設是否按批準的初步設計進行,各單位工程建設是否嚴格按批準的概算內容執行,有無概算外項目和提高建設標準、擴大建設規模的問題,有無重大質量事故和經濟損失;(3)交付使用的財產是否真實、完整,是否符合交付條件,移交手續是否齊全、合規;(4)成本核算是否正確,有無擠占成本,提高造價,轉移投資的問題;(5)竣工決算報表的真實性、完整性、合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