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京
會計信息披露是信息提供者將相關信息公示、公開給信息的使用者。最普遍的會計信息披露形式即財務會計報告。在被稱之為“價值法”的傳統會計理論下,不論是紙質財務報告,還是以WORD、EXCEL、PDF格式存在的網絡財務報告,其信息披露的內容和過程,都是以會計準則為依據,以貨幣計量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確認、計量、記錄等會計方法,順序經過憑證、賬簿、報告等程序,將可以由價值量體現變化并能影響到會計報表項目的信息進行收集、加工、綜合后,按照統一模式呈現給不同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價值法會計的信息披露更強調程序化、規范化和可比性,這使得價值法會計信息披露在有其優勢的同時暴露出一些缺陷。其一,價值法會計假設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可預知的,提供經過加工的通用模式的財務報告,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得不到滿足,也無法得知會計信息的原始數據狀態;其二,價值法會計信息在確認環節限制嚴格,加之計量屬性單一,使得很多經濟事項無法進入財務報告,非財務信息得不到有效披露;其三,價值法會計強調“事后核算”,披露的會計信息滯后于經濟事項的進程。這些缺陷影響了價值法會計所提供信息的相關性、及時性和可靠性。
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新經濟形式的涌現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都加速了傳統會計環境的改變,這種改變使得價值法會計的缺陷所造成的后果日益明顯,與其相對的“事項法”會計得到使用者的重視。
事項法亦稱“使用者需求法”,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會計學教授喬治H索特(GeorgeHSorter),在否定價值法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會計理論新觀點。
事項,是指可觀察的并可用數據來表現其特征的具體活動、交易和事件。事項法會計的理論假設是會計人員可能不知道信息使用者如何使用信息,會計的目的是為不同的可能決策模型提供可能相關的經濟事項信息,而不是直接為不可知或假設知道的決策模型提供價值輸入。即事項法下,會計人員在事項發生時,收集并記錄事項屬性信息,不需要按照復式簿記原理進行匯總,而是按特定結構存儲于數據庫中,在信息披露環節,數據可以按照使用者定義的函數從數據庫中存取,滿足個性化的信息需求。事項法與價值法的根本區別在于向使用者披露信息的表達形式不同。
1.事項法下會計信息披露的基礎是經濟事項的“原始狀態”,提供多重計量屬性,涵蓋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可以更好地滿足信息使用者的個性需求偏好。和價值法會計只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經過一系列會計程序處理后的結果不同,事項法會計認為每個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不同的,其使用的決策模型也是不同的,會計的主要工作是向使用者提供足夠全面的事項原始數據,至于如何使用,取決于使用者的需求偏好。事項法會計提供的事項包括了與信息使用者相關的各種經濟活動。同一使用者,對不同事項的信息需求不同;同樣的事項,使用者不同,其觀察經濟活動的角度也不同,事項法會計在信息披露時提供了包括歷史成本、公允價值、現值等多重計量屬性,可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由于計量屬性的多重性,事項法對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都能夠充分披露,諸如人力資源、知識資本、品牌商譽、經營戰略規劃、機遇風險等,這些是價值法會計信息披露不能比擬的。
2.事項法下會計信息披露過程相對透明,可以有效地解決信息失真問題,弱化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從經濟學角度說,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所造成的信息不對稱是會計信息之所以披露的原因。公司管理當局掌握更多的信息,并可以在會計準則允許的范圍內選擇信息加工方法。從自身利益出發,管理當局更樂于選擇對己有利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從而使盈余管理成為可能。這種做法的后果就是粉飾會計報表,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損害投資人的利益。事項法會計下,更多的原始“事項信息”進入使用者的視野,了解信息提供者的全面情況變得現實,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信息的不對稱。同時,信息的加工過程是由使用者來完成的,這就減少了公司管理當局操縱盈余的機會,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基于事項法的會計信息披露有其優勢,但就目前而言,事項法會計在理論上并未成熟,還不能取代傳統會計理論而被廣泛應用。XBRL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在會計信息披露環節體現事項法的思想并使這些優勢在技術上得以實現。
XBRL是一種計算機語言,是可擴展標記語言(XML)在財務及相關報告領域和信息交換方面的具體應用。XBRL運用XML數據標記描述信息,主要由XBRL規范、XBRL分類標準、XBRL實例文檔和樣式單組成。XBRL以公認會計準則的定義為基礎,為會計報表的每個要素、財務與經營評價、管理層的討論與分析等信息提供者愿意公布的信息定義標簽,來描述識別各類信息,并為每個信息建立唯一的可識別標記與之對應,這些標記確保XBRL可將數據庫中的數據根據XBRL分類標準和技術規范生成XBRL實例文檔。XBRL改變了信息的傳遞和利用方式,即通過XBRL轉換工具將傳統財務報告和其他信息轉換成XBRL格式報告,這種格式的報告在信息披露、分析使用方面更有優勢。
1.XBRL數據一經創建,無需二次鍵入就可以生成多種報告列報格式進行傳輸或打印,避免了信息披露時手工重復輸入數據和交叉、重復轉換數據的弊端,這不僅降低了信息重新輸入的次數,減少了重新輸入信息產生錯誤的風險,增加信息的正確性,還可以降低處理、計算和格式化信息的成本。
2.XBRL是一種標準,而且是可以免費獲取的開放式標準,具有良好屬性的開放式技術構架,它允許使用者通過所有的軟件格式和技術自動交換,自由使用,并可靠地提取其所需要的信息。XBRL格式文件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下,無需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在不同的數據庫之間,只要轉換成XBRL格式,也可以實現數據的交換。所以說XBRL是信息披露技術的一種創新,它使信息使用者獲取信息變得更加方便,成本大大降低。
3.XBRL為每個信息建立了唯一可識別的標識,統一了數據的定義和格式,使用者需要查詢時,可以借助檢索或鏈接工具,準確且迅速地獲得相關信息。同時,從XBRL格式數據中搜索信息時,不僅可以搜索財務報告披露的信息,還可以“向下搜索”,挖掘到構成財務報告信息的初始信息,以及信息組合和分解的相關信息,實現信息的可下載、可移植、可追蹤。即XBRL保留了信息的原始狀態,這使得集成與分解信息非常容易,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重新安排信息,得到個性化的財務報告,提高了信息的利用價值。
2010年10月,財政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分別發布了基于企業會計準則的XBRL通用分類標準、XBRL技術規范系列國家標準,要求13家企業和12家會計師事務所首批實施。至2011年9月,這些企業和事務所已報送XBRL實例文檔606份,并通過初步檢測。這對于XBRL和會計信息化建設意義重大。作為一種技術,XBRL更廣泛的應用,一方面有賴于完善的軟件產品開發,另一方面,各類院校復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和在職會計人員的培訓至關重要。XBRL技術應用的效益也要經過長期實踐和實證研究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