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俊華
隨著市場經濟時代的到來,國外建筑施工企業逐步進入我國,它們憑借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以及成本控制的優勢,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生存和發展形成強大的壓力。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部分,只有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做文章,才能實現企業管理成本最小化,企業價值最大化。
新經濟時代,市場環境瞬息萬變,可是有些建筑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仍處于抱殘守缺,不但沒有將財務管理視為企業管理的核心,甚至沒有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在企業中作用,具體表現在:存貨管理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周轉不靈;應收賬款控制不嚴,造成資金回收困難;現金管理落后,陷入財務困境。
目前各級業務主管部門雖然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視達到一定高度,并且制定財務制度,也包括相應的監督措施,但執行力度薄弱或者不到位的現象正成為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難題,具體表現在:會計核算不規范,憑自己的主觀意識操作;建筑企業往往一人身兼數職,內部會計監控不力;建筑企業的外部監督權力主要由注冊會計師和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行使,因各自立場不同,監督隨意。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經營活動以市場信息為導向,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才能確保企業與高效經濟信息對接。我國建筑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多“閉關鎖國”,知識和技巧不足,當然就無法談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人為原因造成建筑企業的潛在損失現象時有發生。
影響我國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因素諸多,既有政府財稅管理的疏漏,也有社會環境氛圍的影響,更有企業內部的管理問題。應對我國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最有力的就是“三省吾身”,從建筑企業內部來改進財務管理。
任何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資金都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建筑企業當然也不例外。流通起來的資金才最具有升值的空間,我國的建筑企業只有意識到這一點,才能視資金管理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把財務管理滲透到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組織管理的各個層面,從而建立起完善而高效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財務監控體系。即立足自身,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現代化手段,從根本上改造傳統的業務流程和運作模式,以成本為核心,通過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節支增效,為建筑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奠定良好財力基礎。
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監督機制滯后,使部分財務人員有章不循,核算缺乏標準和依據、無計劃的開支、不控制成本等,從而造成財務秩序的混亂,影響建筑企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改變這一現狀,可以實施會計委派制來加強財務管理監督。對于大、中型建筑項目,委派會計的人事檔案和工資福利等均由派出單位管理,與該項目脫離關系,加強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對于對小型項目,可采用成立項目會計核算中心的形式,實行集中管理和分戶核算,確保賬目的真實性,從而既提高了會計人員的地位,保證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和落實,也強化了監督防范經濟犯罪行為的產生,保證建筑企業經濟過程的合法化。
建筑施工企業健康運營的財務制度執行與落實需要高素質財務人員,這需要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首先要加強財務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財務人員,是建筑企業誠信經營的基石,也是向建筑企業領導及時、完整、準確提供經營管理所需的會計信息的前提條件;其次要開展財務會計稅收業務輔導,使他們準確掌握有關稅收法律制度及法規,運用相關新知識、新技能、不斷適應新時期會計工作;最后倡導財務人員定期深入施工現場,掌握第一手資料,財務人員熟練掌握工程造價審核、預決算書編制及審核、建筑材料審價標準和工程完工程度測算方法,才能有效地對成本實施控制和監督,只有對施工過程有所了解,建筑企業工程成本核算才能更趨于真實。
總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發展和逐步完善,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也將與時俱進。在風險無處不在的市場經濟下,建筑企業只有立足財務管理,才能效地防范財務風險,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