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珍薇
學校基本建設賬務處理不規范現象較普遍。如:會計科目使用不規范,對建安工程投資、待攤投資等明細科目的使用較模糊;撥入基建經費不能按資金性質歸入正確的二級明細科目;不能定期與施工單位核對往來賬目等。有的單位未設置“交付使用資產”科目,工程竣工后未辦理竣工驗收交接手續,也未結轉交付使用資產,所有科目余額長期掛賬不作任何處理。基建會計核算不規范究其原因和會計機構設置和財務人員配備有關。有的單位認為基本建設投資項目是階段性的,基建辦是一個臨時機構,不要求設置獨立的財務部門,基建會計和出納由其他人員兼職,甚至出現由審計人員兼職的現象。由于基本建設會計專業性很強,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要求不同于企業會計,也不同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一般未經過專業培訓和實務操作的會計人員,對基本建設的會計科目使用比較模糊,對相關財務管理的要點難以把握。
學校基本建設工程項目超概算情況較突出,管理費、業務招待費超標準開支現象較多。按規定建設單位管理費的總額控制數以項目審批部門批準的項目投資總概算為基數,并按投資總概算的不同規模分檔計算。特殊情況確需超過上述開支標準的,須事前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批準。業務招待費支出不得超過建設單位管理費總額的10%。但是,一些單位工程造價超概算,建設單位管理費開支超過上限,有些建設單位將業務招待費隱藏在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費、招投標費等明細中,有的單位甚至以走訪費、顧問聘請費、專家咨詢費等名義將業務招待費分解支出。有的單位將招待費等支出按工程價款結算總額的一定比例向施工單位報銷,這種做法實際是變相收受“回扣”,不但違反了基本建設財務制度,虛增了工程造價,而且助長了不正之風,滋生了貪污腐敗行為。
很多單位在支付環節審核、審批把關不嚴,違反了相關制度的規定。有的單位在支付工程款或設備款時,施工單位以收款收據或材料發票代替建筑工程稅務發票;設備生產廠家以商業零售發票代替工業企業稅務發票,有的單位報銷的發票沒有填寫接受憑證單位的名稱,或沒有填寫經濟業務的內容,或沒有填寫經濟業務的實物數量、單價,甚至以白條子作為報銷憑證。按規定,建設單位必須按工程價款結算總額的5%預留工程或設備質量保證金(5%是最低比例)。但不少單位在具體執行中不規范,隨意性較大。有的單位預留質量保證金低于5%,有的單位甚至沒有預留質量保證金,或質量保證金提前返回對方單位,造成工程或設備在保修期間發生質量問題時不能及時得到解決,雙方因維修經費互相扯皮。還有單位不是通過銀行向施工單位或生產廠家劃撥工程款或設備款,而是提取大額度的現金直接支付工程款或設備款,這不僅違反了基本建設財務制度,還很容易產生經濟糾紛。
一些單位項目工程監理不規范,履行職責不到位。有的應實行工程監理卻沒有實行,有的監理人員資質不符合規定,而同體監理現象在工程項目中也較為普遍。部分單位把基建工程管理全部依賴于工程監理,而工程監理與施工單位在項目實施中逐漸產生經濟瓜葛,監理單位不能客觀的反應工程施工的真實情況。有的單位因設計變更增加、聯系單變更、材料品牌更換等,造成結算造價比中標價高。有的單位在設計階段及招投標階段工作不到位,材料品牌、管線功能布局沒有及時確定,造成損失浪費較多。
有的單位對基本建設會計檔案保管不重視,基建相關檔案沒有專人管理。往往基本建設任務完成后,基建辦隨之撤消,基本建設會計檔案沒有整理歸檔,資料分散,也不辦理任何交接手續,給今后備查、數據論證和查找會計資料帶來很大不便。
建設單位編制竣工財務決算不及時、內容不完整、數字不準確。根據財政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若干規定》的要求,凡已竣工的基建項目,應于竣工后一個月編出竣工財務決算,如一個月編出確有困難,報經負責審批該竣工財務決算的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同意后,可適當延長期限,但最遲不得超過三個月。但是很多單位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未按規定及時辦理,這是基建財務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竣工財務決算是全面反映建設全過程財務情況的文件,不僅包括基本建設建筑安裝投資,還包括為房屋配套的設備、儀器等設備投資,在建設過程中發生的論證、設計、管理、借款利息等待攤投資及其他投資等。而有些單位在編制竣工財務決算時僅包括了建安投資、部分設備投資和待攤投資,而沒有包括不需要安裝的設備,造成移交的資產總值不準確。一些項目在投入使用幾年后尚未辦理竣工財務決算和資產交付使用手續,造成工期無限拖長,不僅嚴重影響了投資效益的評估,而且造成項目建設期和使用期限劃分不清,致使使用部門的大量投資長期在在建工程賬戶掛賬,不能及時增加固定資產和正確計提折舊,使成本核算和盈利計算不準確,造成會計報表提供的會計信息失真。
學校應嚴格執行財政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的第六條規定的內容,設置獨立的財務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的財務人員負責基本建設財務工作;嚴格按照批準的概預算建設內容,做好賬務設置和賬務管理,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財務人員應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強化依法理財的意識和賬務處理能力,提高自身防腐抗變的能力。基建辦相關責任人和財務人員應對工程總概算、管理費、接待費的預算控制數這三項指標的控制額度做到心中有數,做好預算,確保在預算控制數內完成工程項目。
一是履約保證金的約定。一般施工合同有工程中標價的10%的履約保證金,以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保證的方面有:工程質量、工期、文明施工、項目經理到位率。一般分配如下:質量占30%、工期占30%、文明施工占20%、項目經理到位率占20%,并且應當約定處罰的具體方法。
二是工程量保留審計定價的約定。對投標書中明顯不合理的單價,在合同簽訂時務必關注是否約定了學校對增減部分工程量保留審計定價的權利,防止學校不公平的額外支付。
三是對不平衡報價的相關約定。施工合同應當約定在竣工結算階段甲方保留對有重大差異的不平衡報價重新組價糾錯的權利,即當增減工程量變化超過工程量清單內數量15%以上時,學校有權在審計時調整綜合單價,對增減工程量部分以公平的市場價格結算。
嚴格控制付款審核關,杜絕基建支出違規現象。審查所需付的款項是否已列入批準的計劃項目中,其付款事項是否是所簽訂經濟合同中的事項;審查所付款匯至的收款單位是否為已簽訂合同中的法定單位的基本銀行結算賬戶;付款時,需要驗明收款單位所開的發票、收據是否是合同簽約單位的財務會計部門出具的;所有列往來賬的單位必須是簽約單位名稱;定時向往來單位會計部門進行往來賬對賬并相互簽字確認,以保證所有預付款項均由簽約單位進行管理。工程竣工后,要求施工單位及時進行結算,進行結算的單位和所蓋單位公章均應為合同簽約的施工單位。無論本地施工單位還是異地施工單位,結算發票上均應加蓋與合同簽約施工單位名稱相符的財務會計章。通常平時支付進度款一般不超過已完工程的70%;竣工結束時支付合同總價的80%,竣工結算審計結束后,支付審計價的95%。其余5%作為工程質量保修金;盡量保證施工過程中的變更增加工程不支付工程進度款。
基本建設檔案除會計憑證、賬簿等會計檔案外,通常還包括如下資料:申請立項報告,發改委立項批準文件,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建議書,項目總投資概算書,項目初步設計文件,項目擴初設計文件,圖紙會審紀要,設計聯系單、施工企業聯系單、建設單位聯系單,開工報告,竣工報告,竣工驗收文件(合格、優良、評杯),地質勘察報告,打樁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施工過程中的會議紀要、審計會議紀要,工程造價審計報告等。凡是需要在基建會計上入賬的款項一般均要有文件及合同資料提供給會計人員。合同包括施工、勘探、設計、材料供應,安裝、設備合同等等。學校基建財務管理應該抓住合同管理這根主線,按合同條款和工程進度報表支付工程進度款,扣除違約金和保修金,以保證項目工期和質量按照合同的約定完成最終目標,維護學校的利益。
加強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首先要加強建設單位和主管部門對竣工財務決算的組織和領導工作。編制竣工財務決算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基建、財務、總務等部門,需要各部門之間積極協作,相互配合。學校應成立負責編制竣工財務決算的組織機構,明確參加決算的有關人員和負責人,明確任務和責任,按時完成決算編制工作。對于編制竣工財務決算過程中需要施工單位提供的資料,如工程決算等,通知施工單位及時提報,以便按時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和辦理資產交付使用手續。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建設單位應該加強管理,認真組織,保證按時、準確地完成決算的編制工作,及時辦理資產交付使用手續,善始善終地完成基本建設任務。
總之,基建財務人員應積極學習研究基本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全面系統地掌握基本建設相關進行內容,才能更好地進行會計核算和監督,控制學校基本建設投資項目的建設成本,確保建設資金發揮更大的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