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虎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會計電算化在企業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其高效、準確、方便等優點得到會計工作者的青睞。目前,我國的會計電算化正高速發展,在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問題。本文以會計電算化舞弊的常用手法為依據,通過對舞弊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對策。
所謂會計電算化舞弊是指會計人員利用工作便利或者不按規定程序操作,對會計電算化系統進行惡意破壞,篡改、盜取會計數據等行為,進而對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產生較大的影響。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末期,經過30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給企業和會計人員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和效益,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利用會計電算化進行舞弊、貪污等違法犯罪活動也日益增加。
目前,會計電算化舞弊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幾項:首先,非法操作。這主要是指操作人員不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上機操作,肆意改變計算機的運行路徑,導致會計數據出現漏記、錯誤等;其次,肆意篡改數據的輸入、輸出。篡改數據輸入,是指在會計數據的錄入過程通過各種非正當的操作手段,達到虛構業務數據、刪除業務數據的目的;篡改數據輸出是指在數據輸出后,通過非法修改、銷毀報表或者將報表進行非法利用等手段來達到個人目的的行為;第三,篡改計算機程序。會計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通過對程序進行非法改動,從而達到一定目的,例如,將程序計算中需要四舍五入的地方進行逐筆累積起來,通過一定程序送到自己的賬戶中。除了以上舞弊行為外,還存在通過拍照、復印、錄像等其他方法來達到舞弊目的的行為。會計電算化舞弊不僅僅會危及企業的經營利益還有可能使企業失去市場競爭力,影響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第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嚴格、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業財務信息及其他數據資料可靠性的重要保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的產生,如果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那么在很多環節就容易出現漏洞或者失誤,容易引起有心人士的注意,從而為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提供一定的“土壤”。首先,缺乏會計電算化的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統維護制度,不利于會計人員正確的使用會計電算化;其次,財務人員的權限分工模糊,缺乏嚴格的授權制度;最后,會計電算化的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對存儲數據的磁盤、硬盤等資料進行專門的管理和完善。這些都屬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嚴重影響了企業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會計人員素質不高。一般來說,財務人員是會計電算化舞弊的直接者,其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的高低是會計舞弊的主要原因。職業素質較低的人會為了個人利益而編造虛假的財務數據從而達到侵占企業財務或者其他非法的目的。如果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都較高,就能從思想上抵制來自社會各界的各種誘惑或者壓力,也能自覺的抵制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
第三,會計信息不對稱。同一環境下,有的人擁有更多更好的信息,有的人卻消息不靈,信息不足這就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現象。由于信息不對稱,企業管理人員就可能利用信息優勢為自身謀取利益,產生會計舞弊行為。
第四,社會法律制度不完善。一定的法律環境對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的產生具有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對會計舞弊行為的執法力度太輕,并且在實踐中對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不夠。同時,我國缺乏門的機構對會計電算化的實施進行監督和指導,使得企業能最大化的利用會計電算化帶來的方便和快捷。這樣也就不能及時的對會計電算化舞弊的行為進行管理和糾正,從而不利于其在我國的快速發展。
首先,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眾所周知,一個科學、高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對整個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進行全程的監督管理。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包括不相容職務分離、健全的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標準的會計核算程序等。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設立總會計師制度,從企業的內部制度上來管理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從而破壞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產生的“土壤”,在企業的財務信息管理上創造一片“凈土”。只有不斷的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才能從源頭上堵住產生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的漏洞。
其次,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素質。一方面要對會計人員的法律觀念進行培訓,使得他們都能知法懂法,在自身的工作中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做到不謀取私利,抵制會計造假行為的發生;其次,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會計電算化的運用改變了傳統會計工作的某些方面,這就要求會計人員不能再采用傳統的會計管理觀念和方法進行工作,要更多的掌握關于電子計算機的有關知識;當然,企業可以組織會計人員進行會計電算化知識的培訓,在培訓中爭取做到學以致用,更加符合實際工作,從而為本企業建立高效的會計信息系統提供基礎。
第三,充分發揮審計人員的差錯防弊作用。審計人員包括企業內部的審計人員和企業聘請的注冊會計師,不同的審計人員具有不同的功能。企業內部設立的審計部門因為更加了解企業的內部運作狀況,可以在審核內部控制制度時發現漏洞和不足之處,進而通過完善內部控制來預防、管理和糾正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當然,為了防止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從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手中漏掉,企業管理者可以聘請外部審計人員,如注冊會計師等對會計電算化過程進行審計。注冊會計師在對企業經營環境和內部控制進行評估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篡改程序、非法操作、篡改輸入、輸出的可能性,當然企業各類員工都要對審計工作進行配合,從而保證審計的工作質量。
第四,加強會計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的管理。企業內部應制定會計信息系統工作程序、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各模塊子系統的具體操作規范,及時跟蹤、發現和解決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信息系統按照規定的程序、制度和操作規范持續穩定運行。同時應依據企業各項業務的性質、重要性程度等確定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等級,建立不同等級信息的授權使用制度,采用技術手段保證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安全有序。
最后,加強法律管理,明確會計舞弊者的法律責任。現階段,法律責任的追究成為遏制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我們應該不斷的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提高法律處罰力度,對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進行嚴肅追究,明確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不能僅僅通過罰款、教育等來達到制約會計電算化舞弊行為的目的,更應該加大行政和刑事處罰力度,對違法行為進行追究審計,充分發揮法律對會計舞弊行為的震懾作用。
總而言之,隨著電子計算機的不斷發展,會計電算化技術正日益更新完善。會計電算化作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對會計電算化發展帶來的舞弊行為,我們不僅要加強企業人員的職業素質、提高法制觀念,更要將企業內外部監督結合起來,采取完善的防范措施,才能保證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有效運轉,最終保證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