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德
最近幾年旅游業得到快速的發展,旅游已經成為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匯之一,每逢節假日,出門旅游已經成為人們消費的首選。我國旅游資源豐富,發展旅游業是提高國民生產總值的有效途徑,由于旅游是一種綜合性的消費行為,包含很多方面,比如像飲食、住宿、出行、購物、娛樂等,因此旅游企業要生存和發展,除了要提供以上消費者所需要的各種服務外,還要以實現利潤為目的,所以旅游企業的財務管理就成為旅游企業生存的核心問題。由于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各旅游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也越來越大,因此如何加強旅游企業的財務管理,如何提高旅游企業抵抗財務風險的能力就成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旅游業的發展盡管迅速,卻存在很多問題,而所有問題都要通過旅游企業來消化,作為企業的本質是要生存,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而企業的財務管理就是制定、監督和評價企業是否良性發展的重要內容。由于旅游企業提供的不是一種具體產品,而是服務和口碑,這就是旅游企業的特殊性、產品具有無形性,生產與消費同時存在,而目前大多數旅游企業的財務管理還是沿用傳統模式,表現為旅游業的財務管理普遍弱化,長期存在管理松散、制度混亂、效益低下等諸多問題,從目前旅游企業的財務狀況來看,存在的普遍問題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企業要實現好的財務管理,根本在于要制定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所謂要“有法可依”,首先就是旅游企業的財務跟不上現代的財務管理方式,效率低下,表現在一方面企業片面追求業務量和銷售額的最大化,不惜以犧牲利潤為代價,致使企業經營困難,旅游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旅游企業產業化程度不高,缺乏規模經營和規模效益,從而失去了財務管理對企業發展的監督和評價功能。其次是表現在投資規劃的角色定位不夠準確,不能按照實際的盈利性經營項目和配套設施來對盈利能力以及成本收支等進行分配。
目前大多數旅游企業在財務管理上缺乏風險預防機制,導致在遇到突發情況和事件時不能很好地處理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導致企業效益的損失。旅游企業的財務風險集中體現在籌資和投資,資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個方面。
1.籌資風險主要表現在旅游企業對債務償還能力的及時性,由于負債的大小和期限直接影響到旅游企業的未來發展,特別是現金性風險和收支性風險對旅游企業的穩定發展意義重大。而且由于企業的特有借貸融資方式也使得企業在項目建設的同時因為各種實際情況而導致在利息的分攤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2.投資風險主要表現在投資和收益的巨大反差上,預期的收益不能收回投資,導致企業虧損的情況出現。
3.資金回收風險主要表現在應收賬款方面,應收賬款的及時回收是旅游企業正常經營和發展的前提,如果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甚至出現呆賬和死賬,則會造成巨大的財務風險。
4.收益分配風險表現在對企業利潤的合理分配,一方面是收益的確認,當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產生的利潤,在會計方法上處理不當時就會產生風險,另一方面則是對投資者分配收益確定的風險。
人始終是一切發展的根本所在,要做好旅游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就必須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這種素質主要體現在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就是在業務能力上要高標準嚴要求,在思想素質上要堅定要團結,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勇于創新的時代精神。財務管理人員首先要精通財務知識,要關心國家的經濟、文化、政治等各個領域,要對財政政策保持敏感性,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熱衷于自己的財務工作,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另外,從財務人員的素質上也可以暴露出對于財務預算的編制、執行以及考核上面的薄弱問題。
由于旅游集團的融資主要是集團在同一籌措的基礎上借款所得。資金有集團進行同一分配。所以說控制負債增長的速度就顯得至關重要。切勿盲目負債,控制好債務在企業資產中所占的比重,減少企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另外,還要減少應收的賬目金額。如果應收賬目所占流動資產比例過大的話,就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所以企業應該及時和定期的處理應收的賬目。只有效率的跟蹤和監督,才能保證資金及時能夠循環流通。
首要的肯定是對于利益項目的重視和主營項目的關注。但是對于非經常性或者盈利性的配套項目也應該有一個詳細的分析和規劃。只有這樣合理的結構才能完善整個集團項目的結構,否則會阻礙旅游企業的利潤增長。
1.首先要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及目標和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企業在制定戰略目標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自然的資源和環境還有政府的態度等相互的關系。保證資源能夠有效地利用。爭取做到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都兼顧的原則。
2.其次是要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管理目標
旅游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是實現企業利潤的方向和前提,是企業在生產和經營等經濟活動中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它作為一個評價的標準應包括以下幾點:
生存目標:旅游企業的財務管理的核心就是首先確保企業的生存,然后再良性發展,因此,應該保持比較合理的財務數據,包括償債能力和財務比例。
發展目標:旅游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如何保持資金的充裕是旅游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目標。
獲利目標:企業要生存,當然要獲利,旅游企業的財務管理必須在資金的運轉方面做好功課。
(2)社會責任目標
旅游企業在保持自身發展獲得利潤的同時,還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通過搞各種公益活動和慈善事業來贏得社會的地位和良好的口碑,樹立形象,贏得尊重和誠信,并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3)財務風險管理
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必須建立的制度,市場經濟風險時刻相伴,企業應以成本的最小化應對可能的各種風險,不僅要及時識別和控制風險,還要從制度上給予充分的保證。
首先要具有財務風險的觀念,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對資金運作的規律,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監督,對財務風險的預防要形成制度,特別是生產要素之間關系的掌握是抵抗風險的前提。
其次要正確識別與估量風險,財務人員應周密地分析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分析可能產生風險的性質、大小以及應對的策略和辦法,特別是可能存在的各種不利的風險因素。
最后應建立預警系統,目的是對企業財務上潛在的各種風險給予檢測,同時建立程序化的系統信息,把風險降低到可掌控的范圍之內。
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應建立一套完善的體系,定期培訓和輔導,及時檢查,同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培訓體系,特別是重點加強專業技能、監督意識和法律意識。努力改善企業管理狀況,加強學習,特別是要認真學習財務理論知識、現代經濟管理理論和財會規章制度,重點是《會計法》的學習。要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對財務信息和財務數據要及時收集并分析。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隨著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明的不斷追求帶來了對旅游業的更多消費,這是旅游企業面臨的最好的發展時期,因此旅游企業應珍惜機遇,迎接挑戰,在經營好旅游業務的過程中,不斷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不斷提高企業的抵御風險能力,在滿足人們旅游消費的同時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