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紅
工作輪換屬于工作設計的內涵之一,從20世紀初至今,工作設計的理論經歷了從工作專業化到工作輪換和工作擴大化,再到工作豐富化,以及工作團隊等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以泰羅為首,在企業中強調應用了工作專業化,專業化在提升企業效益的同時,也使人感到枯燥和反感,專業化的員工往往變得沮喪和沒有激情。在一些企業中,甚至出現了一方面專業化帶來的高績效,另一方面卻被相伴而來的不滿和厭倦情緒所抵消,因此,人們開始探求更實用的工作設計方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工作輪換,工作擴大化,團隊化,新的工作設計方法就應運而生。
對財務人員進行工作輪換,能夠很好地滿足財務人員的內在需求,一是在同一崗位的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厭煩感,適當的輪換會使財務人員有一種新鮮感,把財務工作本身的單調性降到最低,二是當財務人員面臨一個新的工作崗位,就面臨新崗位的挑戰,輪換可以提高財務人員的競爭意識,三是財務與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即使同一行業不同的單位也有他們自己的核算特點,因此財務人員應在工作實踐中檢驗、鞏固自己的知識,盡管基本的理論框架是一樣的,每一個崗位之間,還是有較大的區別,財務人員要想全面提高業務水平必須盡可能多的從事一些崗位,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整體的提高,四是當財務人員能勝任新的工作崗位,便可得到一種只有在工作任務完成時員工才會感到的滿足。
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企業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就必需具備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和物質資源等三種基本資源。其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或資源就是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財務資源是“死”的、“被動”的,人力資源是“活”的、“主動”的,只有依靠人力資源,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能動性和智力性才能最終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會計要反映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決不能忽視人力資源這個要素。知識經濟時代呼喚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實行工作輪換,能夠使員工在恰當的工作崗位上施展自己的能力與才華,才能激發出員工的潛力與積極性。
美國的卡茲認為,一個組織有組織壽命。一個組織在一年半至五年的期間里,信息交流水平最高,組織的工作成果數量最多,當組織壽命超過五年后,員工對于工作已經非常熟悉,工作的挑戰性明顯下降,會出現疲頓傾向。因此,財務人員適時地工作輪換,帶動財務內部的人員流動,可以更新組織的壽命,激發組織的活力。
在企業內部,會計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企業的供、產、銷、人、財、物等幾乎全部經濟業務都要經過會計環節轉換為會計信息,會計人員能夠全面地掌握企業的各種經濟活動和企業的財務狀況。COSO報告指出,內部控制的構成要素之一是信息和溝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圍繞在控制活動周圍的是信息與溝通系統。這些系統使企業內部的員工能取得他們在執行、管理和控制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換這些信息。輪崗會使會計人員敏銳地處理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信息。
財務人員工作輪換制度有助于打破崗位之間的界限,增進各部門溝通與交流,部門間的本位主義或小團體主義,往往是來自對其他部門的工作缺乏了解,以及部門之間的人員缺乏交往接觸,還能增強會計人員之間的團結,有利于財務崗位之間的協調。財務崗位輪換,讓每一個財務人員都體驗一些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可以使財務人員之間增強友誼和理解,從而在財務隊伍中形成一個團結和理解,從而在財務隊伍中形成一個團結、容忍、協調、向上的集體。
從長遠看,完善財務管理架構,實施財務人員輪崗制度更加有效監控企業整個經營過程健康運轉,可以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核心作用,更有效的激發財務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員工的工作質量,能為財務人員的職業成長提供另一種思路,也能為企業適應外界環境多變性做好準備。但是同時,實施工作輪換制度時也應注意一些問題,如工作輪換的流程設計,完備的績效考核體系是實施工作輪換制度的必備條件。另外,工作輪換需要增加培訓成本,臨時導致生產率的下降也可能發生,因此在實施工作輪換時應著眼于企業的長期利益,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相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