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柱
在我國高職院校中怎樣加強音樂教育,提高音樂教育者在整個高職院校教學體系中的地位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它關系著我國下一代的高技術人才的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關乎著我國未來文化的發展方向。因此,大力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教育是提升我國公民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要從領導重視、加強建設、設置學科、引進資源、舉行校園文化活動、高校間教師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重點建設,使每個在校大學生都沐浴著音樂的春風,陶冶著自己的情操,自覺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蝕,使校園充滿了活力,充滿了關愛,充滿了人文主義的關懷,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使我們的畢業生既具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又有精湛的技術專業水準,真正成為一個創新性,實用性,綜合性人才。
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由于起步較晚,特別是由于許多高職院校是由職業中專或中專學校升格和合并而成。許多院校沒有形成自己度獨特的辦學特色,沒有自己的拳頭課程和千篇一律的以硬學科為主,特別是對工科學科的加強和設置,而面對以人文教育為主的藝術學科的教育則比較滯后,甚至到了漠視或干脆就沒有,這種學科的設置偏離了對學生全面綜合發展的需要,片面強調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而忽略了學生的思想教育,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使學生畢業以后只能成為一個簡單的工人或高級工匠,而不能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全面的、新時代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學生會喪失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高職院校由于起步晚,在發展過程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盲目擴大建設,注重院校的硬件建設,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的教學培養,而忽略了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軟件方面的建設,忽略了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和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造成有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紀律渙散,組織觀念淡薄,思想頹廢,無所事事,熱衷于對西方文化糟粕的需求,對“三俗”文化大加追捧,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喪失,都充分地說明了在目前的我國的高職教育中重專業技能教育而輕視了思想意識方面的教育而產生的負面影響。而加強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音樂教育,而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大部分沒有公共藝術教育這一公共專業的設置,即便有些學校有這一機構也是作為一種文化的形象工程為了應付檢查或搞一些文藝活動而設置的臨時機構,沒有一個專業的常態化的音樂教學組織。因此,為了加強大學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切實解決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問題,提高我國高職教育中音樂教育的薄弱環節,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更好的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蝕,使學生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加大對高職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充分認識音樂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教育作用,把音樂教育提高到一個加強大學生德高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把音樂教育作為院校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入。
在當今這個全球化的世界里,由于互聯網的存在把世界的距離拉的非常近,東西方文化的不斷碰撞使廣大青年不知選擇,而一些學生由于對音樂知識的匱乏,甚至有些學生在音樂教育方面幾乎是空白,因此,有相當多的學生沒有很好的辨別能力,對西方文化的侵蝕沒有任何抵抗能力,對一些西方的音樂和文化糟粕趨之若鶩,照單全收,對我國的民族文化幾乎到了無知的地步,對我國的優秀文化成果視而不見,對一些人類共同的優秀文化更是一無所知。因此,對學生進行音樂基礎教育和音樂欣賞教育就是一個迅速提高學生音樂素質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由于我們的教育面對的是大學生的教育,而這些學生有許多來源于農村或偏遠地區有的小時候就沒有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所以學生的音樂基礎相當的薄弱,針對這一情況,我們的課程應以聲樂、合唱、音樂欣賞課為主進行音樂教育。而音樂教育正是塑造健全的人格以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它能用感官的形式觸及人的靈魂,它的作用遠遠高于簡單的說教和激烈的辯論,健康優美的音樂可以感化人的心智,純潔人的心靈,能讓學生習慣于認真的傾聽。音樂教育對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我們知道,大凡學過音樂、美術或是別的藝術學科的人往往具有與眾不同的氣質與個人魅力,起碼一個人的外在氣質會有一種顯露此人學過藝術。音樂教育可以使人更會交流,更易于融入社會,更易于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通過學習音樂可以使木訥之人變得非常有靈氣。在高職院校中學生最喜歡的就是開展合唱比賽,合唱比賽可以增強凝聚力、向心力,可以振奮人的精神,可以使人更加團結,可以使更多的人學習藝術參與藝術。有的院校就經常搞一些合唱比賽,我們可以讓音樂系的學生到各個系去指導排練,然后把各個系或班級的合唱隊組織起來,由藝術中心定期開展全校范圍的合唱比賽。把合唱比賽的排練指揮工作完全交給學習音樂專業的學生去做,可以用兩個人或三個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包一個隊,從案頭工作到排練、訓練,到鋼琴伴奏,到現場指揮及選擇歌曲完全交給學生去做,老師只是起到督促、檢查、指導、組織比賽及評分,把比賽的結果作為音樂專業學生合唱指揮課成績好壞的主要依據,這樣就可以讓音樂專業的學生學以致用,能把自己的專業知識用于實際工作,加強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客觀的檢驗了老師的教學成果,真正的做到了讓學生把課堂上的知識用到了實際工作中,使學生在不走出校園的情況下就可以有很好的藝術實踐舞臺,為學生的學習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這也正是職業院校的辦學宗旨以及發展方向。高職院校應該每年搞一次合唱比賽,或是校園音樂節或是藝術節,這些活動應由學院高度重視,由藝術中心區組織實施,由學生自己去排練演出,這樣就可以徹底扭轉當前高職院校中的精神文明建設嚴重滯后的局面,真正凈化校園的風氣,并使學生全面的發展,特別是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和心理人格的重望。
當今世界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共存的紛繁復雜的世界。大學生的心態非常的亢奮,對新事物新文化有一種近乎瘋狂的熱愛,甚至是癡狂。因此,我們老師在授課方面也要有變化有新意,老師也應該保持年輕的心態,對新音樂新文化應該積極的了解、認真的學習。教師的授課手段要更新,授課內容也應該更新,在教學內容上也要選擇一些學生喜歡的音樂形式,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利用自己傳統音樂基礎扎實的優勢,對學生喜歡的現代音樂、流行音樂的關系講清楚,引導學生在喜歡流行音樂的同時更好的了解、接觸嚴肅音樂進而喜歡傳統音樂,千萬不要用自己的喜好來判斷音樂的好壞,或者在講課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主觀意識來講解音樂,更不能把自己對某一音樂流派的厭惡而在課堂上對此嗤之以鼻,在學生中大談自己喜歡什么音樂,討厭什么音樂,如果我們音樂教育者以傳統音樂的衛士而自居,在學生面前對一些流行音樂或現代音樂進行猛烈抨擊,我們會失去我們的聽眾,我們的學生,甚至會與學生產生嚴重的心理對峙。音樂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職責是音樂的傳授者,要客觀公正地介紹各種音樂流派,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鑒賞能力,要把好的音樂、優美的音樂多介紹給學生聽,多讓學生去鑒別、去分析,從而自覺的接受優秀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