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過俊
聽力是語言交際活動的一種形式,在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活動中位居之首。聽力水平的高低對語言知識的吸收和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起了重要的作用。但聽的過程涉及到復雜的心理語言活動,心理學家認為,聽力中的心理因素和聽力理解有直接的關聯,要在一連串語流中聽辨出相關詞語和句法,且瞬間完成這一認知過程,就需克服各種心理因素對聽力理解所形成的障礙。要消除學生聽力因焦慮而產生的負面影響,就要教師創設輕松的課堂和應試氛圍,學生也能相應地采取一些聽力策略而有效地實現語言的正確輸入。
英語聽力焦慮是指學生在英語聽力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異常心理現象,因本人所學知識的限制和受語境的影響不能聽懂英語而產生的緊張和畏懼感。從焦慮的分類來看,英語聽力過程中出現的焦慮屬于情感障礙;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是由于個體怕未能達到預定目標,導致失敗,致使自信心受挫而出現緊張不安和恐懼的心里。聽是語言技能學習中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這常常就會產生學生由于沒能聽懂所聽材料的內容,出現聽力過程中的茫然、注意力不集中現象和焦慮、厭煩的情緒。
1.聽力能力基礎差。其表現一是語言語音基礎知識差,對相關的英語單詞的語音不熟悉,也不了解系統的英語語音、語調、重讀、弱讀、連讀、失去爆破、英美音的區別等方面的語音現象;二是掌握有限的詞匯量導致聽力理解的失誤,一遇生詞、長難句,就妨礙了對整句和整段材料的理解,遇難而焦慮;三是學生沒有經過專門的聽力技巧的訓練,缺乏聽力過程中采取相應聽力策略而實現交際的能力;四是學生不了解聽力材料的文化背景和語境,雖然是聽懂了每個詞,每句話,可也不能聽懂聽力材料的真實內涵,這形成了聽力中的語用失誤,學生因茫然而焦慮。
2.末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學習中良好的心理狀態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英語聽力的學習需要長期的訓練,不但要求學生有正確的學習動機,端正的學習態度,還需穩定的學習情緒,較強的自控力和堅強的意志力等。由于學生本身的英語基礎知識差,導致心里的不正常情緒,表現出在課堂上和考試中的焦慮心里。也就是說在課堂中,由于聽不懂或聽力受阻,產生拘謹和緊張的心理,結果是學生呈現出復雜的心理障礙,表現某些身體不適癥狀,甚至怕問答問題而有意回避教師的視線。另外,有些學生的情感制約力較差,常常在聽力學習中因信心不足而感到害怕、膽怯,產生了抑制心里而出現焦慮情緒,從而影響聽力理解的內容,久而久之這形成學生心里自認為本身的聽力理解能力就差的想法,越害怕越焦慮,就越難集中精力去聽,最后造成語言學習中的化石化現象。
1.忽視采取良好的教學態度。教師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信心和態度,不了解學生心里的教師,就會因為教學的嚴厲會造成課堂上批評學生和當面指責學生的錯誤,其結果造成學生的緊張不安和壓力,嚴重的會挫敗其積極性,形成心里障礙。
2.缺乏創設聽力教學語言環境。課堂上直接聽老師教學和在語音室練聽力,其學生的心理活動方式是不同的,嚴肅的課堂和課堂上老師教學互動的提問,隨時都會對害怕回答問題的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而有語境的語音室能讓學生放松心情地進行聽力的訓練。由于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很多學校還沒有完備的訓練聽力的語音室,只能在老師的講解和錄音機的指導下進行聽力的訓練,由于有些學生缺乏善于調整心理變化的能力,造成聽力理解的障礙。
3.聽力材料缺乏循序漸進。恰當適合的聽力材料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到達聽力訓練的效果。聽力訓練的材料應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如果聽力材料太簡單,會導致麻痹、注意力不集中的心態;如果聽力材料太難,會使學生聽后一頭霧水,產生焦慮,其結果都會影響聽力的效果。
聽力策略作為語言學習策略的一部分,對聽力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調整好變化的心態去克服英語聽力學習中的焦慮情緒。聽力學習是通過注意、記憶、思維、感情、意志等一系列相關的心理過程得以集中反映,樹立戰勝心里障礙的意識,增強學生學習聽力的自信心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教師一是首先要幫助缺乏自信易產生焦慮的學生保持樂觀、平靜的態度并鼓勵他們能正確地在學習過程中評價自己;二是教師要學會理解學生,欣賞學生,要動之以情,成功時能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并通過喜悅不斷去尋找自己潛在的能力,受挫敗時能客觀地面對自己的不足,彌補不足;三是教師可以采取相關的情感表示法如表情、手勢語和語言給予學生語言的反饋,必要時可以通過講述自己的英語聽力學習經歷及一系列語言嘗試而讓學生得到學習體會。總之,最終形成消除學生的挫折感、焦慮、壓抑這些消極的情緒,以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心情進入學習的佳境。
課堂上的聽力訓練,教師不應是僵硬地操作機器,學生也不是被動的接收器,教師就要有效地調動學生,應盡力創設相應的語境,讓學生能在寬松自如的語言環境下練習聽力,做到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機結合。為此,教師在課堂上可采用啟發式、激勵式、誘導式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產生興趣,快樂地學習,在老師有效的制導下和輕松的語言氛圍下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消除學習中的消極因素,排除焦慮情緒,到達交流語言的目的。
一是要養成做好記筆記,邊聽邊記關鍵詞和重要信息的習慣。二是培養學生聽力的預測能力。這涉及到學生如何根據課文標題,就能知道材料的主題大意;還可以通過了解材料后的問題去聽材料,盡而把握好文中的轉折詞如象 but,however,that is to say,namely,for example,on the contrary等;還可根據結束語等來預測文章的主題;三是使用相應的聽力策略和推理技巧。在聽力策略上,采用簡單、直觀、易操作的聯想策略和記筆記策略;在聽力推理技巧上,可了解背景聲音、說話者的語氣、語調話語態度來推測談話發生的地點以及說話者之間的關系等。
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是主觀上戰勝心理焦慮的有效方法之一。內心的緊張和恐懼是形成聽力障礙的元兇,因此,首先學生自己要從心里消除緊張的情緒,主動樹立自我學習的良好動機,形成最大可能為自己創設優化語境的學習氛圍,利用好語言環境練好聽說。具體講一是平時要求學生有自己的聽力學習目的,有效利用現代多媒體網絡等聽力資源;二是堅持持之以恒的聽力習慣,主動地追蹤學習,形成學習中堅忍不拔、知難不退的意志;三是參加英語角和英語活動,多練多說以克服緊張的情緒;四是不斷總結出適合于自身的聽力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