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強 王 野 韋福巍 (..河池學院政法系 廣西宜州 54600; .重慶三峽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重慶 400000)
旅游業作為我國21世紀最大的第三產業,也是國際公認的朝陽產業,其迅速發展的速度是其他產業無法比擬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游消費的需求將進一步上升,國內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導游服務,可以說,導游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和制約著旅游業的發展。同時,隨著旅游者消費觀念的不斷成熟,對導游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①。所以,筆者認為,進行《導游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導游技能,以適應旅游市場發展的需要,是十分有必要了。
我院旅游管理專業自2001年開始招生,到現在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了。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培養學生的導游綜合技能,使學生在知識技能素質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以適應社會的需要。筆者認為,目前,我們在《導游實務》課程教學中還存在諸多不足。
(一)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基礎知識匱乏,導致綜合能力不高,很難勝任導游工作的需要。一個合格的導游人員要求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廣博的旅游知識,具有一定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主要表現為具有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做到措詞得當、詞能達意、說話流暢,講解時要求聲音洪亮、口齒清晰、富於節奏。
(二)實驗室實訓基地不完善,學生缺少實踐鍛煉的場所。《導游實務》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導游帶團的基本知識,更要求學生實踐參與,熟悉操作流程。完全的照本宣科式的課堂講授是遠遠不夠。目前我院旅游管理實驗室也才只有客房和餐廳的一些簡單設備,導游實訓室不健全。缺少導游實訓基地,導致教學困難。
(三)理論與實踐脫節,片面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忽略了實踐鍛煉。使得多數學生只是為了應付導游資格考試和期末考試而純粹的背書,學生只是在理論上了解了導游帶團的一個常規操作程序,缺乏實踐經驗。而現在大多數旅行社所需要都是要求有經驗的導游人員,這導致很多學生在畢業后不能順利找到合適的工作。
筆者認為,在我們目前的辦學條件下,在《導游實務》課程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改革:
(一)加強學生的口語練習,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目前我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都是專科,他們的基礎相對比較低,在語言表達上很多同學也還有待提高。我們都知道,講解是導游人員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沒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能有效地傳遞信息,這樣的服務一定是不合格的。人們常說“要看景色美不美,全憑導游一張嘴。”由此可見,語言表達能對于導游人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加強學生的口語練習是很有必要的。筆者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應該多給學生上講臺練習的機會,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
首先,從自我介紹開始,要求學生先學會如何介紹自己。以前我們專業個別學生在應聘的時候自己介紹30秒鐘后就不知道說什么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平時鍛煉太少了。要求學生上講臺進行自我介紹,一方面可以加強口語的鍛煉,同時也是心理素質的鍛煉。在教學中,筆者發現,有的學生在平時可以侃侃而談,但以上講臺就緊張得不知道說什么了,主要原因就是心理素質較差。同時要求學生在自我介紹過程中,突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在介紹自己姓名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別人印象深刻,很容易地記住自己的名字。自我介紹還應包含自己的興趣、特長等內容。
其次,讓學生上講臺自己自選題目和內容進行講解。這個階段題目內容不限,學生自己認為熟悉什么就講什么,可以是一個景點、一個故事、一段經歷等。這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逐漸適應在講臺上表達自己的意思,克服內心的緊張和恐懼。
再次,由教師臨時準備題目給學生,要求學生即興講解。這一階段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應變能力。作為導游人員,在帶團的過程中,隨時可能遇到各種突發事件,必須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才能妥善的處理好各種突發問題。學生在即興講解過程中,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應變能力都得到極大的提高。
在實際教學中,通過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學生都得到極大的提高。個別學生從剛開始上講臺的時候一句話也說不出,到后來的時候已經能夠在臺上較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了。同時,在學生上講臺進行練習的時候,教師還應對他們在臺上的姿勢進行糾正。如有的學生在臺上講解時不斷的東張西望;不時的看天花板或地板;不停的抖動;摸鼻子、后腦勺之類的等毛病,學生自己一般是感覺不到的,可以先讓同學們互相觀察,然后再補充,提醒他們慢慢地克服這樣的毛病。
(二)進行現場模擬導游,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導游工作的主要工作是帶團,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書本上基本的知識,更好學會理論與實踐想結合,所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十分有必要。筆者認為,在現有條件下,可以同以下幾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現場模擬導游。我們可以從周邊景點選擇一個來進行,如白龍公園、河池學院等。從接團開始到景區游覽,由學生扮演游客,每個學生輪流扮演導游,這樣,每個都能體驗導游帶團的大致過程。同時,請學院現教中心配合,為這個過程全程錄像。回到課堂再把錄像過程回放給學生,先由學生互相評論一下各自的優點和不足,教師最后總結歸納,這樣的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三)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導游實務》課程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對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增強課程吸引力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先搜集各種典型案例,最好是視頻的,效果更明顯。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有目的、有擇的把案例引入課堂,讓學生先討論分析,教師進行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主導者,教師是協助者、引導者。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
(四)加強與本地旅行社的合作,在旅行社建立實習基地,讓學生分批進旅行社鍛煉學習,有機會跟團學習更好。這樣學生能更直接的了解導游工作的全過程,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舉辦《導游之星》大賽,提高學生綜合知識面。大賽分筆試和現場導游兩部分,筆試主要考核導游基礎知識;現場導游包括景點講解,評委提問和才藝表演,提問的內容主要是關于導游帶團過程中疑難問題的處理,考核學生應變能力。對學生成績考核應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理論部分通過筆試進行,實踐部分結合學生上臺講解,模擬導游和在旅行社實訓成績,理論和實踐各占一半。
(五)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導游人員不僅要有高超的帶團技能,更應有高尚的品格。導游人員在帶團過程中隨時會面對各種誘惑,培養學生在導游工作中有較強的自控能力,能自覺抵制各種物資和精神的污染,對游客真誠公道,不弄虛作假,不欺騙游客,遵紀守法,愛崗敬業。
[1]郭旭,徐巧悅.關于《導游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