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妮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校期間面臨的最重要的英語測試之一。教育界把測試對教學和學習的影響稱為反撥效應。聽力是大多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四、六級考試聽力部分反撥作用的認識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對聽力教與學的積極促進作用。
為適應大學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和應用語言能力,強化學生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趨勢,CET題型在2006年進行了改革,其中聽力部分變化最大。其所占分值從20%增加至35%,由聽力對話和聽力短文兩部分組成:8個短對話和2個長對話;3篇短文理解和1篇短文復合式聽寫。短對話主要考查學生對整個對話及個別細節(jié)的理解力;長對話和短文的考查重點則集中于大意和細節(jié);復合式聽寫,前7題需寫單詞,后3題是寫長句,要求“按自己的話把寫出句子要點”而非“完全按聽到的寫”。
聽力教學一直是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難點,相比普通大學,獨立學院的學生入學時英語基礎更弱,聽力水平普遍不高。另外,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對于聽力學習缺乏自覺性,在課堂上總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在課下的聽力自主學習幾乎為零。
在教師教學方面,許多的英語教師還在采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放音,學生做題,聽完之后對原文材料進行講解并對答案。此種沒有互動的教學模式易導致學生對聽力學習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
1.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指語言測試 (主要是重大的測試),對語言教學和學習產生的影響。Alderson&Wall(1993)從學生、教師兩個角度探討了反撥效應,給出了以下反撥假設:
(1)測試對教學的影響。測試影響教學;測試影響教師的教學內容;測試影響教學方法;測試影響教學速度和順序;測試影響教學態(tài)度。
(2)測試對學習的影響。測試影響學習;測試影響學生的學習內容;測試影響學習方法;測試影響學習速度和順序;測試影響學習態(tài)度。
(3)測試的影響大小和深度。測試影響教學雙方對教學內容、方法的態(tài)度;有重要影響的測試具有反撥作用;無重要影響的測試無反撥作用;測試反作用于所有學生和教師;測試只對學生和教師產生反撥效應,不對其他人產生反撥效應。
基于此假設模式,筆者欲就CET對獨立學院英語聽力教與學的反撥作用作進一步探討。
2.四、六級考試對獨立學院聽力教學的反撥作用研究。本研究的對象為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2008級會計專業(yè),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及英語聽力教師。采用的研究方式為課堂觀察和問卷調查。通過對該年級兩個專業(yè)共12個班級的學生和教師長達兩年的課堂觀察和問卷調查,得出以下研究結果:該考試的反撥作用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3.對教學的正面反撥作用。在聽力材料選擇方面,多樣化的題型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注意使用各類語篇。本研究中的所有教師都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使用諸如對話,短文,演講,原聲電影等多種聽力資源。同時,教師通過對試卷的評估,能發(fā)現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并改進。比如,若教師在評估時發(fā)現學生的復合式聽寫得分低,就會分析原因,究竟是聽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是語法的問題,然后會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策略,這樣無疑會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聽力和表達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對于學生,CET成績與畢業(yè)和學位掛鉤,這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通過考試,學生須提高聽力能力,課堂上積極與教師配合,課下多花時間利用各種英語教學資源(如英語自主學習中心)訓練聽力。
4.對教學的負面反撥作用。由于注重通過率,教師在聽力教學中過多地關注應試技巧,忽視了對學生聽力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在教學內容方面,對考試的過度重視會影響正常教學,有些教師甚至停課備考。為應付考試,在課堂上花大量時間進行應試訓練,采用題海戰(zhàn)術,反復聽四級真題及模擬題,教學中幾乎沒有師生間的互動。這種以考試為中心的教學,違背了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培養(yǎng)學生聽說交流能力的主旨。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CET阻礙了教學的正常運轉。
對于學生而言,為了通過考試,學生們放棄了語言學習的交際性實質,對于聽力的訓練完全集中于應試技巧。這無疑是對CET以考促學目標的偏離,造成許多學生只能聽懂考題,無法理解真實語境語篇的尷尬局面。
CET對獨立學院的英語聽力教學既有正面,也有負面的反撥作用。作為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正面引導學生將考試作為英語學習的推動力而不是最終目標,這樣才能使考試更好的為全面提高學生實際聽力能力服務,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其正面反撥作用。
[1]黃大勇,楊炳鈞.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研究概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4).
[2]李筱菊.語言測試科學與藝術[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