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河南省新野縣城郊鄉中心校
激發學生興趣 提升教學效果
王軍 河南省新野縣城郊鄉中心校
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的動力,所以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一個人的興趣對他所從事的事業有無積極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學校常規體育教育中,如果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沿用老的教學方法,在一堂課中采用滿堂灌,不管是優秀還是基礎差的,都一視同仁,就會造成好的吃不飽、差的吃不了的情況,同時學生也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教學效果不佳。個人認為,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關系,教師應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筆者運用多年實踐體會如下:
興趣是一種帶有意識特點的心理驅動力,單純以興趣出發的心理層次反映在體育教學中,具有多樣性、普遍性和不穩定的特征。
1 、多樣性。學生的興趣極為豐富,如求知興趣、活動興趣、模仿興趣、好奇興趣等。據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多渠道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之成為體育的直接動因。
2 、普遍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興趣心理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動機中均有體現,不論是優生還是差生。二是興趣心理的影響不僅在課內,而且涉及到課外與校外。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目標教育,通過培養學生高尚正確的學習動機來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3 、不穩定性。興趣心理易激發也易轉移,它會隨時空變化而變化。如果教法單一,講解缺乏感染力、示范不優美,學生的興趣便會稍縱即逝。為此,要求教師能夠把握學生興趣消退或轉移的時機,及時變換教學方法、形式和手段,以保持教學過程的新鮮感。
由于班級中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因此,要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必須有一個彈性的標準和要求。在體育課中運用分層教學有很好的效果。所謂分層,即利用學生的不同素質和體能的差異客觀地把學生分成多個層次組,它是一個動態的分層,每個人都有一個基礎層次,同時亦可上升下降,從而起到嘗試多個層次,體驗多個成功,讓學生在體驗成功中,最終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貫徹愉快教學的宗旨是要學生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滿足其趨樂避苦的欲望,由此而產生體育興趣。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寬松的學習環境的前提。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在于師生相互尊重,在寬松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就會產生一種愉快,積極的情緒,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主動地投入到體育課中來。
要使學生能愉快的學習必須使課堂中教與學的過程是一個愉快過程,因此,就必須在這個過程中挖掘其快樂的潛力。通常在體育教學中準備部分不外乎慢跑、徒手操,久而久之,學生感到厭煩。但是,如果我們運用音樂下來完成動作,那么,效果就不同了,學生的興趣會增加。另外,還可以運用組織得法的游戲,讓學生在快樂中練習,以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狀況、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等實際情況,在正確的教學策略指導下實施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最優化。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探究,合作活動中學習鍛煉。
活潑好動是學生的天性,所以他們之中絕大多數喜歡上體育課。但是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差,容易受新異刺激的影響。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將對提高體育興趣有阻礙作用,因此,我們要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并加以誘導。在體育課上學生希望教學內容常常換新,使每節課教有新東西、新收獲、新活動。
學生的特點是爭強求勝,渴求表現自己。在教學中創設競爭情境,提供競爭機會,讓他們在競爭中展示自己,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但組織競賽要合理,正確地運用競賽規則,競賽的目的要貫穿于教學的始終;競賽的內容要多樣化,如: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的比高、比遠、比快、比反應、比質量、比作風等,競賽結束時,教師必須進行小結和講評,表揚優勝者,以示鼓勵,滿足青少年的好勝心理;對于失敗的同學則要鼓勵他們振作精神,爭到再賽的勝利。
雖然體育教學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體,但是,由于體育課有其特殊的一面,有許多練習需要延續到課外來提高質量。如果在教學中只注重課堂教學而忽視課外的作用,那么會使學生失去對體育興趣的進一步提高,同時阻礙體育的自學性和終身教育。因此,我們必須要求學生在課外體育活動中進行練習,通過練習,把體育課中的練習質量進一步提高,從而增進體育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有時一個點頭、一次注目都是對學生的激勵,都會激起學生的更大興趣,關鍵在于教師要時刻留心,只要有志于此,就會捕捉到激勵學生的良機和恰當的方式方法,長期實踐,就會運用自如,堅持下去,就會變難為易,變苦為樂,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