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左權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郭午生
訪基層 搞調研 扎實做好農村換屆選舉工作
■中共左權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郭午生
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完善,農村“兩委”換屆選舉競爭也變得日趨激烈。如何搞好新一輪農村“兩委”換屆工作,健全服務體系,增強服務功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課題。為此,我們開展了農村“兩委”換屆前期工作調研。結合這次實地調研,筆者就我縣的一些做法與實踐進行回顧、思考與探索。
通過實地調研了解到,做好新一輪農村換屆工作有四個有利條件:
一是村級組織領導堅強有力。近年來,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三級聯創”穩步推進,特別是今年以來,固本強基“十大工程”的實施,多渠道培養選拔村級黨組織書記,建立農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使干部隊伍的活力明顯增強;加大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力度,現代遠程教育全覆蓋,使農村干部的能力素質得到明顯提高;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推進黨員服務網絡建設,使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黨群、干群關系明顯改善。
二是群眾民主意識逐步增強。隨著“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廣泛推廣和輻射,特別是我縣農村民主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全面推廣,群眾的民主意識、參政意識逐步增強,對選好村里的“當家人”更加關注慎重,在2008年“兩委”換屆選舉中,黨員和群眾的參選率均達到了90%以上。
三是歷次村委換屆積累了經驗。從歷次換屆選舉中總結出的重要經驗有兩條:一是黨對換屆工作的領導不能放松。調研中,絕大多數村干部和黨員群眾認為,只有切實加強黨組織對換屆選舉工作的領導,才能保障換屆工作有序進行,才能選出群眾信得過的好干部,否則,極容易產生混亂、誘發矛盾,對村里的穩定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二是規范選舉工作程序十分重要。在農村“兩委”班子換屆中,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換屆工作經驗,培養了一大批換屆工作的明白人,這支隊伍在選前當好“教練員”,選中當好“裁判員”,在保民意、保程序、保法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黨員群眾對換屆的有關程序、方法、要求等都心中有數,懂得了如何在法律的范圍內行使權利、表達意愿,有利于加強對換屆工作全過程的監督。
四是各項準備工作充分到位。換屆前往往是農村各種矛盾的集中爆發期。對此,各鄉鎮黨委在換屆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對農村財務進行全面審計,積極開展前期摸底調研,認真做好現任村干部的任期考核,抓好宣傳和輿論引導,整改軟弱渙散班子等,為換屆選舉創造了有利條件。
部分農村干部對提倡“一肩挑”認識上有偏差。中組部、民政部在《關于認真做好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換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提倡黨組織書記通過選舉擔任村民委員會主任”。但在實地調研中,不少農村干部對“一肩挑”的思想認識不高。
家族、宗派勢力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影響優秀村干部的選任。問卷調查中,34.3%的人認為換屆選舉中最讓人擔心的問題是,“宗派、宗族或黑惡勢力操縱影響選舉及候選人采用賄選等非正常手段競爭”。調研中,也有不少村干部反映在過去幾屆村委換屆選舉中,確實存在一些人利用家族、宗派勢力上門游說,送錢送物拉選票,以及協議競選、惡意承諾等不正當行為,這些不僅在群眾中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不利于那些素質較高、踏實做事的優秀干部選任。
村干部隊伍的“低”素質與村民的“高”期盼存在距離。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群眾對村干部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村干部既要懂政策法律法規,又要在帶領群眾致富中有新招,還要能夠辦好公益事業,更要做到村務、財務公開,廉潔奉公,樹立良好形象。但是,由于部分村干部的自身能力有限,特別是對政策法規、科技文化、經濟知識等知之不多,大多憑經驗、憑威信、憑家族勢力開展工作,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興辦公益事業、解決民生問題等方面,辦法不多、措施不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群眾的信任。
少數偏遠山區村面臨換屆選舉組織群眾難。在調研座談中,一些偏遠山區的同志反映,由于山區地理條件差、交通不便,多數村民特別是青壯年紛紛選擇外出務工,其中不少在外買了房子,帶走了全家老小,但戶口仍然留在本村,這就給農村換屆選舉工作造成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在選民登記、組織集中投票方面加大了難度。
加強領導,提供組織保障。要強化縣、鄉(鎮)、村三級黨組織在換屆選舉中的領導地位,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一是成立強有力的換屆選舉工作領導機構。縣、鄉(鎮)、村要成立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對換屆選舉工作進行綜合協調和全面分類指導。二是認真實行干部包鄉(鎮)住村制度。縣四大班子領導每人要包一個鄉鎮,聯系一至兩個村,其中要聯系一個重點難點村。鄉鎮黨委實行領導分片負責制,每個村確定一名機關干部包村,并要求在選舉的關鍵時刻,人人住村,具體指導。三是整合部門力量形成合力。在由組織部門綜合協調、民政部門具體組織實施的同時,要求縣人大、紀檢、公安、司法、農業、財政、信訪等部門密切配合,確定專人重點抓好此項工作,特別是從農村實際出發,科學制訂預案,提前介入,掌握情況。四是強化輿論宣傳和正面引導。充分運用公告欄、標語、廣播電視、報刊等,深入宣傳選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讓群眾了解上級政策,自覺地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抓住關鍵,嚴格資格審查。以選好基層黨組織書記為重點,努力建設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基層干部隊伍,繼續推進“一肩挑”和交叉任職。在嚴格依法辦事、尊重群眾民主權利的同時,提高候選人的資格條件,突出強調村干部的素質要求。大力選拔那些政治素質好,能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有文化、懂經營、善管理,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辦事公道,熱心為群眾服務,公正廉明,作風正派,在黨員和群眾中有較高威信的人進入村“兩委”班子。鄉鎮黨委、村黨組織必須對候選人資格進行嚴格把關。對那些違紀違法,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土地政策和村規民約造成不良影響的,信奉邪教、參與賭博甚至利用黑惡勢力等干預農村正常工作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差、不履行法定義務、在群眾中口碑不好的,參選動機不純、拉幫結派干擾選舉、拉票賄選的,絕不能提名推薦為村“兩委”候選人。
規范操作,堅持好中選優。要確保選舉工作順利進行,不出現任何紕漏,就必須嚴格法律程序,做好做實做細各個環節的工作,重點把好“三關”。一是把好選舉委員會產生關,真正把公道正派、有威望、有一定參政議政能力的人推選到選舉委員會中來。二是把好選舉辦法制定關,結合各村實際,制定具體的操作性比較強的選舉辦法,特別是要明確規定新一屆村委班子的職數、選民資格、候選人資格條件、候選人產生辦法、投票選舉方法和監票人、計票人產生辦法等。三是把好正式選舉關,要從實際出發,完善選舉方式,盡量組織村民進行集中選舉,減少流動票箱;要統一規范書面競職承諾,在有條件的村實行候選人發表競職演說,擴大群眾的知情度;要在選民登記、確定候選人資格條件、選舉結果產生等方面,及時向群眾公布,保證整個選舉過程公開透明。
強化監督,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強化對選舉主體的引導。引導村民正確行使民主權利,增強民主法制意識,嚴格按照候選人資格條件,從本地群眾的利益出發,選好自己的“當家人”。另一方面,要嚴肅換屆紀律,堅持組織、紀檢、民政、司法等部門和各鄉鎮黨委政府聯動,密切關注各種不良動態,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通過各方面的努力,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新一輪農村換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