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天鎮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李潤軍
創新農村發展黨員工作機制
■ 中共天鎮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李潤軍
一是建立動態的負責人調整機制。縣委在及時健全發展黨員工作領導機構、加大黨員發展工作管理力度的基礎上,建立了各級發展黨員工作負責人動態調整機制。對基層黨組織書記、組織委員崗位空缺的,及時配齊配強;對因長期病休、外出務工、管理缺位、把關不嚴、工作不力等原因不能較好履行發展黨員工作職責的,及時進行調整。二是建立動態的黨員發展機制。改變過去只在“七一”和年終吸納兩批新黨員的做法,堅持“發現一個培養一個”、“成熟一個發展一個”,農村黨支部每月研究一次黨員發展工作,鄉鎮黨委每兩個月研究一次黨員發展工作,縣委組織部每季度統計分析一次黨員發展工作。注重在生態建設、招商引資、現代農業、信訪維穩、抗災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中考驗、考察對象,發展黨員,及時把那些思想先進、動機純潔、政治堅定、素質較高、表現突出的同志發展為黨員。三是建立動態的督促檢查機制。按照逐級負責的要求,采取“聽、查、測、談”等方式,縣委組織部每季度對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發展黨員的工作進行一次巡回檢查指導,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對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及時進行總結推廣。同時,把檢查結果與黨建目標考核結合起來,與村級班子考核結合起來,與基層黨務干部的獎懲和任用掛鉤,確保了農村黨員發展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
針對發展黨員工作中因被動“等人上門”導致的選人視野狹窄、培養鍛煉不夠等問題,進一步健全、規范了培養機制,變“坐等上門”、“等待成熟”為“積極引導”、“引領入門”,扎實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發現、培養等工作。一是拓展培養視野。著力打破農村“全農型”黨員隊伍構成,重點在村委會班子中的非黨干部、科技致富能手、農村經紀人、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干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村創業的各類人員中發現、推選、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為他們建檔立卡,做到了村有對象、鄉有檔案、縣有名冊,并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理想信念、宗旨意識教育,引導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不斷壯大農村黨員后備力量。二是加強培養鍛煉。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在申請人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后,采取上黨課、辦培訓班、發放學習資料、播放電教片、點擊現代遠程教育網等多種形式,組織他們深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不斷提升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同時把那些素質高、能力強、有培養前途的優秀青年放在村委會班子等重要崗位上鍛煉,安排到現代農業、抗災救災、項目建設、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任務中鍛煉,引導他們爭做服務群眾的帶頭人、幫民致富的“領頭雁”。三是創新培養途徑。針對農村優秀青年就業方式多樣化的特點,在促進非公經濟組織成立、健全黨組織的基礎上,注意在種植專業合作社、養殖專業合作社、食品加工專業合作等各種組織中發現培養素質高、事業心強、熱心公益事業的優秀青年作為入黨積極分子,使他們在黨組織的教育引導下學習知識、應用技術、服務群眾、增長才干,逐步成長為新型的黨員。
為杜絕少數人發展“家族黨員”、“裙帶黨員”和“利益黨員”的現象發生,采取“三級審查”的方式,不斷創新政審、考察、預審等黨員發展工作機制,確保新發展黨員讓群眾認可、組織放心。一是黨支部政審。黨支部在吸收預備黨員之前,按照黨章要求對發展對象進行嚴格的政治審查。二是鄉鎮黨委考察。鄉鎮黨委及時對黨支部上報的發展對象的群眾推薦情況、培訓情況、政審情況、發展程序和實際表現等進行綜合考察。三是縣委組織部預審。鄉鎮黨委在考察后,討論審批前,將發展對象的有關材料上報縣委組織部預審把關。未經縣委組織部預審的,一律不得發展。在審查中,做到“四個審查、八個不發展”。“四個審查”是:審查有關資料是否規范齊全;審查申請人信仰是否堅定,入黨動機是否純正;審查考察報告是否全面客觀;審查政審材料有無遺漏或遮掩問題。“八個不發展”是:入黨動機不純及信念不堅定的不發展;對黨的認識膚淺或考察不合格的不發展;未經規定年限以上培養教育和考察的不發展;未經集中培訓的不發展;未經政審或政審不合格的不發展;曾經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處理后不足規定年限的不發展;有關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不發展;未經“一推三公示”的不發展。同時,在確定入黨積極分子、明確發展對象、接收預備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四個關鍵環節上,始終堅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廣泛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對群眾反映的情況,都負責地進行了調查核實,確有問題的,暫緩或不予發展,真正做到了公開公正,有力地擴大了基層民主。
堅持統籌管理,將農村發展黨員工作納入全縣目標績效考核體系之中,對發展黨員工作不重視,組織領導和工作措施不得力,發展黨員工作缺乏計劃性的,責令鄉鎮黨委和主要負責人認真檢查,提出整改意見。不履行發展黨員工作程序,審批把關不嚴,并造成一定影響的,給予鄉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通報批評;對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給予必要的黨紀處分。已被吸收入黨的,不予承認,必須重新辦理入黨手續。違反黨性原則,對一些表現比較優秀、黨員群眾公認的入黨申請人故意排擠和阻撓,不及時培養考察或長期不召開支部大會討論發展事宜的,對村黨支部書記及有關責任人給予通報批評;經教育不改的,予以組織調整。考察失真,介紹失實或弄虛作假,把一些不符合入黨條件的人吸收到黨內來的,對黨支部書記和相關責任人視情節給予通報批評或必要的黨紀處分,并取消所發展的預備黨員或正式黨員資格,對鄉鎮黨委主要負責人追究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