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謝寶祿
深入貫徹落實《地方志工作條例》努力開創鶴崗地方志工作新局面
鶴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謝寶祿
2006年5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第467國務院令,頒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第一部關于地方志工作的國家法規。《條例》的制定,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關于“加強文化法制建設”和“要重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立法工作”的精神。地方志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文化基礎事業,也是各級地方政府管理和發展文化事業的重要職責。地方志屬于“官修”的信史,不同于個人的自由著述,必須加強地方各級政府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和規范。
《條例》頒布實施的五年來,鶴崗市在《條例》宣傳貫徹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2010年我市地方志辦公室被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授予全國地方志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一是第二輪修志工作全面推進。《條例》頒布實施后,我們全面貫徹落實《條例》,積極推進全市第二輪修志工作。目前,按照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的安排和部署,我市市縣(區)兩級志書的編撰工作都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在加快編寫進度的同時,強調質量第一,堅持“一評三審”制度。堅持以志稿評議為手段,提高志書質量。成立了縣、區志書評審委員會,召開了《蘿北縣志》、《綏濱縣志》志稿評議會。在認真編纂《鶴崗市志(1986—2005)》的同時,在任務重,人員少、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市志辦加大編纂綜合年鑒力度,已連續十幾年編纂出版了《鶴崗年鑒》。為《中華通鑒·黑龍江卷》、《黑龍江60年巡禮》和《黑龍江綠色食品志》編輯大量圖片和文字。二是運用志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進展。我們堅持地方志工作為經濟發展服務,為大局服務,為領導決策服務,為社會群眾服務的原則,認真做好讀志用志工作。在《鶴崗晚報》相繼開設“鶴崗史話”、“迎接新中國曙光的鶴崗”等專欄,有計劃地向全市人民介紹鶴崗市各方面的情況,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在市博物館重建籌備過程中,提供了鶴崗發展簡史的文字和相關資料。在市發改委制訂振興老工業基地及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爭取我省東部煤電化基地項目等規劃報告中,市地方志辦公室為其提供了鶴崗鐵路建設等相關歷史資料及背景資料。同時還為本地申報地方大米品牌、為新華鎮政府關于與新華農場土地確界圖紙等提供權威證明:為建設黑龍江省地理信息沙盤、為武警支隊完善兵要地志、邊防支隊完善高山海島標注、外地客商等提供相關地情資料。三是志書數字化建設成效明顯。我們爭取資金在省志辦的支持下完成了目前已出版的志書和年鑒的數字化錄入并錄入《中國龍志·鶴崗》網頁,及時將我市市情、修志成果、年鑒內容及相關的文字、圖片信息網頁上登載。目前已登載志書類4部,年鑒11部。為宣傳鶴崗作出了貢獻。
值此紀念《條例》頒布實施五周年之際,希望全市各級政府、各單位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地方志工作,大力做好《條例》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全力推進我市地方志工作科學發展。第一,組織好對《條例》的學習。不但參與修志部門的領導和地方志工作者要認真反復地學習,各級政府的領導、各單位各部門的領導也必須搞好《條例》學習,從而正確認識地方志工作、按《條例》的要求支持地方志工作,為我市地方志工作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二,要組織好《條例》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好各種宣傳媒體,廣泛宣傳《條例》,宣傳地方志工作,從而將這項記載歷史、有利當代、流傳后世的工作開展好。第三,各單位各部門要認真總結《條例》頒布實施五年來地方志工作情況。做到認真總結經驗,規范工作程序,推進工作進度,確保工作質量。第四,要健全工作機構加強修志隊伍建設。《條例》明確規定:“以縣級以上行政區域名稱冠名的地方志書、地方綜合年鑒,分別由本級人民政府負責地方志工作的機構按照規劃組織編纂,其他組織和個人不得編纂”。為了貫徹落實好地方志工作這項“官職官責”,全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視地方志工作,對工作機構、隊伍建設、辦公條件、所需經費等方面給予關懷和支持。
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充分運用“學先進、找差距、搞對標、促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所取得的成果,發揚成績,克服不足,進一步貫徹落實好《條例》,充分發揮地方志工作的獨特優勢,為鶴崗經濟社會跨躍發展,為實現“712”目標再作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