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鐵成
(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沈陽 110159)
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初探
申鐵成
(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沈陽 110159)
主要分析了當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對策。
高校學生黨建;問題;對策;思考
高等學校既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又是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學校黨的建設要圍繞學校的改革和發展,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來進行。”從這個意義上說,重視和加強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改進高校學生黨組織建設,提高高校學生黨組織的戰斗力,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和擴大群眾基礎,不斷提高影響力和凝聚力的需要,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要求,也是以黨建為核心、全面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為有效的途徑。由此可見,構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框架,使之與高等教育的目標緊密結合起來,是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關鍵。
中共中央于1996 年初頒布了我黨歷史上第一個關于高校黨組織的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在此條例的指導下,近10年來,高校把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地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校學生黨員的比例逐年上升, 確保了高校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連續10 多年的穩定發展,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目前高校學生黨建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集中表現在:
1、大部分學生入黨動機存在偏差。
由于受社會大環境中某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和大學生價值觀趨向于多元化,部分同學的入黨動機不夠純正,有的學生黨員雖然在組織上入了黨,但是在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有不少要求入黨的同學其入黨動機帶有明顯的功利思想,認為入黨是為了撈取政治資本或是為了畢業后找到一份好工作等等。
2、對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力度不夠,教育形式單一。
學生黨員入黨后的再教育是保證學生黨員質量的重要一環。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學生入黨前通過上黨課, 舉辦各類黨校培訓班等不同形式,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教育,通過教育引導分層次培養考察, 直至發展成為學生黨員。但是目前還普遍存在重視入黨前的教育考察,而輕視入黨后的教育考察的現象,使得部分學生黨員入黨后才發現的模糊認識和錯誤思想未能及時給予澄清和糾正,從而影響了學生黨員的質量。
在教育的形式上,黨組織注重對學生黨員的思想理論教育, 而忽視對他們進行實踐鍛煉, 以至造成一些學生黨員光有思想理論, 而不能在實際中充分發揮作用。僅僅滿足于“坐下來”是不夠的, 還要在“走出去,請進來”上做些文章。
3、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發揮不夠。
學生黨員應該在學生和集體活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但總體上看,學生黨建在“進口”上把握較嚴,但有些學生入黨后在同學和集體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夠,學生黨組織的整體影響也不明顯。在校園中活躍的各種群眾性社團活動中,學生黨員發揮的作用有限。
1、學生黨建工作缺乏有力的管理,組織、制度不夠健全。
一些學生黨支部的工作方式停留在傳統的工作模式中,主要表現在工作力度不夠,黨務干部隊伍力量不足、精力不夠。個別黨務干部責任心不強, 沒有把發展黨員工作放在應有的重要位置上。制度建設不夠,低年級時工作拖拉, 學生畢業前夕突擊發展黨員;平時不能做到“培養人季度一記錄, 黨支部半年一鑒定”, 到上報發展材料時, 臨時突擊整理材料;務實精神不夠,對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 個別黨組織只追求形式, 卻不講究實際效果。
2、發展模式和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
(1)追求數量,忽視質量。
在高校學生黨建的具體工作中存在忽視質量, 追求數量的現象。為了完成發展指標,有時會出現對入黨標準掌握不嚴的問題,或者是在發展黨員過程中把學生的學習成績、工作業績作為入黨的先決條件, 結果出現以偏概全的現象。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了發展的學生黨員業務素質強, 而思想政治素質弱。
(2)黨員發展年級之間不平衡,忽視對普通同學的發展。
從目前高校學生黨員分布的情況看,還沒有形成“一年級有黨員,二年級有黨小組,三、四年級有黨支部”的格局。低年級學生黨員奇缺, 急需發揮模范作用的帶頭人, 另一方面高年級畢業班的學生黨員多,三、四年級的大部分學生黨員又忙于考研, 畢業擇業等,對學生工作投入較少,起不到先鋒模范作用。
從學生黨員的來源看, 多數是學生干部, 他們擔任著一定的社會工作, 其任務多,壓力大, 受到培養、教育和使用的機會也多,因而進步快, 容易被發現和培養。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忽視了普通學生的入黨問題,要有意識地發現并培養普通學生中的好苗子, 通過提要求、交任務、壓擔子等多種途徑, 為他們提供鍛煉機會, 促其不斷提高完善, 一旦具備黨員條件就要及時發展,不能讓他們的積極性受到挫傷。
(3)存在求全責備的思想,影響學生黨員隊伍建設。
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有著這樣悲觀的發展觀: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缺少實踐鍛煉,政治上比較幼稚, 因而一要少發展, 只有少發展才能保證質量; 二要晚發展, 只有晚發展才能看得準。如此的發展觀,決定了相應的培養觀,積極分子隊伍難以壯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得不到加強。
學生黨建工作隊伍不夠健全、穩定,對學生黨員教育工作認識不深、重視不夠,對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思想教育工作研究不夠。目前,高校從事學生黨建工作的專職教師很少,主要工作都落在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身上。一般高校擔任支部書記的均為專職輔導員老師。由于輔導員工作十分繁忙,難以把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做深做細。同時,學生黨支部書記平均擔任黨支部書記的時間較短,部分學生黨建工作干部缺乏從事黨務工作的經驗,對黨的理論和歷史等了解不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沒有吃透,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知識能力已不適應新時期學生黨建形勢的需要, 不能提供給學生更新、更多、更有說服力的信息,工作缺乏創新。負責學生黨建工作的同志流動性大,缺乏對積極分子培養考察的連續性。
1、把好發展關。
重視入黨動機的考察, 把思想上入黨落在實處。對發展對象的入黨動機要
從言和行兩個方面考察。一是考察他是否樹立了共產主義理想和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是否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二是考察他是否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既聽其言,又觀其行。既要考察其在老師面前的工作情況,又要深入了解其在同學中的現實表現。堅持二者的統一, 才能對入黨動機有全面正確的把握。目前部分高校已開展了在全體團員中推薦優秀團員加入黨組織的工作。此項工作的開展,勢必會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
2、加強理論學習,豐富教育途徑
加強對學生入黨后的再教育,要使學生黨員進一步加強對黨的認識,加強對黨的理論學習。教育學生黨員爭做一個合格的乃至優秀的共產黨員,要求他們在學生中發揮好政治作用、示范作用、先鋒作用和凝聚作用。
黨組織要針對學生黨員的特點, 利用多種途徑, 切實做好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工作。加強校、院兩級黨校建設, 充分利用黨校這一陣地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 積極發揮校、院業余黨校的作用。不斷推進和深化高校“兩課”建設, 促進學生黨員思想水平的提高。同時要加強社會實踐, 讓學生黨員在實踐中受到教育。
3、注重發揮榜樣的教育激勵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進行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教育。要在當代大學生黨員的心目中,樹立優秀黨員是豐碑,是旗幟, 是榜樣的信念。比如可以通過請社會上有廣泛影響的優秀黨員到學校作報告,讓大學生親耳聆聽英雄的事跡, 親身感受英雄的風范。或者在本單位樹立看得見、過得硬的典型, 讓典型走進廣大學生黨員的生活, 讓大家學有榜樣, 趕有目標。
1、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以制度為保證, 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的基層組織,是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基礎。只有把學生黨支部建設好,才能保證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質量的提高。為此,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一方面要合理設置黨支部,避免因各專業、各年級的不均衡,從而影響支部工作的開展質量。另一方面要搞好學生黨建工作人員的培訓。要通過培訓加強學生黨支部工作人員的責任感,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提高他們做好學生黨支部工作的政策水平。
2、堅持標準,保證質量,認真解決好普通學生入黨難的問題
大力加強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的工作,并不意味著片面追求學生黨員的數量,而是應該認真遵守“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原則。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注意把是否三好學生、優先學生干部作為組織發展的重要參考因素,但決不能把這些等同于黨員標準。對于個別積極要求入黨的普通同學,可能優點和缺點都比較突出。對待這樣的同學,我們要加強教育和幫助,使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待條件成熟后再發展。只有堅持黨員標準,嚴格入黨手續,才能保證學生黨員的質量。
3、加強高校學生黨建的隊伍建設
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是做好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根本保證。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的復雜情況也就日益增多,這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和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人員,不僅要熱愛本職工作、有從事學生工作的經驗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更要時刻提醒自己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熟練思想政治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才能確保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面對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真思考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大力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才能開創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1]荊蕙蘭,萬志全. 新時期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對策及長效機制研究[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2):166
[2]范明.創新高校黨建工作的思考與探索[J].江蘇高教,2008(5):30
[3]虞曄.對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思考[J].求實,2006(35):63
[4]唐朝繼.高校黨建工作基本規律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6):100
[5]霍旭.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困難與對策[J].黨建研究,2010(5):34
[6]朱光.加強新形勢下的高校黨建工作[J].理論探索,2009(5):58
[7]熊磊.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所受的影響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8(6):44
申鐵成(1977— ),沈陽理工大學學生處講師,碩士,專業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期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