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存霞
(石家莊城市職業學院就業創業指導中心 河北石家莊 050000)
淺談高職院校如何“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齊存霞
(石家莊城市職業學院就業創業指導中心 河北石家莊 050000)
近年來, 高等職業教育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已經成為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高職院校要想取得長足進展,必須著眼于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創新,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能,強化學生的職業素質和人文素養。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啟動“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我國高職教育確立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發展方向,辦學質量明顯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顯著提高,但是高職畢業生就業仍舊處于困境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高職畢業生就業困難。高職院校只有將“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納入到辦學理念之中,樹立以教育服務于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的意識,才能培養實踐能力強,并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1.創新創業的認識不夠。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建立有效的機制,學生課堂學習時間緊,要完成規定的相關課程,獲得計算機、英語以及各種專業資格證書,有的同學還參加各種社團和公益性活動,進行創新科技活動和創業的時間非常有限。
2.創新創業的可持續發展投入不足。高職院校辦學經費緊張,投入到科技創新創業的資金更少,缺乏場地和設備。
3.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有待于增強。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參差不齊,自主學習能力不一,很多學生輕視實踐技能,創新創業能力不夠。
1.大學生自身因素。一是綜合知識缺乏,缺乏財務和法律知識,組織管理能力有限。二是人際技巧缺乏,經驗不足,缺乏市場開拓經驗和整合資源的能力。三是心理承受力不強。
2.家庭因素。家庭狀況較好的學生,在創業時更加自主,敢于冒險;家庭貧困的學生,放不開手腳。
3.學校因素。一方面來源于學校對學生創新創業推出的政策和各種教學訓練活動;另一方面來源于以創新創業為主體的教育教學改革、社會實踐活動。
1、指導學生認識到創新創業必備的素質和條件。
2、請有經驗的創新創業成功者作專場報告。
3、學校櫥窗、校報開辟宣傳專欄,營造勇于創新的良好氛圍。
4、建立校園創業孵化園,為校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空間。
1、要體現高職教育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性、靈活性等特點,在課程建設上,形成以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為主體的專業課程體系;在專業教學上,采取“教、學、做”三合一的辦法,進行情景教學、項目教學、探索式教學;在實訓教學上,根據職業崗位的特點,進行模擬、仿真和到工作崗位鍛煉等方法,培養學生“零距離”上崗的能力。
2、要建設以適應專業教學需要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3、要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納入人才培養計劃。
4、要將人文教育融入專業教學中,發揮情感作用對專業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將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融為一體。
培養技能型人才必須通過實踐職業活動,培養學生勝任實際工作任務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職業道德、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等綜合職業素養。
1、各系開展科技文化節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主體的普及活動,形成制度化、長期化、規模化;組織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
2、建立科技創新和創業基地。創新創業基地是課堂教學和實習的重要延伸,通過規范管理、配備老師、提供硬件和設備,采用靈活的方式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3、積極組織和激勵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競賽活動,營造科技創新的氛圍。
1、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設計。通過職業測試、角色建議等方法進行剖析,在自我評估和外部環境分析的基礎上,選擇職業方向,確立創新創業目標。
2、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如,團體協助意識,奉獻精神,誠信道德,愛崗敬業精神。
“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高職院校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質量觀,建立和完善長效工作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增加資金投人,加強校企合作,著力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引導學生走從創新到創造,從創造到創業的成才之路,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促進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高職教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