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祖泉 王俊
京山縣勞動就業管理局黨支部組織全局黨員干部放下身段,全力開創就業服務新局面。去年該局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全省失業與就業工作先進單位”,被荊門市局評為失業保險工作“先進單位”,綜合治理、計劃生育、檔案管理工作也被相關部門授予“先進單位”。基本做法是:
緊密結合全縣就業工作實際,制定了“五個基本建設”工作方案,納入全局工作的重要內容,與就業再就業工作、“三定測評”等工作有機結合,全面推進工作發展。
1.建設一支穩定可靠的基本工作隊伍。一是調整充實支部委員會的成員。二是狠抓黨務干部隊伍建設,保證支部成員有足夠時間開展黨務工作。三是完善黨組織網絡,形成“網絡覆蓋,工作落實,成效彰顯”的全新局面。
2.建立和完善黨建各項規章制度。不僅完善了《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制度》、《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等黨建制度,還完善了《崗位責任制度》、《規范服務制度》等機關管理制度。以制度規范黨建工作,以制度規范管理,以制度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效。
3.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班子成員在抓業務工作的同時,通過黨建專干、電教員抓好黨建工作。
1.就業安置與培訓工作再創新高。以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縣政府向全縣人民承諾的十件實事中涉及勞動就業的兩件實事為目標,大力開展勞動就業工作。一是城鎮新增就業6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二是幫助城鎮勞動者成功創業80人,帶動就業300人以上。
2.再就業與就業援助工作成效明顯。去年共支出四項補貼資金1626.4萬元,其中職業培訓補貼134.13萬元,社會保險補貼891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578.9萬元,職業介紹補貼22.37萬元。全年共發放49筆小額擔保貸款共計463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164.14萬元。
3.基層勞動保障工作日益規范。為夯實基礎平臺建設,開展了以“便民利民”為主題的活動,進一步強化了全縣30個基層勞動保障工作站的管理,為了提升其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分三批對具體工作人員進行了政策和業務工作培訓。
4.“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成績斐然。結合雁門口太和村實際情況制定了“五幫五助”方案。
一是將黨務黨建工作與全縣流動黨員“陽光驛站”結合起來。局黨支部與縣委組織部聯合為全縣流動黨員開通“陽光驛站”,為流動黨員排憂解難,使“陽光驛站”真正成為了流動黨員的溫馨之家。
二是將黨務黨建工作與援企穩崗、公益性崗位開發結合起來。去年向各類企業派遣勞務人員560人次。投入“援企穩崗”資金167萬元,為全縣困難企業穩定1100多個崗位,開發公益性崗位1205個,全部用于安置就業困難人員。
三是將黨務黨建工作與本單位“三定測評”結合起來。“便民服務五制度”,即領導值周制、掛牌上崗制、首問接待制、崗位責任制、過錯追究制;“優質服務五個一”活動,即一張笑臉相迎、一杯茶水暖心、一把椅子讓座、一腔熱情待人,一句好話送行,達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要求,使“窗口”煥然一新。
四是將黨務黨建工作與縣政府承諾的十件實事結合起來。
1.加強學習。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學習的自覺性,不斷提高黨建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
2.武裝思想。堅持理論指導實踐的原則,按制度規定的長效機制,認真學習黨的新理論、新思想。建立黨性分析與撰寫心得體會的長效機制,堅持理論指導實踐的原則。
3.真抓實干。緊緊圍繞“解放思想,跨越發展”的工作主題,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創先爭優,為推動全縣就業工作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