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養老保險基金 拓展保值增值渠道
7月28日,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于全省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針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增長不平衡、保值增值渠道過窄等問題,常委會組成人員紛紛建言獻策。
洪建新委員:一是要重視基金的保值增值問題。現渠道較窄,去年基金平均實際收益率只有2%,低于物價指數(3.8%),每年在縮水。長此以往,令人擔憂。二是要重視解決部分嚴重收不抵支縣(市)的問題。建議省里對個別特別困難的縣(市)要給予傾斜政策,加大調劑力度,幫助其度過難關。
丁耀民委員:今后要向精細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方面完善,如果做好了精細化,就不會出現養老保險異地更換,或者是異地轉移關系出現。在保值增值政策層面上要有所突破。能否成立養老保險地方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為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搭建平臺,為征繳擴面創造好的條件,為發展地方經濟增添新的動力。
龔昌成委員:在養老保險發放標準方面,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高低標準確定方面,要考慮平衡問題,把好事做好。要切實加強基金的監管,確保基金安全很重要。現在一接觸到錢的崗位或者部門,出問題的非常多。所以要加強隊伍建設、制度建設,把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王成云委員:當前外來務工人員的養老保險參保率還不高。真正的障礙是全國流通的問題。養老保險賬戶款在職工結束務工回鄉時往往帶不走或者操作上存在困難,因此職工方也不愿意企業為其參保,進而影響整個群體的參保積極性,長此以往容易引起養老保險工作的不良循環。
顧秀秀委員:由于物價上漲過快,影響到退休人員實際支出增加,有的退休人員生活困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低,因此要建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正常增加機制,不斷提高退休人員、城鄉居民養老待遇。
李理委員:要完善各類參保人員互相銜接的問題,特別是被征地農民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銜接。還要特別重視特殊人群的養老保險,這關系到社會穩定。重視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同時加強監管,避免出現像上海社保案這樣的大案。
錢寶榮委員:考慮在確保基金可持續支付能力的基礎上,適當調低繳費比例,全省統一標準,確保實行規范管理。現在各地征地農民的保障水平相當懸殊,高的每月650元,低的只有220元,對于保障水平低的失地農民顯失公平,建議省政府研究解決地區間被征地農民保障水平差距過大的問題。現在養老保險基金2%的收益標準偏低,可以考慮在指定銀行中進行存款利率招標。
毛雪非委員:目前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政策不統一、制度不規范,在事業單位內部退休待遇差異比較大。希望能很好利用改革試點的機會,制定一個群眾可以接受的合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