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杰
守護“仙梅”
■成 杰
“仙梅”以其果大核小、色美味甜享譽省內外,每年都有數萬游客慕名來到仙居??烧沁@個當地數十萬農民賴以生存的“致富果”,數年前卻因一些果農違規使用農藥、激素,名譽掃地。為挽救“仙梅”,仙居縣人大常委會圍繞加強楊梅質量問題,展開了持續的監督。

題圖:當地的楊梅產業還促進了觀光旅游業的發展。
6月楊梅紅,采摘正當時。初夏的一天,筆者帶著一位慕名而來的老友到仙居縣橫溪鎮坎頭村楊梅基地。
基地內游人如織,車流不息,村口一塊100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上,停滿了各式車輛,車廂內塞滿了一箱箱印有“仙居楊梅”標識的荸薺種楊梅。
“坎頭村有200多戶果農,是有名的楊梅專業村,2010年僅楊梅一項,全村人均年收入超兩萬元?!痹摯妩h支部書記楊衛光喜滋滋地告訴筆者。
在仙居縣,每年6月的楊梅節期間,很多楊梅基地和市場都會出現坎頭村這樣門庭若市的熱鬧場面,高峰時還會出現賓館一房難求、飯店就餐難訂、景區人滿為患、沿線馬路車輛擁堵的連鎖反應。
看著眼前車水馬龍的場景,當地果農個個喜上眉梢。而想起數年前楊梅節上門庭冷落,鮮紅楊梅爛在樹上無人問津的場景,果農們至今仍心有余悸。他們都說,楊梅節之所以能重歸繁華,離不開仙居縣人大常委會這些年的持續監督。
2006年6月,正是楊梅開采季節,在該縣最大的楊梅集散交易市場——步路鄉西爐村楊梅專業市場,許多村民提著一籃籃自采的楊梅,在不停地叫賣。那些又大又紅的楊梅,在陽光的照射下,色澤鮮艷,令人垂涎欲滴,可是卻鮮有人問津?!叭ツ赀@種楊梅能賣到15元一斤,今年5元錢一斤都沒人買?!币晃毁u楊梅的村民抱怨道。
“去年部分楊梅檢測出農殘超標,今年到市場來買楊梅的客商明顯減少,市場也變得冷清不少?!蔽鳡t村黨支部書記鄭相弟對此心急如焚。
據了解,西爐村共有楊梅2300多畝,前些年不少村民為了改善楊梅果形和色澤,偷偷噴灑農藥、果實膨大劑,造成楊梅品質下降,嚴重影響了楊梅銷售。結果,2006年該村有一半以上的楊梅爛在樹上,果農們個個痛心疾首,有些甚至忍痛砍掉了辛苦培育多年的楊梅樹。
面對這一現象,仙居縣人大代表大聲疾呼“不能讓這種現象繼續下去”、“救救我們的‘搖錢樹’,救救我們的‘致富果’”。
在2007年的仙居縣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數十位人大代表就楊梅質量安全問題展開了熱議。
“使用激素后的楊梅雖然好看,但質量安全很難保證,楊梅往往在運輸途中就會滲水變質。我建議政府部門建立健全楊梅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確保‘仙梅’品質?!笨h人大代表陳西連嚴肅指出。
“楊梅買賣中,以次充好、缺斤少兩的欺詐行為時有發生,給外地客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要求各部門加強配合,建立楊梅市場齊抓共管機制?!笨h人大代表周永星強烈建議。
…………
在該次人代會期間,還有74位代表就加強楊梅質量管理問題,提出了11件相關議案、建議。會后,仙居縣人大常委會將楊梅質量管理列入當年度重點監督議題。
2007年4月,仙居縣人大常委會組織調研組,先后趕赴步路鄉、橫溪鎮、福應街道、南峰街道等楊梅重點種植鄉鎮、街道,就“仙梅”質量安全問題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調研。
4月16日,調研組來到南峰街道趙岙村,召開了由部分村民、村干部、楊梅種植專業戶和人大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在一個30多平方米的會議室里,原定10多人參加的會議,結果一下子來了20多人,他們就上一年遭遇的楊梅難賣問題,痛述自己的切膚之痛。

“前些年,一些果農違規使用果實膨大劑、催熟劑等激素,有的為了防治病蟲害,甚至在楊梅采摘前幾天還噴灑農藥,結果害得全村楊梅都沒人要,連楊梅酒廠都不敢來收購?!闭f起這些,縣人大代表張買和義憤填膺。
“還有一些村民,雖然沒有違規使用農藥、激素,但為了好賣,他們往往把好楊梅放在上面,下面摻入差的、落地的楊梅,底層還填了不少楊梅葉或青草,使我們楊梅專業村的聲譽大受影響?!睏蠲反髴魪埿『惋@得有些激動。
…………
聽完這些,調研組成員個個心情沉重。可更令他們坐立不安的,是一份問卷調查結果。
調研期間,調查組曾對全縣20個鄉鎮、街道的200多個楊梅種植村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從收回的170多份調查表看,98.2%的村都有出現違規使用農藥、激素現象,“仙梅”質量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4月23日上午,仙居縣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聽取和審議了調研組關于楊梅質量安全的調研報告和縣政府相關報告。聽完報告后,常委會組成人員個個神情凝重,審議時更是言辭激烈,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系列建議。
“在楊梅生產環節,不少果農為了外形色澤好看,違規使用激素、農藥,而且這種現象呈上升趨勢。一定要加強宣傳引導,提升果農品牌質量意識,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笨h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農資環保工委主任季珊指出。
“楊梅銷售環節中,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缺斤少兩、包裝雜亂、憑人情關系購銷等問題突出,如不進行整治,將嚴重影響我縣楊梅銷售的信譽?!笨h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張汝忠焦急地說。
…………
說起那次常委會會議,很多與會人員都感覺,那次的審議更像是一場質詢會,列席會議的政府部門負責人都聽得特別認真,不敢有絲毫懈怠。
針對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的意見建議,仙居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召開縣長辦公會議進行研究部署。2007年5月,又先后兩次召集相關部門、鄉鎮(街道)和楊梅主產村負責人共200多人,就楊梅質量管理問題進行了全面部署,并及時發布了《關于切實加強楊梅質量管理的通告》和《關于切實加強楊梅品牌保護的實施意見》。
5月底,仙居縣又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一次為期兩個月的楊梅質量專項整治行動,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村級楊梅技術輔導、質監隊,查處了各類影響楊梅質量的違法違規案件50多件。除此之外,工商、質檢部門多次組織人員對楊梅市場進行計量管理與檢查,縣農產品檢測中心也不定期到楊梅市場進行抽樣檢測。
2009年5月,仙居縣人大常委會首次嘗試開展代表跟蹤監督縣政府重點工作。其中,當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抓好楊梅產業提升,建設6500畝精品楊梅示范園區”工作,由仙居縣城郊片區的縣人大代表中心組進行“一對一”跟蹤監督。
當年7月10日,城郊片區中心組的10多位縣人大代表,聽取了縣農業、林業部門的有關情況匯報后,又實地視察了步路鄉、官路鎮的楊梅基地。
眼看“仙梅”市場逐步回暖,前往基地采摘楊梅的外地游客絡繹不絕,參加視察的代表們都深感欣慰。不過,視察時他們又發現了一些問題:
“步路鄉有1000多畝楊梅示范園區,計劃投資100多萬元建設資金,可目前仍有40萬元資金缺口,影響了園區內旅游便道改造以及病蟲害防控設備的添置更新?!笨h人大代表項金明指出。
“這幾年,35省道沿線各村發展了一大批楊梅基地,但由于交通設施落后,楊梅采摘運輸很不便,果農們基本上都得靠人扛肩挑才能把楊梅運到公路邊?!笨h人大代表朱利華深有感觸地說。
在2010年3月召開的仙居縣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由縣人大代表李煥榮領銜,朱利華等10位縣人大代表聯名向大會提交了《關于要求大力加強仙居楊梅質量管理和品牌保護的議案》。最后,該議案由大會主席團審查后確定為該次大會唯一一件議案。
2010年,縣政府拉開了一個更大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楊梅綠色防控體系,決心要讓每一顆“仙梅”都成為綠色精品楊梅。
據了解,僅2010年5月至7月,縣財政便投入資金800萬元,購買噴霧器、殺蟲燈、黃板等,發放到97個楊梅生產重點村,并對投產面積達300畝以上和連片種植100畝以上的楊梅基地,實行病蟲害綠色防控;在20個鄉鎮、4個專業合作社和4個主要楊梅市場,配備了28臺快速檢測儀,對楊梅質量安全進行定期檢測;實施楊梅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制度,建立產地編碼卡和產品安全檢測卡,加強楊梅源頭管理和質量追溯;不定期開展部門聯合執法,查處了100多起假冒仙居楊梅、缺斤少兩和包裝箱標識亂使用等違法違規行為。
與此同時,橫溪鎮坎頭村的98戶楊梅種植戶,還在村規民約上簽了名字、按了手印,鄭重承諾:按綠色栽培標準管理楊梅。
一時間,抓楊梅質量管理,已經成了仙居縣全縣梅農的集體行動。
在仙居縣人大常委會的持續監督下,經過幾年的努力,該縣的楊梅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產量不斷增加、品質不斷提升。
2011年上半年,仙居縣人大常委會再次組織調研組,就楊梅質量安全管理情況進行了“回頭看”。
調研組成員在西爐楊梅市場看到:市場里人山人海,叫賣聲、喇叭聲一片,旁邊空地上停了100多輛各式各樣的車輛。一位老大爺喜滋滋地說,“今年楊梅太好賣了,早上一擔楊梅剛從山上采下來,被三、四個客商搶著要,每公斤44元,一下子全賣光了。”而這些楊梅進入上海、北京等城市后,零售價竟可達每公斤100元。
在趙岙楊梅市場,該村村委會主任張買和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我們全村385人,今年楊梅投產了1500畝,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僅楊梅種植一項收入,估計村民人均純收入將比去年高1.2萬元。”
在坎頭楊梅市場,一位做了20多年楊梅生意的客商告訴調研組成員:“我跑過10多個生產楊梅的地方,品嘗過各地的楊梅,感覺仙居楊梅的果實大小、品質和糖度,都比其它地方好,今后我打算就專做仙居楊梅的生意了。”
在仙居網絡楊梅節的論壇上,也留下了許多游客對仙居楊梅的贊譽。
從林業部門向調研組提供的初步統計數據看,2011年全縣楊梅種植面積12.5萬畝,投產面積8.5萬畝,全縣楊梅產量5.6萬噸左右,比去年減產0.3萬噸,但產值卻高達4億元,比去年增加0.05億元,預計僅楊梅一項就可使全縣農民人均增收千余元。
看到如此豐碩的成果,調研組成員個個面露笑容。而仙居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明龍則表示,雖然這幾年仙居楊梅的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知名度也在不斷擴大,但楊梅質量管理是一項長期任務,需常抓不懈。對此,縣人大常委會仍將一如既往地予以關注,每年將通過專題調研、組織視察、聽取專項工作報告等多種形式,就楊梅質量安全管理問題加強跟蹤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