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艷軍
深圳市寶安區松崗人民醫院,廣東深圳 518105
我國肝癌發病率較高,隨著肝外科技術及肝癌術后綜合治療措施的不斷改進,原發性肝癌手術后5年生存率不斷提高,但由于種種原因其長期療效仍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術后復發率高,其中多數在2年內復發。復發的患者又可出現嚴重而致命的自發性破裂大出血等并發癥。此類患者身體和重要器官功能較差,加之曾經有手術切除史,使必需的手術治療更加困難,因此預后更差,如不積極治療,死亡率極高[1]。1993年5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復發性肝癌自發性破裂大出血患者11例,均采取急診手術治療,術中證實為復發性肝癌破裂出血,1例術中大出血死亡,1例術后2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9例術后經精心護理,治療效果滿意。現將圍術期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組11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齡45~68歲;以往均確診為肝癌且已有肝癌切除史,7例為擇期手術,4例為原發性肝癌并發癌腫破裂急診手術;7例為左肝葉,3例為右肝前葉,1例為右肝后葉;3例有多發復發包塊,7例只發現1個復發包塊,1例腹腔內廣泛轉移,但11例破裂口均只有1個。臨床表現為突發上腹部疼痛、輕度腹膜刺激征、嚴重的休克。急診B超及肝臟CT均提示肝臟破裂或包塊,腹腔大量積液,診斷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性血液。
診斷一旦明確,在抗休克的同時積極行手術治療,對肝功能尚佳者更應積極手術處理[2],根據術中探查及患者局部和全身情況,決定手術方式。
2.1.1 快速補液、抗休克、止血等治療 入院后立即取休克臥位,吸氧,迅速建立2條靜脈通路,用18~20號靜脈留置針穿刺,一管快速加壓靜脈滴注706代血漿或輸血,另一管輸注止血藥物等。必要時使用升壓藥,及時糾正休克和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等,嚴密監測尿量的變化,有條件者迅速監測中心靜脈壓。
2.1.2 保持呼吸道通暢 有意識改變或嘔吐時,頭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嘔吐物。對有呼吸困難及血氧飽和度進行性下降者(<90%)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
2.1.3 嚴密觀察病情 每 15~30分鐘測BP(血壓)、P(脈搏)、R(呼吸)、CVP(中心靜脈壓)等生命體征1次,記錄每小時尿量及出入液量,定時測量腹圍。嚴密觀察意識、皮膚色澤、溫濕度的變化等。注意保暖,常規吸氧改善缺血引起的腦缺氧。
2.1.4 積極完善急診術前準備,開放急救綠色通道 遵醫囑行動脈血氣分析、交叉配血、出凝血時間測定及各項生化檢查,快速完善備皮、插胃管、導尿等術前準備。
2.1.5 心理護理 復發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且以往曾有手術史,易產生恐懼及消極心理。護士應多安慰患者,講解精神因素對疾病的影響,鼓勵家屬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主動介紹主治醫師和責任護士,使患者有親近感。
2.2.1 全麻術后病情觀察 本組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吸入麻醉,對帶氣管插管回ICU病房的患者,多有接呼吸機輔助呼吸,除做好全麻術后常規護理外,要注意觀察呼吸機與患者的自主呼吸是否同步,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3]。當患者意識清楚,自主呼吸有力,能自行咳嗽、咳痰時,吸凈呼吸道分泌物后拔除氣管插管,拔管后應給予鼻導管吸氧,同時觀察患者有無聲音嘶啞及呼吸困難等喉頭水腫現象。
2.2.2 體位與活動 病情穩定后宜取半臥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一般不宜過早起床,防止肝斷面出血。術后1~2 d可逐漸翻身活動,翻身側臥時角度不宜過大,若側臥位角度過大,由于重力的關系,患者自覺切口疼痛加重,同時易導致切口出血。翻身時可在其一側背部墊一薄枕,支撐身體的重量,減少體重對切口的壓力。鼓勵患者深呼吸輕咳嗽,防止肺炎、肺不張等并發癥。
2.2.3 術后加強心理支持,減輕悲哀 患者為復發性肝癌破裂,且經歷了二次手術,對疾病的預后沒有信心,反應強烈,表現對生命的擔心恐懼、抵觸,甚至憤怒等不良反應。護士應提供一種開放式且支持性的環境,鼓勵患者和家屬說出有關對疾病的感受,表示同情和理解,并讓家屬了解發泄的重要性鼓勵家屬與患者多做溝通。解釋各種治療、護理知識,隨時聽取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意見,同時介紹目前治療肝癌的新技術,增強其治療疾病的信心。
2.2.4 術后管道的護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受壓、扭曲和折疊,保持引流通暢,每天更換引流瓶,重點觀察引流液的色、質、量并準確記錄,若引流量逐日減少,一般在術后3~5 d拔除引流管。為方便護理和記錄應標記每根引流管的名稱。
2.3.1 腹腔內出血 術后腹腔內出血是肝葉切除術后的嚴重并發癥,多發生于術后24 h內,故術后24 h內應有專人護理,動態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切口滲血及引流液情況,每小時引流量超過200 ml或8 h超過400 ml以上,或經輸血、輸液,患者血壓、脈搏仍不穩定時應及時報告醫生,做好再次手術止血的準備[4]。為防止術后肝斷面出血,一般不鼓勵患者早期活動,避免劇烈咳嗽,以免引起術后出血。
2.3.2 肺栓塞 若患者出現胸痛、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異常情況,提示可能發生肺栓塞,應立即囑患者平臥、避免深呼吸、咳嗽、劇烈翻動,同時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并報告醫生,配合搶救。
2.3.3 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是肝功能衰竭 嚴密觀察患者神經精神癥狀及肝功能情況,動態監測肝功能各項指標的變化,持續吸氧,以增加肝細胞的供氧量,使用肌苷等保肝藥物,利于肝細胞再生和修復。慎用鎮靜劑和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對于不能耐受蛋白質食物者,補充支鏈氨基酸。一旦患者出現性格改變、行為失常等癥狀,應警惕肝性腦病發生,并及時報告醫生積極配合搶救。
2.3.4 胸腔積液 嚴密觀察體溫及呼吸情況,如患者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或體溫升高等癥狀,應警惕胸腔積液的發生。一旦胸片發現有胸腔積液時,在B超定位下配合醫生行胸腔穿刺抽液處理,觀察胸腔積液的性質、量并及時送檢。必要時行胸腔閉式引流同時做好引流管的護理。
2.3.5 膽瘺保持腹腔引流管通暢,防止膽瘺發生 如術后1周腹腔引流管仍有大量膽汁引出,應考慮膽瘺,此時除保持腹腔引流管通暢外,應加強營養支持,以促進愈合,同時加強引流口皮膚護理。
11例中除1例術中死亡外,其余10例術中均止血良好,1例術后2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死亡,9例均未發生圍術期出血,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住院10~15 d出院。
復發性肝癌破裂出血起病急,病情危重,多伴有嚴重的失血性休克,死亡率極高,若不行積極手術止血,幾乎無成活希望[5]。本組11例中,1例術中大出血死亡,1例術后2 d因MODS死亡,9例搶救成活。11例術中均證實為復發性肝癌破裂出血,術后經精心治療和護理,9例成活患者取得滿意效果。對于復發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除醫生積極手術救治外,做好圍術期護理,迅速建立有效輸液通路,糾正失血性休克,積極快速完善術前準備,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是搶救復發性肝癌破裂出血成功的關鍵,為患者的后續治療贏得寶貴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
[1]呂成超,朱立新.肝癌自發性破裂機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6,13(2):181-183.
[2]韓國秀,王剛.原發性肝癌破裂出血18例手術治療體會[J].河南外科雜志,2009,15(1):60.
[3]黃春葉.12例原發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診手術的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8):968.
[4]嚴律南.肝臟外科[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49.
[5]韋邦僅.肝外傷治療進展[J].廣西醫學,2002,24(7):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