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云南省昆明市中醫院針灸科,云南 昆明 650011
Meige綜合征又稱特發性瞼痙攣—口下頜肌張力障礙綜合征,好發于老年女性,表現為兩側瞼痙攣,且伴以口舌、面肌、下頜、喉及肌張力障礙。筆者用針灸治療Meige綜合征1例,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王某,女,67歲,退休。主訴:雙眼睜眼困難右側面部肌肉陣發抽搐1年余。患者于1年前無明顯誘因發病。在外院查頭顱CT示:未見異常。曾住院用肉毒桿菌毒素A注射治療后,癥狀有所改善,但二月后上癥復發。癥見:雙眼睜眼困難右側口角抽搐,呈陣發性,發作時不能自制,隨情緒緊張或勞累而加重,休息或睡眠時消失,面色無華,頭暈乏力。無家族史,無頭部外傷史,無服抗精神病藥物史。查體見頭顱無畸形,雙側額紋存在,雙側眼裂變小,畏光流淚,陣發性口角抽搐,雙側面部痛溫觸覺正常,四肢活動正常,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檢查未見其他神經系統陽性體征。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納眠可,二便調。
西醫診斷為Meige綜合征,中醫診斷為面痤。中醫辨證為肝腎陰虛,虛風內動。治以:補益肝腎,育陰熄風。針刺取百會、神庭、舞蹈震顫區、雙太陽、四白、攢竹,絲竹空,陽白,迎香、風池、地倉、太溪、太沖、三陰交、照海、合谷。合谷、太沖施提插瀉法,照海太溪施提插補法。其余諸穴針用平補平瀉法。囑患者平臥,取長體針0.25×40 mm毫針,面部用取0.18×13mm毫針淺刺,捻轉得氣后使用BT701-1A型電麻儀,取連續波,通電百會、神庭、舞蹈震顫區、太陽、風池,頻率為1 Hz,時間為40min,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2個療程觀察療效。治療5次后好轉,抽搐次數減少且間隔時間延長。20 d后癥狀基本消失,精神狀態良好。
按Meige綜合征屬在中醫學屬“筋惕肉目閏”,《內經》云:“風盛則動”,“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本病癥狀以抽動、收引為特征,是“風動”:本病病因為精神刺激致肝郁氣滯,肝陰暗耗,經氣逆亂則肝風內動;或勞累過度耗傷氣血、久病、年老體虛、肝陰不足,血不養筋;或風邪久羈經絡等,與“目閉不開”有相似之處[1]。”本病在于肝腎陰虛,虛風內動,上擾頭面經絡,而至眼胞、鼻翼、嘴角皆抽動不休。首先中醫強調整體觀念,“百病之始,皆本于神”,凡刺之法,先醒其神”,取百會、神庭鎮靜安神。合谷、太沖名曰四關,可平肝熄風止痙。照海屬足少陰腎經,又為八脈交會穴,通陰蹺,司眼瞼開闔,可止眼瞼痙攣。太陽為經外奇穴,可養肝明目。四白、地倉、攢竹、絲竹空、陽白、迎香為近部取穴,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針灸眼周穴可促進眼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眼周穴位采用浮刺方法達到“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的作用,從現代醫學角度看,則是調整神經的興奮性,從而減少神經元的異常放電。
Meige綜合征除表現為除兩眼瞼痙攣外,面下頜舌肌也反復非節律性的強制性痙攣,少數伴有頸部橫膈膜及咽部的不自主運動。其病理基礎尚不清楚。按Jankovic分類法[2],瞼痙攣程度可分成4級。1級:在強光、風、某些動作或眉間敲擊等外因刺激下瞬目頻繁;2級:輕度自發的眼瞼跳動,但還不是痙攣性閉目,不引起活動障礙;3級:非常引人注目的中度瞼痙攣,其余面肌亦稍顯收縮,輕度活動障礙;4級:瞼痙攣使活動能力嚴重受限,并可能伴其它面肌痙攣。我們稱3級4級為嚴重特發性眼瞼痙攣。嚴重特發性眼瞼痙攣治療棘手,用肉毒桿菌毒素A局部注射亦只能緩解2~4個月,有時還會出現較多并發癥[3]等。西醫治療采用氟哌叮醇、阿樸嗎啡等來減輕癥狀,但療效并不確切。
[1]李傳課·目閉不開[M].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眼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Jankovic J,kim Jc,Burn C L·et al·Blinking and blepharaspas mecha-nism diagnosis,and management[J].JAMA,1982,248:3160.
[3]羅正容,康前雁.肉毒毒素A治療特發性眼瞼痙攣及Meige病并發癥原因分析及防治[J].國際眼科雜志,2004,4(3):4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