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王晶
多媒體技術在《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江蘇 王晶
針對電工電子技術系統性強、內容廣泛、課時相對較少等特點,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手段,把有關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及視頻等信息進行完美的結合,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多媒體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優化
《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是高職非電類專業的專業技術基礎課,它教學內容量大,圖形描述和公式推導多,概念性強,對學生的抽象思維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手段,把有關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及視頻等信息進行完美的結合,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新課改大綱和人才培養方案中,包括“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在內的各門基礎與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課時數都被大大的壓縮了。高職非電專業對《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總共設置了90個學時。如何在這90個學時內,高質量地完成“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的主要教學工作,為學生奠定一個豐厚、扎實、牢固的電工電子技術的基礎,是每一個從事“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教師面前的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用傳統方法教學,因經常要在黑板上作圖,推導公式,費時較多,所以普遍反映該門課程課時緊張,為趕課時,不得不簡化或放棄許多對教學有益的作圖。例題也不能多講,而且黑板上手工作圖的效果往往也不是很理想。制作相應的課件,將題干、電路圖形及分析過程制作到課件里,省去了大量板書的時間,有助于解決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提高了每節課的信息傳輸量,這樣本來是45分鐘的課程只需要用25分鐘就可以講述完成,將時間留給學生分析、解答,這樣既省時、高效又生動,有益于學生的掌握和理解。
《電工與電子技術》的許多知識涉及到學科的基本理論,其概念、原理、規律有著嚴密的邏輯體系,這些知識比較抽象,高度概括,僅憑教師講授,學生學得枯燥、乏味,難以理解,不易接受。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時,通過視覺、聽覺同時并用的教學方法,能夠增強記憶。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綜合圖像、動畫、音響、文本等多種效果進行教學,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既有聲音,又有圖像,既有平面,又有立體等,既能展示事物的表面,也能剖析事物的內部結構。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形象化、微觀的事物宏觀化、復雜的事物簡約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與教學效果,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教學難點簡單化。例如,在講解電阻的連接時,應用多媒體課件,首先布置簡單的單相電路,將兩根電線之間連接一只額定電壓220V的燈泡,這時閉合開關,燈泡正常發光;然后打開開關,再串聯一只相同的燈泡,閉合開關后發現燈泡亮度變暗;最后再打開開關,把串聯的燈泡改成并聯,閉合開關后發現兩只燈泡亮度相同。在此畫面播出后,伴隨畫外音及電流聲,這時圖、聲、光齊發,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感到有趣,產生強烈的欲望,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思考串聯和并聯有什么特點,由此引申到正常的電路連接,所以選擇別具風格的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的興趣和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可以使“電工電子技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進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電工電子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許多概念和原理經常是通過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電工電子技術實驗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實驗儀器、設備和時空等條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們可以在充分尊重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物理過程,化靜為動,化微觀為宏觀,變抽象為形象。例如,在晶閘管工作原理課題講解中,實驗中學生是看不到內部電流流動的,學生為此感到很抽象;如果用多媒體動畫演示該過程,學生就能清楚地看到內部電流流動形成正反饋從而使晶閘管導通的過程,變抽象為形象,其變化規律學生也能很快地總結出來。
運用多媒體技術指導實踐教學,強化技能訓練,是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實踐教學中,凡是演示教具體積小、演示范圍小、技術點和要領難把握的教學過程,都可以運用教學課件或錄像片來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對于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還可以應用重放、暫停功能,使學生觀察的更仔細,對技術點把握更準確。如日光燈管安裝實踐教學中,教師示范操作時,學生不易近距離觀察。我們采取了實時錄像、實時放映的辦法,效果良好,而且,在實踐教學中,存在著實驗器材不足、可利用率低、實驗誤差難把握影響實驗成功率等問題,導致課堂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的開出率越來越低。而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能仿真模擬、演示大量實驗,對降低實驗難度、強化實踐教學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學生可以在計算機前安裝實驗電路、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不僅可以降低實驗成本,同時促使學生進行有效地觀察、分析、總結,提高實驗效果。
在復習時,因時間延長而遺忘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實驗又不適宜重復做,尤其是在復習課時更不可能把平時教學時的演示實驗都重做一遍。然而,利用多媒體的“復現”特點就可以達到復習的目的,既節省復習時間又提高復習效果。復習課教學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把一些實驗“復現”出來,教師還可以邊講邊分析。例如:在勻強磁場中金屬線框轉動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流的實驗,在復習時就可以播放發電機工作原理動畫教學參考片來達到復習實驗的目的,提高復習課的效果。在多媒體教學中,最容易實施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創新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式。在一定范圍內開展對某一課題進行討論式教學:由教師預先確定課題,隨后讓學生上網自己尋找感興趣的或自己不懂的內容,再邀請其他同學一起在網上討論,最終得到答案,并做出解釋,讓其他學生對答案進行評價。整個過程之中,教師都可以通過教師機查看任意一個學生的討論情況,如果發現問題便可及時進行指導。這種方法為學生主動學習、開拓思路,培養創新能力,培養獨立分析、解決問題、集體合作精神打下了基礎。
針對“電工電子技術”系統性強、內容廣泛、課時相對較少等特點,多媒體技術的引入為“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手段的改革開拓了一個新的方向。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是計算機技術和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它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同時現代教學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調動學生課外主動探求知識的積極性,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獲得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