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 王寶銀
關于高職院校道橋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
內蒙古 王寶銀
職業院校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以下簡稱“道橋專業”)的學生多,師資少,且質量低。為此,本文就一些大的方面,如目標定位、實習實訓、教師自身素質培養、自由選課制度的設計與實施等給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希望給同行一些借鑒。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團隊合作;認識實習;校企合作;自由選課
筆者所從事的工作是道橋專業教師,中職四年、新升格的高職七年;所以所寫的也是基于水平不是很高的學生而總結的一些教學經驗。
大多數以測量員或試驗檢測員為核心能力,然后對道橋基礎知識有比較系統的掌握就可以了,部分基礎較好、情商較高的學生可以培養成技術員或工程師。
理論教學大班上課的時候不容易兼顧個性化教學,為此理論課老師更要注意這一點;要對學生有清楚的認識,對他們提出不同的目標。基礎好的學生可以目標定高一些。實習實訓也要注意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給出不同的要求。畢竟高職沒有升學任務,學生能就業就可以,只不過就業的質量有高低之分,所以也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條件。
比如畢業設計,高職的畢業設計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水平做,與專科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以前的專科學生高中的基本知識都掌握了,而現在的高職,高中的知識程度相對薄弱,所以不可套用。只能根據學生現有的水平去制定目標。
1.職業院校的學生由于強調職業性、專業性,有意識地忽視學科系統性知識的講授,客觀上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否則就是本科教育了;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不加大學生感性認識的力度,講課時候學生很難理解。
2.專業的限制,由于道橋施工時間、地點的特殊性,所以就要求在有工程施工的時候才能去看,而且一旦施工到關鍵工序或者有工序交接變化時候就要去看。所以從這個角度就要求校企合作是深度的,基本上施工企業有很多的技術骨干或工程師得被聘為學校的兼職教師,尤其是有關實習這一塊這樣做更是必要。這樣再有必要參觀實習的時候,技術員就會主動和校方聯系。
3.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最少要保證認識實習用車的需要。
4.機制建設,要讓教師團隊認識到在關鍵時候理論課要積極配合實訓的需要,比如理論課上課時間的調整,人員有時候也要去配合實習老師管理學生。
1.院校和道橋企業的人力資源可以共享。
院校的老師可以去企業鍛煉,并為企業帶來實際效益;企業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到院校教書,雙方互惠互利,而且技術人員也愿意在院校教書,因為畢竟企業技術人員常年在野外作業,有時候也想照顧家庭、關心孩子學業;在這種情況下,去學校教書是可以兼顧的。所以如果認真協商,在人力資源共享方面是雙贏的,關鍵是院校的老師要成長起來,作為學院領導可以建立激勵機制,在施工一線能擔任工程師、技術骨干力量的學院也極力支持。這樣一旦企業因為人才緊缺,院校老師就可以彌補空缺,急企業之所急;咱們老師能挑起了大梁,企業也就愿意和咱們合作了,避免了院校一頭熱的現象。
2.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也是企業一部分重要的人力資源。
現在特別提倡工學結合,畢竟道橋施工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大量比較低端的技術人員;所以學生生產實習和頂崗實習的時候可以承擔一部分工作,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切不可一味工作而忽視學生的學習,這就要與企業仔細協商,達到既培養了學生,又對施工企業有利的效果。
高職院校道橋專業畢業生,三大核心技能具備其中之一就可以就業。所以三大核心課程必選其一。工程制圖、試驗檢測和測量,可以圍繞這三個方面進行課程整合并組成教師團隊,集中優質教師資源突破核心技能課,然后讓學生任意選課,可以根據學生選課的多少對教學團隊給以獎懲。
自由選課在國外已經存在了好多年,實踐已經證明了它的優越性。目前在高職院校尤其是熱門專業比如道橋,學生多,老師少,不能再按傳統的上課方法,否則課程將會流于形式。老師也太忙,不如挑出經典的幾個核心技能課程、讓學生必選其一;這樣對老師也是一個促進。
現在高職的熱點就是,課程整合盡量接近工作的實際情形,因為高職學時少,不可能以學科系統性去培養,所以針對工作崗位如資料員必須看懂圖紙,測量員和試驗檢測員這三個崗位去開發課程。
要加大實習實訓的考核力度,如果針對這三樣考核過關,學生最起碼做一份簡單的工作沒問題,制定好詳細的考評方案,技能牽涉的理論畢竟不多,最重要的是熟練度,所以可以要求每一個同學過關。
當然有程度好的學生,可以都學;但大多數同學學一樣就可以了,別的時間可以多讀些書,增加點職業素養。畢竟他們時間太緊了。
教育部網絡精品課程以及國外名校的公開課,要積極利用,組織同學聽,然后可以討論、老師給予引導。國外名校公開課的翻譯現在關于人文素質教育的很多,比如心理學、哲學、歷史等;而國內精品課建設是關于專業的比較多,老師只要積極引導,先找到合適的網站先聽,看是否適合學生的現有水平。
在當前師資少,學生多的現狀下,增加網絡的利用質量和圖書館讓學生自己看書學習,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綜合素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方案。
總之,這幾點僅僅是極需要重視的,要注意的還有很多,希望我們共同努力,互相借鑒,早日把道橋職業教育變得更加理想。
[1]馮銘.高職教育“產學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障礙及其對策淺談[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9).
[2]陳德清.試論高職教育辦學模式、內容及特征[J].中國成人教育,2010,(14).
[3]董瑜淺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J].世界職業技術教育,2002,(2):37.
(作者單位: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 呂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