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杜晶華 郭金紅 張琳娜
新形勢下中職醫學基礎課教學研究與探討
黑龍江 杜晶華 郭金紅 張琳娜
本課題經歷了四年時間的不斷探索與總結,運用了創新教育的原理及方法,結合現代職業教育的特點,采用了實驗法、討論法、調查法、歸納總結法,經過了反復的討論、論證與實踐,改革了傳統的考試方法,進一步完善了醫學基礎課教學的評價過程,整理了學生應知必會的知識點,以社會對中職護理人才的需要為指導改革考試模式與教學內容,從而培養出適應現代職業教育需求的全新人才。
護理;醫學基礎課;教學與考核方法;改革
為了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開展職業教育的決策》,根據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改革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考試模式已經勢在必行。我們經認真研究討論確定了《關于中職護理專業醫學基礎課教學與考核評價方法改革的研究》課題,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進一步深入探討現代職業教育醫學基礎課的課堂教學方法、考試新模式,提高職業教育教學效果,將更好地滿足與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優秀護理職業技術人才的需要。
1.實驗法,2.調查法,3.心理法,4.歸納總結法,5.典型示范法,6.討論法。
(1)以醫學基礎課教學大綱修訂為主線,通過對教學大綱的重新制定,進行課程內容改革,從內容優化上保證課程為培養目標服務。通過各門課程任課教師的討論、座談,找出并解決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專業特色突出、結構設置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
(2) 分別在 2006 級、2007、2008、2009級護理學類各專業中實行新修訂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在2008級、2009、2010級護理學類專業學生中實施月考新模式。
(3)逐步建立適應新大綱的醫學基礎相關課程的考試試題題庫建設,綜合實施效果,總結推廣價值。
(1)課程體系改革
原有教學計劃普遍存在總學時過多問題,在確?;纠碚撽U述清楚的前提下,精選授課內容,加強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具體運用,通過改革,大大改善了原來課程體系龐雜的現狀,從課程設置上將《生物化學》調整為講座課,將《遺傳與優生》作為拓展課選修,其他基礎課從內容上整合,在學期、學時上進行調整。如2006級開設的《正常人體學》包括解剖和生理的內容,2007-2010級將二科分開設置;2006級開設《藥物學基礎》,2007-2010開設《藥物應用護理學》更貼近專業;2007-2010級學生3個學期完成理論學習。醫學基礎課開設的學期、學時要相應調整:《生理學基礎》由2學期調整為1學期,學時由54學時調整到72學時,比大綱要求多18學時,以利于學生學習,《病理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由54學時調整為18學時再調整到36學時,以觀后效。
(2)課程內容改革
按照新的教學計劃,重新調整各門課程授課內容和授課計劃。重新修訂了醫學基礎課的教學大綱和實驗課的教學大綱,祛除了原有教學大綱中過時的、重復的內容,部分課程適當增加了順應學科和專業發展特點的新教學內容。
(3)考核方法改革
我們在對國家護士職業資格證書課程體系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研究嘗試,在建立以能力考核為核心的中高職教學考核評估制度教學模式的實踐中,在促進中職護理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方面做了初步的嘗試,提出新的理念和模式。
第一,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用月考代替期末考試。
近幾年,隨著學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生源素質有所下降。教師授課難度大,課后管理日趨復雜。中職護理專業考核評估方法的改革,應當以培養目標為依據,以能力考核為中心,考核方法力求全面、真實。改革考試方式,由期末一次終考改為分階段的月考,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以此為主要考核評價形式。
第二,設立專業題庫。以國家護士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課程為重點,建立不同層次、不同專業醫學基礎課與專業課題庫,每個題庫包括10套試題。題目的選定應符合不同層次課程教學大綱、教材及教學內容的要求,題型應包括不同類型多選題、名詞解釋、問答題、臨床討論等。
我們采取了問卷調查、座談討論等方法,根據學生和教師的現狀進行了綜合分析,歸納總結了現階段學生的學習初始狀況及在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分析并總結了現階段教師的思想活動和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教學中的主要困難。通過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職業教育的原理和方法,針對學生的現狀,提出了課題的指導思想,明確了課題研究的重大意義,探討并摸索了在護理專業開展醫學基礎課課程改革和考試設計的初步方案。
我們在課題的運作過程中首先確定了實驗班級,即在2006屆、2007屆、2008屆三個中等護理年級組開展醫學基礎課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試點及考試方法與題庫建設方案的實驗研究工作。
(1)我們首先明確了課題研究需要解決的針對性問題。解決了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解決了課程內容存在的不合理問題。
(2)開展了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第一,以醫學基礎課教學大綱修訂為主線,首先重新設置確定了護理專業應開的必要的醫學基礎課課程,進行了醫學基礎課教學計劃的適當刪減,在此基礎上對相應課程重新制定了教學大綱并進行課程內容改革,從內容優化上保證了課程為培養目標服務。第二,分別在護理學類各專業中實行新修訂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在護理學類專業學生中推廣并實施考試試題庫建設。第三,在三個年級組開展考試方式改革,由期末一次終考改為分階段的月考,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以此為主要考核評價形式。第四,逐步建立適應新大綱的考試試題題庫建設,綜合實施效果,總結推廣價值。
(1)研究推廣總結階段
課題組認真整理了相關建議并認真思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與總結,不斷完善課程大綱設計及評價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項目,不斷充實題庫建設,總結了指導學生學習的新方法。
(2)總結修改階段
課題組總結了階段經驗,在全校推廣與實踐該方案,完善了學生學習過程的題庫評價體系并總結了指導學生學習的新方法。
首先,本課題調整了教學的大綱與內容。其次,改革了傳統考試方法,設計了科學性、時代性較強的考試新模式與內容;其次,進一步完善了醫學基礎課教學的評價過程。第三,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專業題庫建設。整理了學生應知必會的知識點,以國家護士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課程為重點,建立了不同層次、不同專業醫學基礎課與專業課題庫,每個題庫包括10套試題。第四,改革了中職教育的考核評價方法,用月考替代期末考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防止傳統考試中一次筆試或口試形式存在的片面性;打破了傳統考試閱卷中一張試卷定乾坤的成績評定方式;有效地杜絕了傳統考試中各種作弊現象的出現;能夠突出以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思想,同時適應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
(編輯 劉麗娜)
(作者單位:鶴崗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