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 馬煥興
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
廣西 馬煥興
近些年來,中職校學生違紀、違法現象出現較多,也不乏一些惡性事件,從中反映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不足之處。本文通過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創新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對策。
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研究
加強和改進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保證,是實現科教興國,人才強省戰略的基礎工程,是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對學校的教書育人和建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指導作用。
(一)思想道德教育過于表面化
目前,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雖設置德育課程,但沒有把德育課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來看待。各學校開展的德育活動雖然形式多樣,但在執行的過程中過于看重比賽或活動的結果和形式,導致參與的學生人數往往是少數一些人,受教育面不廣。
(二)職業教育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職業教育是適應工業生產而興起和發展起來的,旨在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培養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因此職業教育在專業理論上以“夠用”為原則,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近年來,從教育部到各?。▍^)教育廳,把技能比賽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甚至提出“高中有高考,中職有技能比賽”,把技能比賽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這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另外,學校教育缺少與企業職業道德教育的溝通,導致許多學生到企業實習甚至畢業后到企業工作時,不能適應企業的管理和文化氛圍,甚至出現與企業文化背道而馳的現象。
(三)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
1.生源質量不高。首先,學生和家長的成才偏見導致進入中職校的學生質量不高。其次,中職學校生源大戰愈演愈烈,部分地方形成了一種地方保護主義,造成生源分配不公現象。得不到保護的學校只能“饑不擇食”、“來者不拒”,導致進入學校的學生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另外,中職學校部分專業實行免學費就讀政策,讀書期間又有生活費資助,部分暫時沒有著落和出路的初中畢業或未畢業的學生就暫時到中職校來過渡一下,這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需求和欲望,到學校來只是打發時間混日子。
2.行為習慣和自控能力差。部分學生法制、紀律觀念淡薄,曠課、早戀、打架斗毆、沉迷網絡、辱罵教師的現象時常發生,他們對家庭、集體和社會缺乏責任感,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也知道不應該違反學校的規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較差,時常有違規行為,且屢教不改。
3.學習目標不明確,信心不足。由于部分來到中職學校就讀的學生是出于無奈,所以在學校里,他們對學校所開展的活動大多不感興趣,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比較差,學習目標不明確,對前途和未來感到迷惘,過一天算一天。
(一)秉承崇德尚技理念,將德育工作擺在中職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
各學校必須堅持技能培養,德育為先,引導學生“先學做人后學做事”,切實把德育擺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貫徹于教學教育的全過程,把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與技能人才培養結合起來,堅持貫徹“教書育人,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方針,把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貫徹到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把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優秀技能人才作為辦學目標和宗旨,才能順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特點和要求。
(二)加強師德建設,優化教師隊伍
師德是為師育人之本,是開展學校德育工作的關鍵環節。學校要加強德育隊伍的培訓和學習,加強對年輕德育工作者的在崗指導和培訓,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強化班主任的引領作用,在每個學期教師評優時不要忽略思想道德教育目標,確立德育目標,細化考核機制,使德育隊伍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三)加強學科滲透,明確學科育人目標,營造人人參與育人的氛圍
學科思想道德教育滲透是學校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應德育與智育相互滲透,寓德育于各課程教學中,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科教學之中,使中職學生在課堂上既能嘗到知識的甘泉又能好好地吸收思想道德教育的養分,從而形成每個教師都參與的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格局。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適應中職學生特點的各種活動
校園文化是學校德育的重要載體和實踐環節,“德潤人心,文化天下”。中職學校應認真總結提煉本校優良傳統,緊密結合時代精神,努力營造團結和諧、開拓進取、求實創新的校園文化精神。校園文化可以通過?;眨8?,校報???,校風,教風,學風,如在校園里張貼“崇德尚技,博學精工”、“德技能雙馨,知能相長”、“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等宣傳標語傳播,讓師生耳濡目染,受到校園文化的熏陶和激勵,同時可以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既可以豐富師生的課余生活,也能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陶冶性情,提高素質。
(五)建立良好的獎勵機制
學??稍O立一些單項獎勵如思想道德品質獎,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對在道德教育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還可以通過廣播、電視、校園網絡、黑板報、校園宣傳板對其事跡進行大力宣傳,將其作為學生身邊的楷模。與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的學校還可以在企業設立專門的企業德育獎勵機制,盡最大能力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
(六)創新形式,拓展平臺,培養新載體
除了充分發揮課程教學主陣地作用外,還要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配合社區做好學生德育工作,如心理咨詢、公益性德育教育活動等。同時還可充分發揮企業在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學校與實習單位共同做好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工作。另外可以家長學校、“家委會”、軍警民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等多種形式,拓寬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渠道,形成齊抓共管,步調一致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為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大氛圍。
[1]黃才華,項秉健.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
[2]劉邦惠.犯罪心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
[3]黃喜珊,王永紅.教師效能感與社會支持的關系.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年,(01).
[4]邵來成,高峰勤.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現狀及其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
[5]林進材著.班級經營.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作者單位:廣西欽州農業學校)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