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
(長治市教育學院)
英語教學反思與探究
◆李 華
(長治市教育學院)
英語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自身教學行為不斷地進行反思的一種行為。從反思的必要性和反思策略等幾個方面加以闡述,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提供一個反思模式,對如何促進教師的教學反思提出幾點建議,以便為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
英語教學 教學反思 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己成為素質教育的根本所在。但目前,教師職業缺少創新意識的狀況不容樂觀,針對英語教學的反思與探究這一研究課題,對教師進行反思行為研究,提出了創造型教師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和教學素質。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積極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
“反思”(reflect),就是進行“深刻與仔細地思考”(To think deeply and carefully about something)。教學中進行不斷地反思與調整是每位教師的必備工作。反思性英語教學,從思維的高度探索教學理論與實踐,在提倡探究精神與科學思維方法的同時,十分重視教師的自我發展與主動性的發揮,而對于各種外語教學理論與方法均取包容的態度。教師通過自己的反思探究適合自己教學的理論、策略和方法,變被動為主動,這樣才能從因循守舊轉變為不斷進行反思、科研和探究的研究型與學者型相結合的教師。也只有通過接受知識、培養能力、積累經驗、反復實踐與不斷反思的過程,才能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的各種關系,充分發揮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指導作用,真正幫助學生科學有效的掌握各種語言技能。作為一線教師,對自己平時教學材料的不斷記錄、收集并及時反思、調整等這些行動都義不容辭。英語學習活動本身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幾乎在學習的每個階段每個方面錯誤都會出現。學生英語學習過程受母語的干擾和影響很大,語言錯誤也隨處可見。而如今對學生語言的精確性有很高的要求,語言輸出量不斷增加。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各種錯誤進行反思分析研究,從而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語言水平。
自我反思,是教師個人以自身的教學行為、課堂體驗、教學觀念等為對象所進行的反思。對于很多教師來說,私下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比接受別人的審查容易。更何況,繁忙的教學生活使得教師之間的對話變得很困難。反思日記是教師把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記錄下來,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批判性反思、分析和評價,以理清思路、提高認識、改進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和方法。采用敘事的方式把某個教育情境敘述出來,還加以評述,對教學故事的敘述過程的同時也是一個反思自身教學活動的過程。錄音和錄像能將課堂教學生動、真實、詳細地記錄下來,教師可以采用課堂錄音或錄像的方式進行反思。使用教學錄音或錄像不僅有助于教師認識真實的自我或者隱性的自我,還有助于教師發現自己在課堂上發現不了或感覺不到的一些問題和情況。因此,教學錄音或錄像是教師更加全面地、深刻地進行自我反思的一個有效方式。通過錄音,教師可以發現自己在課堂教學時間分配上,有多少時間用于自己的講授?有多少時間用于學生的發言?還可以仔細聆聽自己語言音調的調節,更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是否不經意地從語言中流露對學生的不耐煩等等問題。以下是反思過后對教學策略的改進。
1.優化教學手段
優化教學手段,必須充分利用和創設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聽錄音、看投影、角色對話等,讓學生入情入景,努力使書本語言和實際運用統一起來,使課堂教學在全方位多層次的活動中輕松愉快地進行。優化教學過程,必須把重點放在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上,要從識記、操練向運用飛躍。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必須使學生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得到全面發展,并能綜合運用,必須通過強化訓練,提高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能力,堅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如閱讀、講故事、唱歌等,這是提高學生外語素質,實踐外語“內化”的重要舉措。新課標英語內容廣泛新穎,貼近生活,除了具有科學性和趣味性外,更具有開放性和可持續性。課程結構更靈活,給予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的機會。內容編排在采用單元劃分的基礎上,設置了若干板塊,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中心話題展開聽說讀寫訓練,各部分之間教學目的明確,卻未標明順序,未分課次。這樣安排給教師更多的自由空間,教師可以擺脫每個lesson的束縛,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學計劃,大膽進行取舍和補充。
2.加強寫作訓練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從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對學生應該進行分階段分步驟的指導性訓練。在寫作訓練方式方面應注重寫作過程訓練,在課堂上給學生主動權給他們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以拓展思路提高習作效率和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通過制定計劃、尋找素材、撰寫草稿、審校等環節,再加上通過對具體文章的分析對如何開頭和結尾、中間如何銜接過渡等寫作技巧進行訓練,這樣經歷整個寫作過程的學生就會有足夠的自信和鋪墊,學生作業的文本質量和教師的批改也將事半功倍。在訓練內容和方法上,教師也應該動腦筋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種語言材料,采用縮寫、改寫、續寫和仿寫等靈活多變的訓練方法,來激發學生寫作靈感和熱情,使學生逐漸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使學生的寫作一步步得心應手。教師在對待學生的錯誤方面首先要有正確的態度,對于學生的錯誤應給予及時反饋和糾正,因為寫作語言表達必須符合語言規范,這樣寫作達意、交際的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地發揮,寫作中的錯誤必須及時糾正。教師應長期堅持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歸類、分析、解釋并反復練習,還要鼓勵學生建立錯題集,養成對錯誤進行記錄分類的習慣,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的反復。
3.對比分析教學
對比分析以學習者母語和目標語的比較和對比為基礎研究學習者的錯誤。它提倡在母語和目的語兩種語言間進行對比研究,探索和預見學習者學習語言中的困難以及兩種語言間的差別可能導致的錯誤,因此它的興起與外語教學的實際需要有密切聯系,為今后編寫教材,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提供依據,對學習者加強訓練,使他們能自覺地避免或少犯錯誤。在外語教學中,適當地運用對比分析法,將學生的母語和所學的外語進行詳細地分析對比,著重找出可能發生母語千擾的因素,這樣就可以預見學習中的困難,從而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便排除母語干擾。
4.注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
在加強學生語言基礎訓練的同時,也要注意向學生傳授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語,更恰當地使用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教學中進行中西文化的差異比較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對詞語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必要的解釋,而且還應同母語進行適當地比較,以使學生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從而掌握正確運用英語的方法。向學生講解一些語篇銜接連貫的基礎知識。讓學生認識到篇章不是句子的簡單堆砌,而是通過銜接、連貫等手段將句子排列組合成邏輯嚴密的有機體。教師在平時講解課文、分析閱讀理解、操練英語寫作時,要從語義上的連貫和形式上的銜接入手重視語篇的分析。另外,通過篇章學單詞也會事半功倍。單詞在篇章中消除了意義的模糊性、多義性,句子在語篇中體現了它的得體性、連貫性。
5.提高閱讀效率
正確指導學生閱讀是解決詞匯問題和迅速提高第二語言運用能力的必經之路。閱讀可以獲得充足的詞匯量、正確的語法知識、廣闊的視野和文化背景。閱讀可以不斷地積累詞匯、優美語句和英語習慣用語,更好地體會和領悟作者傳遞信息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英語閱讀必須內容、難易適當,時間量適當,否則會打消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課余多讀一些英文報紙、雜志、書籍等,將英語閱讀變成一種學習習慣,從而加強學生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增加語言知識,為寫作打好堅固的基礎。將學生分成各小組以進行平時常規學習活動的管理。早讀時,同學按要求朗讀或背誦課文,每個小組成員的早讀的情況由組長逐個檢查后向教師報告,同時由組長幫助指導困難學生。以此能夠提高學生早讀課讀書積極性。記單詞時,由小組長檢查落實小組成員每天的記單詞情況,監督組長不可以作弊。以此提高基礎差的同學朗讀水平。課堂上能抓住機會舉手回答問題,樹立自信。
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教師對學生語言素材的研究和分析,以促進教學的實際效果。在聽、說、讀、寫、譯等各個環節中及時調整各個環節的教學,使各種能力的訓練都更具科學性和有效性。利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有效反饋每一天、每個階段的教學效果,及時反饋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下一步教學。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對于學生的錯誤應以最快的速度的進行反饋和調整。及時反映學生每一階段的學習情況每次測試后都要對每一部分進行錯誤分析,根據數據列出學生的薄弱點,作為教學的重點和下次測試的要點。測試中不斷增加重點和難點的復現率,以保證學生真正掌握每個要點。
英語教學反思意識,是教師對教學反思的一種認識以及建立在這種認識基礎上的行為傾向,它是以內隱的方式影響、調節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要想更好地進行教學反思,必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反思策略。教師應通過英語教學反思,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出更多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的新型人才,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1]高緒麗.讓教學反思為語文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J].學周刊,2011,(02).
[2]閆洪濱.關于教學反思的幾點思考[J].教學周刊,2011,(03).
[3]趙曉艷.開展英語活動課教學體會[J].吉林教育,2011,(Z3).
[4]許長先.芻議物理教學反思[J].中學教學參考,2011,(26).
[5]周小鋒.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反思[J].新課程學習(下),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