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潔
(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
語音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關鍵
◆李 潔
(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
從語音教學與詞匯及閱讀的關系、語音和聽力的內在關系及影響、語音教學與英語口語的本質聯系三個方面,指明語音教學改革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據其特點提出相應解決方法。
語音教學 重要性 改革方案
目前,我國英語各級教育都突出對聽、說能力的考察。語音是根本,也是讀寫譯的基礎。因此,學好英語首先要提高語音水平。然而,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已成為推進改革的障礙。
語音知識不僅涉及單詞的發音,句子的語音語調等問題,同時還涉及詞匯的掌握與記憶。目前,各大高校依然把英語課作為統考課設置,教師自然把四級通過率擺在教學的中心位置上。從閱讀、語法知識、聽力、寫作各方面,加大教學力度以確保高通過率。在這種教學主導思想指引下,大量記憶詞匯,各形式的閱讀材料首先就擺在學生面前。教師在要求學生記憶詞匯的時候很少講授詞匯的記憶技巧,只是硬性要求在規定的時間里記憶多少詞匯。這就是學生在沒有學到科學記憶法之時,還要記熟大量詞匯,即詞匯也就自然成了學生最心煩的事,學習英語的第一關就很難逾越。顯然,機械記憶無法應付龐大的詞匯量,而理解記憶也只能記憶詞意。那么,集聽、說、讀、寫、譯各功能于一身的發音法就顯示出它獨具的優越性。它可以通過將詞匯音標中的元音、輔音、重音及次音準確讀出來的方式,根據其語音規則發揮眼、耳、手、腦的共同作用,既可以在短時間內記住單詞的發音,又能記住詞意。這樣才能做到語音與語意兩不誤。與之相對比,傳統詞匯教學采用的是翻譯法,其教學重點在解釋詞意和固定搭配上,忽視了讀音這一環節。結果造成學生往往知其“形”,知其“義”,而不知其“音”,從而暴露出大部分學生聽說能力偏弱這一問題。從另一個角度看,忽視讀音,不能準確把握讀音規則,會導致學生記憶不牢固,拼寫單詞時很容易出錯誤,自學能力差,掌握詞匯速度緩慢,重復記憶次數增加的問題。因此,為順應現代化社會需求,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主導前提自然就是“語音”了。
學生英語語音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有直接關系。英語語音能力的強弱是導致閱讀理解優劣、快慢的重要原因之一。Gayane Me-schyan等人認為,“語音譯碼要求學習者具有一種能力:即把恰當的聲音映射相對應的字母,然后把這些聲音融合形成詞或非詞正確的語音表征。”在實際閱讀過程中當一個個英語詞匯引入眼簾時,我們的腦子里必然會同時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聲音形象。這些聲音形象越準確、鮮明,讀者對讀物的理解也就越準確、深刻;這些聲音形象越是連貫,閱讀也就越是流暢。
語音作為英語學習的起點,不僅是學好外語的前提,而且對提高聽力、口語、單詞記憶和語法學習有極大幫助。首先學習字母、單詞的讀音,即語音學習的第一步是聽音,而后才能辨音、模仿,進而才能有把單詞的音、形、義聯系起來的能力。因此,聽是語音學習的根本方法。聽力理解是學生利用傳播的語音信號獲得信息,在利用預先掌握的基礎知識獲得信息的過程。也就是說對語音信號的辨別,即語音解碼是聽力理解的關鍵。而且兩者的關系是既相互作用又缺一不可。可以說,沒有語音就不會有聽,沒有聽力,語音也就毫無意義了。聽力的好壞,主要看辨音水平的高低。因此,學生必須掌握基本語音知識,包括單音、重音、節奏、連續、弱讀和語調等訓練。沒有語音知識作為基礎,對單詞而言只能把形和義聯系起來,不能把音和義聯系起來,這會嚴重影響聽力的提高。聽力水平是否能提高,語音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語音對聽力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單音。在初中、高中階段的教師經常以單音詞為范例,對學生進行聽力和辨音的訓練。如[V]常讀成[W],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圖省事,不費力,而且很舒服。其次,是節奏訓練在語音教學中把重點放在單音訓練上。事實上,大學教學先在聽力訓練過程中能準確發單個詞音,但有時一個常用詞被放在聽力材料中卻往往難以分辨,從而影響整個句子乃至對全文的理解。出現這種情況正是沒有掌握句子的節奏,即連讀、弱讀、停頓。要想提高聽力水平,必須掌握句子的節奏。通過節奏訓練,幫助學生深刻的認識英語話語中的重音和節奏的模式及規律,提高他們識別重音和節奏的能力,使學生能毫不費力地聽懂對方的發音,同時學生通過自覺模仿正確的重音和節奏,提高話語的流利程度,養成良好的口語習慣,在語境中正確的使用這些話語的功能,用自然得體的英語語音和語調表達思想,輕松自如的進行交流。最后,是語調的訓練對聽力的影響。不同的語調反映說話人不同的思想、態度、感情,規范的語調可以增加信息傳遞的可靠性。
語音是語言交流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語言內容最基本的載體。發音準確,優美是語言交流所追求的境界。聽和說是人類語言交際同一層面上的一組互動,聽和說的互相配合協作是交際成敗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說者用詞不準確,聲音含糊,聽者就難以聽清、理解交際可能失敗;反之,如果聽者采取不協作的態度,把言者的意思歪曲的話,也會導致交際失敗。因此,作為言者,除了必須采取適當的詞語和方式將自己的意思明白無誤地表達出來,還必須用清晰、明亮,讓人足以聽清的聲音來說話,發音力求正確,優美。至于聽者,他的任務就是去聽懂、理解言者。去預測、聽辨、糾正錯音,其任務完成得好壞依賴很多因素,包括聽者自身的語言水平(語言水平、語法知識和詞匯量)常識和語言敏感性等。
通常講自身發音準確者,聽起來就容易,并且對別人發得不太準確的音的預測,修正和理解會快些,效率會高些。
分析完語音在聽說語言交流過程中的作用后,不難看出語音、語調訓練是口語必過的第一關。然而,大學英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至今仍然是薄弱環節。由于語音能力差,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英語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應高度重視英語語音教學,努力工作,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特點的教育教學法,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進而傳授好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英語語音學習習慣。英語語音教學任重而道遠,改革的出路應該是以學生的實際問題和需要作為教學核心內容,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培養學生良好的語音能力,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1]桂燦坤.美國英語應用語音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2]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與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