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斐
(儀征市胥浦中學)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改革作文評改方式,以自主模式全面提升初中作文教學成效
——對當前初中作文評改教學的反思與研究
◆吳斐
(儀征市胥浦中學)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絕大數教師對于作文的批改投入的精力是比較大的,將大量的時間耗費在學生的錯別字、病句以及其他結構方面的修改上面。我們不能否認教師工作的認真,但是實際成效究竟如何仍需深入思考。許多學生在拿到作文以后,并沒有能夠認真地對每一處修改的地方進行思考,好多學生關注的只是自己作文的等第,教師的勞動沒有完全發揮出成效。所以對于傳統的作文評改模式應當進行認真的反思,開展積極的探索與探究,以更加有效評改模式來促進學生作文能力提高。
在初中作文自主評改模式的探究中,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建立起學習小組,與語文教學的探究模式相類似,讓學生在小組這樣一個集體里面更好地開展作文評改。作文評改不僅要著眼于改出作文的毛病,還要能夠評出文章的毛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來改進,這也是采取小組模式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在評改中,學生不僅要將作文的毛病改出來,還要與作者見面點評出來,以相互溝通交流的方式提高作文評改的成效。
通過學生自主評改模式進行作文的評改,主要應該包括作文素材的選擇、技巧的處理、結構的安排、詞句、標點使用的準確性等。在學生開展自主評改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基礎性與針對性相結合,一方面,要將標點運用、字詞準確性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回顧,讓學生運用扎實的語文基礎解決這些基礎性問題;另一方面,應當強化作文評改的針對性,重在引導學生對文章的間架結構、選題立意、手法運用等方面開展分析,不僅提高學生的分析評改能力,更要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之中學習到優秀的寫法,全面提高自身作文寫作能力。
一是揭示活動目標要求。在開展評改之初,教師應當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在素材的選擇層面,著重要求學生分析作文的素材與主題思想的結合程度是否密切,是否偏離文章的中心;在寫作技巧層面,主要看作文有沒有靈活運用各種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在間架結構方面,看文章有沒有實現詳略得當;在遣詞用句方面,主要查看文章存在的病句和錯別字;在標點符號方面,主要核對使用的準確性。
二是發揮示范促進作用。在自主評改指導過程中,教師在向學生提出明確的目標要求之后,還應當發揮示范的作用。教師可以隨機選取1~2篇學生習作進行評改示范,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步驟進行逐項審核,在審核的過程還應當與學生共同討論,在師生互動修改的過程中讓學生熟練掌握作文評改的程序、要點,為接下來的自主評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是要求開展評改活動。教師開展了評改示范之后,就應當要求學生自主進行評改。學生的自主評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采取個人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研究相結合的方式,主要按照四個步驟來進行。首先,從文章整體上進行評價,文章的選材與中心表達是否和諧協調;其次,對文章進行仔細閱讀,每一個字、每一詞、每一個句、每一個標點,都認真閱讀,尋找錯別字、病句、用錯的標點等;第三步是初步提出自己的評改意見,與學習小組其他同學開展交流研討,對于差異性較大的還要進行集體研究,盡量提高評改結果的科學性;第四步是批改者與作者之間進行直接交流,重點要指出習作中錯誤的地方,還要提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在學生開展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巡視點撥,解決學生交流過程中的一些疑問。
四是集體研究得出結果。在相互交流等環節結束之后,教師還要求學生,在小組其他同學共同努力下,為所修改的文章評定等第。在等第的評定上,教師應當提出原則性的指導性意見,為學生決定粗框架等第評價標準。具體的評定過程,由各學習小組討論研究依靠集體的力量來確定。采取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最大限度地保證公平,避免學生個體認識上的差異而帶來的不穩定性。對于學生評定出來的等弟,教師還應當逐一核實。
一是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熱情。以往的作文評改中,都是教師進行評改,學生接受教師的評改結果,缺乏互動,學生的參與性也不高。在自主評改的模式中,學生成為了評改活動的主體,整個過程全程參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被有效調動起來,整個評改過程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踐證明,運用自主評改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作文學習的積極性,以積極情感提高學習投入程度。
二是有效地實現了相互借鑒。開展學生自主評改目的,一方面為了讓學生更好參與到雙邊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在學習的評改過程中,在其他同學作文寫作中學習值得借鑒的寫作技巧,對于自己存在的問題深化認識,在取長補短之中不斷提取經驗、改進不足,提高作文寫作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優秀生的作文更應當能夠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典范,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有助于作文教學整體成效的提高。
三是明顯地提高了綜合能力。采取學生自主評改為主的模式,能夠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能夠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能夠讓學生在作文的評改的過程中提高評價能力,對于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
一是要順應發展規律。雖然學生對于這些新穎的教學模式具有深厚的興趣,但是從初步接觸到掌握其中需要一個過程,教師在推進這一模式的過程,當中應當循序漸進,逐層深入逐步加強,否則欲速則不達。
二是要掌握實施要點。在學生自主評改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發揮好啟發引導與點撥的作用。在發揮學生自主評改與強化教師點撥引導的兩者之間掌握好平衡,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更多的環節讓學生自主地完成,又要教師全程掌控教學進度與成效,做到教師引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結合。
三是要營造積極氛圍。在學生自主評定作文等第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發揮好復核環節的作用,尤其是對于班級處于中等位次的學生,更要靈活處理,在堅持整個標準不變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評價標準,讓標準與這些學生的作文能力實際相吻合,以積極的評價和靈活的處理來激發學生的作文學習興趣。
四是要嚴格把好關口。教師在最后開展復核的環節當中,一定要認真細致,一方面尋找學生是否存在評改遺漏的地方,進行補充,另一方面對學生小組評定等第進行回頭看,對于不恰當的等第進行修正。
綜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開展自主評改模式的探究,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助于學生在相互借鑒之中提升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