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柏
(江蘇省響水縣實驗初中教育集團)
關注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構建高效活力課堂
◆徐亞柏
(江蘇省響水縣實驗初中教育集團)
由于信息技術課課堂的特殊性,課堂教學管理一直是所有信息技術教師面臨的難題。我在近十年的信息技術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的有效性,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本文擬就此談談個人的看法。
1.教師方面的因素
(1)教師對課堂管理的認識不到位。許多教師認為,課堂管理就是為了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管理的目標就是使學生保持安靜,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管理至少應該包括以下三個目標:爭取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爭取更多的學生投入學習,幫助學生自我管理。
(2)教師對學生情況的熟悉不到位。在學校的課程安排中,信息技術課在學生課程中所占課時比例為1/35,每個星期一節課,一位教師常常要帶十幾個班級,以一個班級五六十人的數量計算,那么一位老師平均一星期要給七八百名學生授課,如此多的學生數必然給老師認識學生帶來很大的困難,不經常性地接觸往往導致一個學期下來還不能將所教授的學生與其姓名對上號,就更談不上相互間的了解、信任和默契。
2.學生方面的因素
(1)重視程度不夠。雖然目前實施素質教育,但“主科”分數仍普遍作為衡量學校教學質量好差和學生成績優異與否最重要的標準。在學生甚至相當一部分老師的心目中理所當然是“副科”,加之信息技術學科的特殊性,導致很多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課就是他們放松解壓的興趣課程,上信息技術課沒有壓力、沒有負擔,信息技術課堂是可以不遵守紀律的地方,甚至可以成為沒有約束的地方。在這樣一種認識缺失的情況下,學生普遍只把信息技術課當作調節疲態的調味劑而已,于是有些同學就在課堂上聊天或玩游戲等等,導致課堂紀律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2)個體差異較大。有些同學從小就開始接觸電腦,已經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技能操作,授課內容淺了難以激發其學習興趣;有些學生進入初中后才開始接觸計算機,鍵盤、鼠標的運用及一些基本操作都還很生疏,授課內容深了又難以接受,這使得教師處于兩難境地,難于根據學生特點作適中授課,從而影響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如何把學生的精力和有限的時間投放到學習活動中去,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的有效性和課堂教學的效率?筆者認為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提升教師素質,增強教師影響力
(1)用嚴格的課堂規則約束學生。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嚴格要求學生是教師的優良品質之一。有的教師往往因為教的是“副科”而放松對學生的要求,這是導致課堂紀律不好、教學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師,要讓學生在第一堂課就明白課堂規則。第一堂信息技術課是最為重要的一堂課,教師在這堂課上必須明確機房的公約和規定,跟學生解釋清楚進入機房后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交代清楚違反條約的后果和處罰方式,并講明理由,在學生的心目中定下機房也是有規則講規矩的地方,不能隨意在機房走動、哄鬧等。在學生心里播種下規則,讓學生懂得規則無處不在,懂得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從而有效的消除學生在機房無意識的隨意走動、大聲喧嘩、偷吃零食、玩游戲等不良行為。
(2)用認真的教學態度感染學生。在沒有客觀優勢的前提下,信息技術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和業務素質,精心備課,認真上課,保證授課內容精彩豐富、授課方法深入淺出,使課堂教學與他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緊密聯系,從而讓學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覺被吸引。
(3)用較強的人格魅力折服學生。教師要善于與學生溝通,在與學生目光、語言、行為等各種形式的交流中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增進師生感情,建立愛的紐帶。一次小小的問候,往往就能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要在引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傾注自己的愛心,對學生要做到既嚴格要求,又平易近人。讓學生被你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如果他敬你愛你,喜歡你了,那么他就會配合你所說的一切,使課堂易于管理。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機會不多,更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把學生當成自己的親人,有意識地主動與學生溝通,才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礎。
2.把握學生特點,提高學生自覺性
(1)用換位的思維立場理解學生。中學生對新生事物具有濃厚興趣,加之經過一個星期的語、數、英等課程的輪番轟炸,身心早已疲憊不堪,一旦得以與向往已久的電腦親密接觸,顯得特別亢奮、激動。所以,在一堂信息技術課開始,就要他們馬上安靜下來的確很難。而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的這一特殊心理,只是一再強調不要講話,甚至聲色俱厲,以至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既沒能將課堂紀律維持好,又損害了教師的尊嚴,使得課堂紀律越來越難以掌控。因此,教師應該正確看待這種現象的產生和存在,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導學生。比如,可以在學生電腦顯示屏前張貼“請同學們注意保持安靜”等字樣,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調節學生情緒、調控課堂紀律,這樣更便于學生從心理上接受管理。
(2)用正確的疏導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點時,學生會顯得很興奮,忍不住要發言。這時,教師要示意學生舉手發言,而不要因為課堂秩序不好就強制性制止學生發言。當學生能夠有序發表意見時,教師應該將與課堂無關的討論引導到相關話題中去,根據學生的意見和想法將談論主題升華為課堂內容或作為下節課授課內容的鋪述。
(3)用優化的配對組合激勵學生。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同,剛好給同學們合作學習提供了條件,讓基礎好一點的同學分組坐在基礎較差的同學旁邊,當起小老師,幫助基礎較差的同學學習,這樣既能提高學習效率,又容易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出幾道思考題,讓同學分組討論,還能激起基礎好的同學的挑戰性。
3.做好課前準備,保證設備可控性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有時由于學生機的受控軟件及硬件設備發生故障,出現部分學生機不受控制,導致部分學生上課玩游戲或喧嘩等現象,影響課堂的有效管理。因此,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每節課前必須檢查每臺電腦是否都能正常運行并受控,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上機環境,防止出現上述現象。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課程是中學生普遍比較喜歡的學科。但是,由于學科特點和教學環境的特殊性給課堂管理增加了難度,教師只有運用各種符合教學規律的方法和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切實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目標,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并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