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文雅
(湖南省衡東縣城關中學)
論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曠文雅
(湖南省衡東縣城關中學)
初中歷史教學中,積極創設情境教學,完全符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和要求,也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認知特點。通過情境教學,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興趣,增加他們的人文情懷,渲染其內心世界的感情色彩,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有巨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本文首先對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原則進行了介紹,然后論述了情境教學的實施途徑,最后指出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重要意義。
情境教學 初中歷史教學 應用
我國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及在新世紀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我國在各行各業均進行了改革。其中,教育就是一個方面。近年來,我國的教育為了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進行了深化地改革。本文就是攫取了初中歷史情境教學進行論述,首先對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原則進行了介紹,然后論述了情境教學的實施途徑,最后指出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重要意義。
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強調“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培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要求貫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原則。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設情境教學。在創設情境教學模式時,需要對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原則有一個很好地把握,因為這是上好初中歷史情境教學課的前提條件和根本。
情境教學的一個設計思想,就是以思維為核心,以情感教學為樞紐,通過符合學生自身身心發展的特點來對教學情境進行創造與設計,巧妙地將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緊密地聯系起來,這就解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即長期以來在教學中重認知輕情感而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不能夠很好地協調。而且,情境教學將情境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強調借情境促進整體的發展,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獲得成功之后的喜悅。因此,情境教學既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課堂實效性,又能夠開創初中歷史教學的創新模式,這對于教學目標的確定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實際教學鋪平了道路。最終將會使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那么其成績也自然而然地有了較大地進步和提高。
情境教學的設計必須基于有效地促進初中生的積極思維,能夠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教學情境作為文化的綜合體,在情境教學過程中的任何一個課堂細節以及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會對其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很多時候,這些影響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該積極地對歷史情境教學進行優化預設,這樣才會達到一定的生成。教學情境是隨著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教學情境的設計要緊隨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目標,要具有一定的真實性,而真實性是情境教學中的一個最為本質的特征,那么初中歷史情境教學就是以真實性為中心的。例如,在上到林則徐虎門銷煙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這樣的情境:先在上課之前與學生進行商量,然后演一場林則徐的虎門硝煙。讓學生感知一下林則徐這位民族英雄的俠膽和豪氣,培養學生們的愛國情操。
針對如上對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的目標原則的論述,筆者認為初中歷史情境教學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完全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建立和諧的初中歷史課堂氛圍,關鍵在于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實踐表明,單純地、片面地強調學生的智力因素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能夠持續性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還需要依賴于學生高度的課堂注意力、學習興趣以及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等。課堂教學,尤其是情境教學的課堂,人是最為關鍵的。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使得課堂氣氛更加得和諧,這就從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學活動的提高。教師要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實現民主化的教學模式,而且教師要能夠正確地把握自身的課堂地位,其是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和參與者而出現的,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因此,在創設歷史情境教學時,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情境教學中,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獲得知識,獲得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獲得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等。這才是初中歷史創設情境教學模式的根本之所在。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孔子這句話可以知道,學生的心理特點具有好奇心,而且在思維上處于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發展階段。隨著信息化技術地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其中初中歷史教學也不例外,也開始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的板書不一樣的就是,它可以圖文并茂,畫面栩栩如生,使人身臨其境。在歷史教學中巧用電視、電影錄像剪輯、微機等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能給學生以生動、形象地感性認識,這對于激發學生興趣,促進積極思維,會產生積極作用。例如,在講到我國的解放戰爭時,教師可以事先下載好相關影片,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放映,學生們除了能夠學習到書本上的知識,而且還能夠身臨其境,這就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教師在放映的同時,再穿插講一些背景知識(主要為課本上的知識),這就能夠使學生們不僅能夠從心靈上得到愉悅,也能夠在愉悅的同時,學到課本上的知識。
初中歷史課本中有很多歷史場面,其中戰爭場面就是一個方面。對于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而言,教師僅僅是照本宣科似的將這些場面讀一下或是介紹一下。初中歷史情境教學,需要教師能夠充分地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歷史場面進行再現。例如,在講述《甲午中日戰爭》中的黃海大戰時,教師可以運用這樣的生動語言進行講述:“致運艦在激烈的海,戰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彈,船身嚴重傾斜,最后不幸中魚雷,全艦將士壯烈犧牲,在即將沉沒之時,隨從扔給鄧世昌一個救生圈——望能挽救他的生命,可是他因全艦俱沒,義不獨生,搖手拒絕,這時他養的‘太陽’犬,叨住他的肩膀,不使他下沉,鄧世昌毅然攬住愛犬,一同沉默在黃海的波濤之中。”這不僅能夠增加課堂的情境氣氛,更能培養學生們的愛國情操。
綜上所述可知,加強初中歷史情境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體現在:(1)通過創設情境,可以開辟學生主動發展的現實途徑;(2)“以情育人”,可以實現育人目標與教學目標的有機整合。
[1]高希娟.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嘗試[J].學周刊(C 版),2010,(3).
[2]王擁虹.初中歷史“情境教學”三部曲[J].文教資料,2009,(24).
[3]趙九鳳.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原則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4).
[4]張潔丹.淺析歷史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的意義及其途徑[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