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栩
(廣東佛山樂從鎮沙滘初級中學)
實踐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體會
◆王景栩
(廣東佛山樂從鎮沙滘初級中學)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給體育課的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環境。通過近幾年的改革實踐,獲得了一些體驗。在這里試探討傳統的體育課程與改革中的體育課程中學生和老師所處其中的不同狀態,探討實踐新課標下體育課程改革的一些體會。
課程改革 選項教學 體育中考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實施指導體育課程改革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體育課程教學在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式轉變、課程資源開發、學習評價手段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變化,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對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課改扎實、具體、持續、深入地進行,一些突出的問題與矛盾漸漸顯露出來,筆者結合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以我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為背景,在這里簡單談談學生、老師對體育課程改革的一些體會。
新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致力于營造以學生為主體、以知識與技能為手段、以健康第一和終生體育為目標、充分挖掘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多種功能與內在價值、保證每一位學生受益的教學情境。見證了體育教學從傳統到改革的學生,他們的現狀和思想是怎樣的呢?在2010年5月,筆者對我校初二年級12個教學班600多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統計數字表明,約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表示喜歡上體育課,同時表示贊成對體育課進行改革。在學生最喜歡的體育項目中,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是備受學生親睞的運動項目,另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認為考核中應該加入學生評價部分。
學生渴望對現有的體育課程進行改革,希望在體育課里能學到一門專長或者玩自己喜歡的項目,并表現出想學多方面東西的意愿。在選項方面,大部分男生并不在乎專項項目的考試難度而在乎興趣,而大部分女生則相反,先考慮考試的難度,然后才是興趣。說明學生對體育課的觀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面,還沒有向終生體育方面轉型。
問卷調查中有一項是讓學生選擇兩種自己喜歡的項目,統計表明,最受學生喜歡的項目是籃球,其他如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稍次,這充分說明學生在選項時受社會因素的影響較大。如籃球在基層開展得比較好,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生活中有NBA、CBA等國際國內的眾多大型賽事吸引和激勵學生去學,去嘗試籃球這項運動。其次,在學校、社區等公眾環境中,籃球場較多,容易開展這項活動,所以選擇這個項目的學生很集中。與此同時也表現出學生的選項意識較為模糊,選項面窄,體育知識儲備更新換代緩慢,學生喜歡一個項目往往從喜歡此項目的體育明星開始,是單純的追星族,沒有有意識地留意較為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術,也沒有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在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下,體育課只是一門學科,考完就結束了,沒能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達不到促成學生養成鍛煉習慣的目的。
從絕大部分學生對加入“學生評價部分”不反對來看,學生對現行的體育教學評價方法不滿,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只是簡單地希望不用考試,體育課只是玩,放松精神,不能把握體育課的目的和作用。傳統的體育課評價模式,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過程,甚至打擊了某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現有的評價方法進行改革的呼聲呼之欲出。
調查中發現,選項教學課的教學模式較受學生的歡迎,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一是學生對傳統的體育課大而統的教學模式早已厭倦,渴望有所變化;二是選項教學能使學生按自己的興趣與專長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能在課中學和玩自己喜歡的運動,深受學生的歡迎,較能激發起學生學習和鍛煉的熱情。但另一方面,選項制也使老師在教學課中遇到了一些新問題,主要是:首先各選項學生的技術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給統一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其次,如果選項內容與體育中考內容不掛鉤,在現今初級中學體育中考的現實壓力下,不能堅持和有序開展,這種無奈是基于現行體制的,不是學校或者教師層面能解決的。
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的初期,由于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與思想根深蒂固,面對這場深刻而復雜的體育課程改革時,老師們都表現得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在新課標統領下的體育課該怎么上,也由于種種原因,讓體育老師交流課改心得、觀摩課改成果展示的機會不多,專業的師資再培訓(如專項的理論,新興項目的技術與教學法等)的內容跟不上時代的要求,信息、資料更新慢,使課改有閉門造車或相互模仿、大致雷同的感覺。
通過多年多對新課標的理解和探索,逐漸對課改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們注重將課改和中考相結合,注重堅持不懈地提高自身專業知識與教育教學水平,通過互相交流學習,大膽創新,逐漸走出了一條新路子。例如:在教學中我們注意挑選學生喜歡的選項進行教學、注重選項和中考項目的有機結合,體現興趣和提高相結合等原則,使學生在體育課里快樂地練習,快樂地提高。
1.在課改實踐對比后認為,選項教學課如果是全校統籌開展,可避免造成場地的嚴重沖突和器材缺。
2.一些新興的運動項目的開展,需要老師除了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以外,更要提高相關運動項目的技能水平,以適應教改的要求。
3.在課改實踐后發現,由于選項課里已經學和玩了學生自己喜歡的運動,在課外活動時間里,一些學生就不再進行體育鍛煉,與以往的課外活動時間相比,可能學生實際參與運動的時間少了,這個現象應引起學校及相關方面的重視,筆者建議把課外活動也列入課改的范疇進行配套改革。
綜觀以往的體育課程,體育觀念滯后,競技體育、階段體育較為流行,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不利于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與習慣。體育課學生學習的評價,只注重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技能,同一年級使用統一的評分標準,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與練習過程,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學習評價方式亟待革新,新課改呼喚建立評價手段多樣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過程化,能真正反映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能引導教與學不斷走向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
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鍛煉的興趣,養成鍛煉的習慣,適應終生體育的要求,是我們體育課改革的目標,同時也是適應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改變體育課實施過于強調老師的教而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體育課對學生學習評價“一刀切”的現象,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身體健康五個方面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社會的進步,呼喚著教育的改革,在新課程標準的統領下,體育課程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我對教改的體會,希望能給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體育教師提供參考,為開拓體育教學改革新局面作出一點貢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