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劉洪仁
淺議校企合作中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和發展
廣東 劉洪仁
本文主要介紹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我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建設情況和人才培養模式,如何解決校企合作模式下出現的實際問題。
技工教育;應用電子技術;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長期以來,我國技工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與企業結合得不緊密,培養出來的學生與市場不接軌,再加上近年來,廣東省產業升級步伐突飛猛進,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按照技工院校原有的培訓模式已不能滿足產業升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為此,2010年5月,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省內100所優質技工院校和1000家企業共同搭建“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臺,形成了一個二元合一、互補互促、工學一體的“校企雙制”辦學模式,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我校正是利用這個優質平臺,與應用電子行業著名企業:恩智浦(廣東)半導體有限公司、至卓飛高(韶關)線路板有限公司、緯創資通(中山)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加快了我校應用電子專業的發展。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就應用電子專業而言,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由于我國在產業分布、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電路板生產基地,以至卓飛高(韶關)線路板有限公司為例,專業生產單面雙面及多層印制電路板,產品行銷范圍包括亞洲、北美洲、歐洲、澳洲及新西蘭等國家。企業需要大量具備掌握電路板印制工藝技術的技能型人才。現有的高校還沒有電路板印制專業,為了滿足地方乃至整個電路板行業的需求,我們設立了電路設計與制版技術方向,并與至卓飛高(韶關)線路板有限公司建立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
通過與企業的合作,我們成立了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多數來自企業的領導、工程師和專家,主要承擔指導專業建設、培養目標的定位、專業課程的設置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審核、開展與指導校企合作等工作,確保教學基本建設和教學過程的實施,人才培養能夠滿足企業技術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要求。在專業方向剛確定下來,我們就多次走訪企業,商討“至卓飛高班”的課程開設,多次修改人才培養方案,最后得出了一致的結論:①在招生簡章上注明這一專業方向是與至卓飛高集團合作的校企合作“至卓飛高班”,設有專門的獎學金、助學金、學生頂崗實訓及畢業生就業的工資待遇,讓學生在專業選擇時就有明確的方向。②新生入學穩定后就把學生帶到企業去參觀,讓學生及早了解企業,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培養學生對企業的感情。③企業選派主管、工程技術人員到學院給學生上課,進行企業文化,安全知識、技術崗位技能的培訓。④學生到企業去實訓,針對崗位技術進行現場的技能訓練,完成一定的崗位工作。⑤之后企業再次選派技術人員到學院授課,對產品質量的監控技術,電路板印制行業的標準進行強化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⑥學生畢業前的實訓可以直接到企業就業,實現就業“零距離”。
學校通過與企業的合作,聘請企業工程師進入校園,作為本專業的兼職教師,向學生講授企業先進技術,同時學校也派遣教師進入企業考察、學習和雙方交流,促進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校企合作的平臺搭建后,工學結合的開展就有了前提與保障,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深化教學改革,較好地體現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深度融合”,達到了學生的培養和企業的用人的無縫銜接,在與緯創資通(中山)有限公司的合作中企業表現得非常出色,企業以全方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目的,為本企業乃至于整個行業培養人才為宗旨,在生產任務不緊的情況下接納了O8電子班為期三個月的崗位技能培訓,改建了一個課室,上午由企業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崗位知識理論培訓,下午就到實際工作崗位進行技能訓練,重要的崗位還實行一對一培訓。學生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下進行操作,帶隊教師與企業工程師一起現場技術指導,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技工院校一方面承擔著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任務,另一方面,我國的技工教育還做不到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在這種情況下,技工教育的發展必須依靠社會各方面的支持,特別是必須依靠企業的參與。學校選派教師到企業鍛煉,在提高教師技術能力的同時尋求技術的合作,與企業共同開展課題研究、新產品開發,也使企業分享到學校的人才、技術、信息優勢,現在我們與至卓飛高(韶關)有限公司共同編寫《電路板印制技術》的教材,與恩智浦半導體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了《基礎電子實訓教程》。
“一頭冷一頭熱”、企業缺乏動力是校企合作工作中實際存在的難題,如何讓企業獲得實惠,提高參與技工教育的積極性。可從幾個方面思考:①當企業生產任務重,招工困難勞動力緊缺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適當安排學生到企業作短期的勞動鍛煉,讓學生了解企業,磨練意志,可緩解企業勞動力緊缺問題。②在合作過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在實訓前具備了頂崗生產的能力,使企業感受到接受學生頂崗實訓不僅不是負擔,而且成為有效的勞動生產力,降低了企業勞動力成本。③讓合作企業優先挑選、錄用實訓中表現出色的學生,使企業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風險。④協助企業將人力資源開發計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對接,鼓勵企業將員工培訓委托學校進行,降低了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與職業培訓成本。⑤通過設立企業冠名的獎學獎教基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德藝雙全的教師,同時將企業文化與理念傳輸給教師和學生,擴大企業品牌的影響。
我校應用電子專業的建設和發展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通過在專業領域內廣泛實施校企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畢業生需求旺盛,特別是合作企業定向培養的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在短期內適應崗位要求,成為企業生產技術骨干員工,校企合作模式也將在該專業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
[1]夏暉.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科技咨詢.2010年第3卷:119-120.
[2]胡蘭芳.淺談高職高專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教學.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26卷11期:104-106.
[3]任國燦,汪宋良,邵華.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教育與研究.2010年20期:157-158.
[4]黃鳳玲,唐幸兒.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思考.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年第27期:202-203.
(作者單位:廣東省南方高級技工學校)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