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專院校大學語文課的認識與研究
黑龍江張金偉
高專院校大學語文課的任務是既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我們就要采取適合高專學生特點的方法將大學語文教材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及優秀文化傳統傳授給學生,從而完成語文課的培養目標。
高專院校;大學語文;目的任務;定位;教法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講授過中學語文、講授過中專語文,去年我校升入為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開設了大學語文,我一個講授了將近三十年語文課的老教師一時感到茫然,大學語文究竟應該怎么講成了一個難題,于是我深入學習反復思考,我覺得要把大學語文講好必須認清以下幾個問題:
根據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語文教學大綱》的提法,大學語文作為高等院校非中文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公共基礎課),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達到以下目的:
(一)人文素質方面:以文章審美為載體,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修養。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思考,提升思想境界。
(二)語文能力方面:注意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兼顧大學語文的基礎性特點,熔工具性與人文性于一爐,使學生在交際溝通中所必須的人文素養得到切實提高的同時,引導大學生在聽說讀寫書等語文技能方面獲得應有的進步和加強、達到相應的水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日常書面表達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培養語文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語言能力強并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三)審美教育方面: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培養(美育)。
對大學語文課程進行定位至少應該考慮兩個問題:一是要考慮培養目標的需要,二是要從課程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出發。基于這兩點考慮,高專院校的大學語文課必須人文性、工具性與科學性并重,片面地強調其工具性,或單純地強調其人文性都是不可取的。原因是:
第一,高專教育是直接面向社會培養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的教育,是為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立足于社會打基礎的,不僅要教會學生做事,而且要教會學生做人。即高職高專教育必須“科學”與“人文”并重——既要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又要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二者不可偏廢。
第二,一個人良好的人文素質具體表現為真誠、正直、公道、正義、善良和利他等人文精神,而這一切都來自于靈魂的純潔與高尚,來自于他感情上巨大的包容性。大學語文課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昭示著做人的道德準則,倡導著完美的人格修養與至真至美的精神追求,包含著豐富的審美意蘊,處處閃爍著人文精神的光芒。在凈化靈魂、提升思想境界和豐富人的內心世界方面,文學具有得天獨厚、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要培養創新能力,首先必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為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礎。而想象與聯想能力又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核心。就想象與聯想能力形成的心理機制來看,文學作品的閱讀與欣賞是培養和提高想象與聯想能力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中學語文課相對而言偏重工具性,強調從知識向能力的轉化,知識與能力并重,而大學語文課在堅持工具性的同時,注重于人文性與科學性。其人文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利用文學形象的激勵、感召和影響,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靈魂,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尊重他人,團結協作、與人和諧相處的品德;二是利用文本所承載的思想,培養他們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與頑強拼搏的精神。其科學性主要表現在大學語文課具有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改善學生思維品質的功能。這主要源于兩點:一是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人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必然促使其思維能力的發展;二是文學是形象思維的產物,通過文學作品的閱讀與欣賞,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與聯想能力,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
認清了以上幾個問題,那么大學語文課究竟如何來講呢?
用什么方法講,這是上好大學語文課的關鍵,也是對于我們來說最棘手的問題,基于以上的認識,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有很大的區別,我們不能用教中學語文的方法再去教大學語文,經過學習有關大學語文教法的資料,我覺得適合高專學生的特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講析法是用講讀分析的方式,深入發掘大學語文所選作品中的所蘊涵的人文精神具有人文素質的內容,通過教師的仔細研究分析,把作品中所蘊含的具有積極意義和當代價值的內容精確地講解出來,使學生正確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把握作品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
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常常是教師一人從上課講到下課,教師這頭熱,學生那頭冷。要改變這種現象就是要增加學生課堂討論的份量,讓學生去思考。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參與到教學中來。
所謂情景創設,是教師結合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刻意營造一種課堂氛圍,通過情感參與、感性體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適合我們學校大學語文教學的情景創設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導語情景創設:引用與作品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興趣。(2)音樂情景創設:根據作品內容選擇恰當的播放音樂,或激昂慷慨或沉緩婉轉的音樂語言,再加上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烘托出作品中的語言文字之美。(3)課件情景創設: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視頻、音頻、圖片、文字四者結合,研制出所講篇目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與教師講解相呼應,可以直觀而有效地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悟人文精神的內涵。
大學語文的任務是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應該用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方法將大學語文教材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及優秀文化傳統傳授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作者單位: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