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中國醫藥科學》記者 封邑生
1995年,Pories教授在《Annual of Surgery 》雜志首次報道肥胖癥伴糖尿病病人實施胃轉流手術術后血糖水平變化的長期隨訪結果,該統計數據顯示糖尿病治愈率可高達80%;
2008年3月,在新西蘭惠靈頓召開的國際糖尿病會議及同年10月在意大利羅馬召開的歐洲糖尿病會議上,國際糖尿病聯盟確認胃轉流術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上佳選擇,大會提出了“糖尿病是手術能夠治愈的胃腸道疾病”的新觀點;
2011年3月28日,在美國紐約召開的“第二屆國際2型糖尿病介入治療大會”上,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發表立場聲明,稱胃轉流術較早適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可預防糖尿病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發展;
2011年7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與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共同發布《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共識》;
2011年10月22日,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中國醫藥科學》雜志社共同發起和主辦、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鼎力支持的“2011天壇手術治療糖尿病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專家首次就“手術治療糖尿病”進行專題集中研討……
2011年10月22日上午,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中國醫藥科學》雜志社共同發起和主辦、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鼎力支持的“2011天壇手術治療糖尿病學術會議”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據記者了解,這是一次由外科和內分泌科等多學科專家參與的盛會,本次大會的主題是“交流、規范、協作、發展”。在3天的會期中,來自全國相關領域的的30多位權威專家、學者及320余位學科代表,就《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共識》中所涉及的外科手術方式以及其他邊緣學科話題,作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這是繼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與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共同發布《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專家共識》)之后,中國專家第一次針對‘手術治療糖尿病’這一專業話題進行集中研討,具有十分重要的行業意義。”本次會議的發起人之一、同時擔任著會議共同主席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宋茂民教授,在繁忙的學術活動中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按以往的“慣性思維”,糖尿病應該是以內科治療為主的慢性疾病,如今,外科也介入了這一慢性病的治療“領地”,那么,我國出臺《專家共識》的背景是什么?“手術治療糖尿病”緣何會引起內科、外科,甚至包括麻醉、營養等各方面專家的共同興趣?目前,外科手術治療糖尿病究竟還存在哪些問題亟待解決?帶著這些問題,本刊記者走進了這次盛會,以尋求切實的答案……
“要了解召開這次會議的學科背景,必須了解糖尿病的發病現狀。”在會上,記者和宋茂民教授提及這次會議召開的“動機”時,他首先對記者說。之后,便詳細介紹了國內外糖尿病疾速蔓延的嚴峻形勢——
宋茂民教授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已經成為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流行病”,并在世界范圍蔓延開來。
隨后,宋茂民教授給出了一些數據:今年年初,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一項科學調查結果顯示:僅北京市20歲以上男性和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就分別達到了11.96%和9.03%,總體患病率高達10.16%;同期糖尿病前期患病率11.19%;代謝綜合征患病率更高達20.39%。也就是說,幾乎每10個北京人當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據此推算,北京地區大約有超過128萬名糖尿病患者、142萬名糖尿病前期患者和近259萬代謝綜合征患者。而且,從全國的調查數據來看,北京地區糖尿病患病率高于9.7%的全國平均水平。與以往調查數據相比,北京地區的糖尿病患病率,在不到30年的時間內,上升了約10倍之多!
宋茂民教授接著說,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此外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20歲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別達到10.6%和8.8%,總體患病率已達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達15.5%;據此可以推算出:我國糖尿病患病總人數已高達9240萬,糖尿病前期人數已達1.48億!
“因此,如何有效治療糖尿病,已經成為醫學界和全社會迫切關心的問題。”宋茂民教授接著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鐘歷勇教授告訴記者說:“對于糖尿病這一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多少年來,全世界的醫學家一直在孜孜以求地探尋著在傳統的治療方法之外的其他治療方式,于是,手術治療糖尿病便由此而‘浮出水面’,但這尚是一個全新的學科領域,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探討。”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分泌科和內分泌研究室主任洪天配教授在本次大會上作“解讀《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共識》”的專題報告時提到:“胃腸旁路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是減重手術的意外發現。”也就是說,目前學界熱議的“手術治療糖尿病”,原來是其他醫學學科的一個“副產品”。
他在報告中詳細介紹說,在《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共識》中載明,經手術治療改善和緩解糖尿病,起源于Pories等學者的發現。Pories在實施胃旁路手術(gastricbypass ,GBP)治療病態肥胖癥時,偶然發現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T2 DM)的患者在術后體重明顯減輕的同時,血糖也迅速恢復了正常,甚至有些患者可不需要使用降糖藥物維持。隨后,Ferchak等在進行了前瞻性對照研究后發現,合并有肥胖癥的T2 DM患者在接受治療肥胖癥的GBP后,其中不需要藥物降糖并能長期保持血糖正常的例數明顯高于非手術組,且與糖尿病相關的并發癥發生率和病死率大大降低。Arterburn等還發現患者術后出現了收縮壓降低、血脂異常改善、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減輕等可喜變化。2008年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表明,手術治療肥胖T2 DM患者與生活方式干預比較,可明顯提高T2DM的緩解率。除此之外,通過對肥胖癥外科手術治療的衛生經濟學研究發現,外科治療能夠在收益和費用之間達到較好的平衡,從而為肥胖糖尿病患者本人和社會減輕經濟負擔。
宋茂民教授提及手術治療糖尿病的研究結果時提到,“美國一項全球最大規模的糖尿病外科治療薈萃分析,曾對16944名患者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77%的患者在經過胃腸手術后,糖尿病得到完全或部分緩解。”
在采訪中,衛生部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告訴記者:“在以往,糖尿病的傳統內科治療方法往往被形容為‘五駕馬車’,其中包括: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自我檢測和糖尿病知識教育。此五種方法綜合運用,才能讓血糖維持在一個正常的范圍。然而事實證明,許多患者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隨著病情的發展,手足麻木、視網膜病變、截肢等嚴重并發癥會相繼發生。因此,內科認為,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的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并沒有一種方法能較為滿意地控制該病及其并發癥,且終身服藥及注射胰島素也使得患者的長期依從性較差。近年來,國外通過分析肥胖癥手術效果,發現肥胖癥患者接受胃腸手術后,不僅體重顯著下降,而且其并發的2型糖尿病病情得到意想不到的緩解,國內也有類似的報道。”
“這個意外的發現令人振奮!它為治療2型糖尿病打開了另一扇窗口、找到了另一個渠道,可以讓一部分適應外科手術的糖尿病患者獲益。”郭立新教授說。
據記者了解,2008年3月,在新西蘭惠靈頓召開的國際糖尿病會議,以及同年10月在意大利羅馬召開的歐洲糖尿病會議中,國際糖尿病聯盟確認胃轉流術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上佳選擇,大會首次提出了“糖尿病是手術能夠治愈的胃腸道疾病”的新觀點。
但是,盡管手術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和手術的實施已經在國內外迅速展開了,但關于“外科手術究竟能否治愈糖尿病”這個“新話題”的爭議,卻一直沒有停息過。因而,就此問題,宋茂民教授介紹說:“實際上,從2008年3月在新西蘭惠靈頓召開的國際糖尿病會議及同年10月在意大利羅馬召開的歐洲糖尿病會議中,國際糖尿病聯盟確認胃轉流術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上佳選擇,大會提出‘糖尿病是手術能夠治愈的胃腸道疾病’的新觀點開始,糖尿病究竟能否通過外科手術治愈的討論就開始了,爭議主要存在于內科和外科之間。”
隨后,宋茂民教授詳細解釋說:“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于2010年公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我近期梳理了一下學術界對糖尿病能否通過手術治愈的不同意見,大致歸類為三種。”宋茂民教授繼續介紹說,“首先是內科,尤其是內分泌科的同仁,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仍認為:至今,糖尿病尚屬于不能治愈的疾病!他們普遍認為,糖尿病盡管通過飲食療法、體育鍛煉、生活習慣的改變,口服降糖藥和使用胰島素等手段得以控制,但尚不能說得到了徹底治愈,而且,很遺憾的是,內科也很少有人討論2型糖尿病所謂的‘治愈標準’。他們的理由是:無論采取哪種治療措施,都沒有切實的證據,讓他們看到更遠期的效果。”
“與此相反的是外科同仁的觀點。”宋茂民教授接著介紹說,“外科有許多同行認為,2型糖尿病通過胃轉流手術,是可以治愈的。他們的理由是:經過胃轉流手術的患者,已經不具備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了,甚至不再使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了。”
宋茂民教授緊接著說:“除了上述兩種基本對立的觀點,這中間還存在第三種觀點:既不承認治愈,也不否認治愈。這種觀點乍一聽很矛盾,其實他們也有很充分的理由:那就是——診斷標準不是治愈標準!因而,這個問題混淆了,就不能簡單地去認定糖尿病是否治愈的問題。”
記者問及宋茂民教授持何種觀點時,他說:“作為一個長時間從事腹部外科的醫生來說,我應該屬于第三種觀點——處于困惑狀態,這種困惑主要體現在: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傳統的方法尚不能治愈,新興的胃轉流手術又沒有科學的循證醫學的證據來說服我。但我也真切地注意到了臨床上的一個事實:經過外科手術后,部分糖尿病人的確不需要傳統方法的治療了!”
爭議盡管一直沒有停息,但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是,國內外已經有諸多的醫院,方興未艾地先后“上馬”了這一技術,隨著外科治療糖尿病這種“手術熱潮”的出現,諸多的問題也漸漸顯現出來了。
于是,2011年6月28日,針對國內諸多醫院紛紛“上馬”外科手術治療糖尿病的“魚龍亂局”,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肥胖與糖尿病學組、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內分泌外科學組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并解讀雙方聯合署名發表的《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共識》。該《專家共識》明確提出了適合亞裔2型糖尿病患者的6種手術適應癥。這是繼國際糖尿病聯盟今年3月發表立場聲明,確認減重手術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后,國內醫學界首次對手術治療糖尿病方法達成共識。
宋茂民教授告訴記者:“我們的《專家共識》達成后,召開一次多學科人士參與的專題研討會,就成了當務之急。因此我認為,這次‘2011手術治療糖尿病學術會議’的及時召開,在手術治療糖尿病的發展史上,應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10月21日,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祥云籠罩,彩旗獵獵。整個會議大廳座無虛席,就連會議大廳兩側的走道上,也站滿了聞訊前來參加會議的醫學界人士。
記者看到,在當天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于魯明,本次大會共同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宋茂民,本次大會共同主席、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醫藥科學》雜志社社長、總編詹洪春先后致辭;中華預防醫學會副秘書長高峻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本次大會副主席鐘歷勇教授等領導、專家出席。開幕式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副會長方俊主持。
詹洪春在代表舉辦單位致歡迎辭時說:“這次盛會的主題是‘交流、規范、協作、發展’,這是我們召開這次會議的共同愿望;而‘手術治療糖尿病’又是一個嶄新的學科;因此,我期待通過這次盛會的召開,各位專家、學者能夠在‘手術治療糖尿病’這一學術領域,展開廣泛的交流與探討,獲得更多的協作與發展機會。”
宋茂民在講話中則從學術的角度對本次會議的核心話題作了簡短介紹:“糖尿病胃轉流手術屬于代謝性手術。國外包括美國政府都在積極推動代謝性手術的發展,因為這種手術能使患者在很大程度上獲益,術后不必注射胰島素,也不必服用多種藥物,即可解決血糖問題,而且高血壓、肥胖、血脂紊亂等糖尿病并發癥均有明顯改善。一項針對22 094例患者進行的綜合分析顯示:84%的2型糖尿病在手術后完全逆轉,大多數患者在出院前停止了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治療。”
開幕式最后,于魯明副局長在講話中對此次會議的召開作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隨著現代醫學的迅猛發展,醫療科學領域的各種新技術、新方法也在不斷被發現、被推廣,而且,學科之間的交叉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針對糖尿病的傳統的治療方法之外,通過廣大醫學科學家的深入研究和臨床實踐,‘手術治療糖尿病’也逐漸成為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們這次會議主要研討的主題——‘手術治療糖尿病’,就是一個全新的學科話題。因為在這一領域,仍有很多實際存在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地推廣、探討和交流;所以我認為,這次學術會議的召開,是非常及時的、非常必要的,更是具有非常珍貴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的!”
在鮮花和掌聲中,本次盛會的開幕式圓滿結束!
在熱烈而又隆重的開幕式結束后,本著“交流、規范、協作、發展”的主題,來自全國相關領域的的30多位權威專家、學者及320余位學科代表,就《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共識》以及外科手術治療糖尿病等話題,作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記者看到,圍繞上述問題,本次大會開設了7個分論壇。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分泌科的洪天配教授、北京天壇醫院普通外科的宋茂民教授、衛生部北京醫院的郭立新教授、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的于康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內分泌科的鐘歷勇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普通外科的白日星教授、武警總醫院的高宏凱教授等來自全國的20余位權威專家,在各個分論壇上作了“解讀《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共識》”、“關于手術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評定標準”、“肥胖與糖尿病相關問題”、“糖尿病圍手術期腸內營養”、“手術患者的術前內分泌管理”、“胃部分離斷式胃空腸吻合在胃轉流手術中的應用”、“中國式胃轉流手術的演變歷程及2型糖尿病胃轉流手術后3年的臨床隨訪研究”等專場報告。與會專家及與會代表就報告所涉及的內容和問題,各抒己見、互相探討,現場進行了熱烈的爭鳴和剖析。
從事近30年腹部外科研究的宋茂民教授在其所作的題為《關于手術治療糖尿病療效評定標準》的專場學術報告中,首次提出了“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迫切需要建立科學有據的療效評定標準”的觀點,引起了與會專家、代表的極大關注。
洪天配教授在其分別所做的“解讀《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共識》”和“GLP-1智能降糖的因與果”此兩場報告,引起了各與會代表的熱烈贊賞和歡迎,紛紛認為獲益匪淺。
郭立新教授在題為“肥胖與糖尿病”的專題報告中,詳細闡述了此兩種病癥之間的內在關系,讓與會代表獲得了諸多感悟。
鐘歷勇教授在其題為“代謝手術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術前準備與術后管理”的報告中,則從內科的角度,就手術治療糖尿病術前及術后兩個環節,闡述了自己的臨床實踐經驗,令與會代表獲益良多。
武警總醫院的高宏凱博士則在報告中,就手術治療糖尿病這一話題,以自己長期進行的動物實驗研究數據和臨床經驗,向與會代表提出了“中國式胃轉流手術”這一新概念,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強烈關注。
此外,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的于康教授,北京天壇醫院重癥醫學科的周建新教授,北京天壇醫院麻醉科韓如泉教授等專家、學者,分別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多角度、全方位地圍繞“手術治療糖尿病”這一話題,分別作了異彩紛呈的學術報告。他們無私地把自己多年積累的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并針對這一學界新話題,發表著自己的見解。
兩天多的會議期間,始終充滿著既團結、和諧,又“和而不同”的爭鳴氣氛,在“交流、規范、協作、發展”的大會主題統領下,各得所獲,滿意而歸!
本次盛會于10月23日下午落下帷幕。在閉幕式上,本次大會的聯合主席、北京天壇醫院普通外科宋茂民教授做總結性發言,他充滿豪情地說:“雖然糖尿病胃轉流手術風險較一般手術低,但包括腸梗阻、吻合口漏、肺栓塞、深靜脈血栓、營養不良等在內的術后近、遠期并發癥仍然存在,因此,規范化的手術管理不容忽視。我們應積極鼓勵國內的同行和外科醫生積極配合,積極開展這種手術。目前,我院內分泌科和外科合作進行手術的效果,與國外報告相似。在手術方式和手術技能方面,我國和國外沒有差距,都是用腹腔鏡操作。而在選擇手術對象和手術安全性的把握上,我國尚沒有國外那么規范。正是基于這種現實情況,我們才聯合國內內分泌和外科領域的多名權威專家,共同倡議發起了此次會議,本著‘交流、規范、協作、發展’的良好愿望,其宗旨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相關專業之間更好的交流與協作。我們相信,在我國糖尿病發病趨勢越來越嚴峻的形勢下,由于有關糖尿病的其他治療手段尚不盡人意,那么在這次會議結束后的將來,代謝手術在國內一定會占有很大的比例,發展趨勢也會越來越好。而此次會議的及時召開,也必將在我國手術治療糖尿病的發展歷程中,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